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夜闻笛     
春夜闻笛,如听隔断千山万水的低吟,轻幽而清晰。户外正落着春雨,我在笛声中听出那雨丝谐奏的声音——敲击檐角,润泽土地,叩醒山川——这春夜里的笛啊!舒缓悠扬,沉稳如汩汩的脉搏,传过来了,传过来了,让我感受到了自然的节奏,感受到了春天的新生的力!  相似文献   

2.
3.
钱梓航 《动漫界》2022,(15):8-9
  相似文献   

4.
5.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子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是李白35岁客游洛阳时写下的一首绝句。其时为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离开西蜀已整整十年了。这十  相似文献   

6.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读一首古诗,如果能够与许多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那会比仅仅从它的字面去理解有趣得多。这里我们就以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诗为例。如题目所示,此诗产生的缘由,是某个春天的夜晚,李白在唐朝的东都洛阳听到吹笛声,心有所感。但这并不是孤零零的偶然事件,它与一系列文化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7.
对故乡的思念和依恋是一种崇高而美好的情感。故乡的山水,故园的草木使人久久难以忘怀。特别是当身处异乡的游子受到某种特定氛围的触发之时,这种思恋的情怀表现得更为强烈。李白的这首《春夜洛城闻笛》,表达的正是这个主题。且谨录其诗,略加赏析:  相似文献   

8.
鉴赏古诗词,不能只就题做题,应该在审清题目、理解题意的前提下,从诗题入手,联系全诗内容及与诗词相关的内容来进行鉴赏。请先看一个古诗鉴赏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  相似文献   

9.
李白是盛唐之音的代表,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年轻时胸怀大志,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离开家乡,漫游全国各地,开始新的人生旅程。游经洛阳,春天的夜晚忽闻笛声,遂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春夜洛城闻笛》。  相似文献   

10.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借玉笛"、"借东风"、"借折柳"、"借大家"表达了自己深沉的思乡之情.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应巧"借东风"的妙处,掀起学生"善借"之风.  相似文献   

11.
报载《唐诗在国际乐坛》称:“李白的诗被谱成歌曲和声乐套曲的,不胜枚举.李白的名诗《春夜洛城闻笛》先后由瑞典作曲家斯约格伦和奥地利作曲家威伯恩谱成歌曲.”本文是《春夜洛城闻笛》的艺术探美文章,兹撷英如后.  相似文献   

12.
杜甫是一位极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的诗风以沉郁顿挫、悲凉慷慨为特征。不过,人们常以《秋兴八首》、“三吏三别”那些忧国忧民、感慨良多的篇什为其代表作,而对这首写春雨的诗,总觉得它与心目中的杜诗不相符,或者认为这首诗体现了杜甫的另一种优美柔婉的诗风。问题是,这首诗果真没有体现杜甫的一贯风格吗?或者说,从这首诗中,我们真的会发现另一  相似文献   

13.
我与友人同游黄鹤楼,听到楼上正吹奏《梅花落》的笛声,让人感到格外凄凉。想到当年西汉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责的谗毁,被贬官长沙;而我也因永王李磷事件受到牵连而加之“附逆”之罪被流放夜郎,离京都是越来越远了.今天在楼上西望长安,已是万里迢迢,又哪能见到?那笛声悠悠,仿佛让我看到了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  相似文献   

14.
<正>传统吟诵近年来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一些大专院校对各地吟诵做了搜集、采录和研究工作,很多城市开展了面向初学者的吟诵培训。在我国的东邻日本,吟诵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社会基础。研究日本吟诵,对我国吟诵事业的发展无疑具有参考价值。2015年7月,由中华吟诵学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华吟诵周"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召开,来自日本广岛的吟诵专家表演了多首中国唐诗的日本吟诵。吟诵周的学术研讨会上,金中以"日本吟诵的跨学  相似文献   

15.
《醉人的春夜》一文注重色彩描写,虽然文中表色彩的词不多,但画龙点睛,恰到妙处。其作用有三。 1.烘托人物心理,使心理波澜起伏。 小说一开篇,写陈静车坏,在胡同巧遇小伙子,不等陈静开口,小伙子主动询问“车坏了吧。”陈静”心里升起一线希望的光”。小伙子告诉陈静前面有车铺,“便道上,果然有间小屋还亮着灯。陈静先前恐惧、泪  相似文献   

16.
原文: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相似文献   

17.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相似文献   

18.
杜甫的五律《春夜喜雨》,是一首烩炙人口的好诗。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春雨的描绘和歌吟,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所处时代,是唐帝国由强转衰的急剧变化的时代。自“安史”之乱后,兵荒马乱,天灾人祸,  相似文献   

19.
春夜细雨     
整个晚上 不是失眠 总在半梦半醒之间 干渴的土地 柔弱低沉的麦田 被撕扯成一个个 片段  相似文献   

20.
闻笛     
朱梅 《现代语文》2006,(7):123-124
中华明曾经在汉唐两代十分有魄力地对西北大漠地区进行过持久的强大的征战。汉代有卫青、霍去病北征匈奴,勒石燕然山,让后人念念不忘。当汉王朝在东汉末奄奄一息的时候,有一个叫蔡姬的女诗人写过一篇叫做《胡笳十八拍》的作品,她的人生是悲剧性的,《胡笳十八拍》的内容又何尝不是苦涩的呢。终其汉代,征战不断,胜败相间,留下胡笳一曲,真有一种“曲终人不见”的意味。胡笳这种乐器据说从西域传来,听它的声音,沉实苍凉,音调变化不大。汉的苍凉全在胡笳曲中,直到今天大汉风度依然如同一曲来自远方的哀歌,随风飘荡。唐代的征战与汉代向北发展不同,它关注的目光是在广大的西域地区星罗棋布的诸各小国的动向以及在沙漠绿洲中孤立的军事据点的安危,从而保证漫长的丝绸之路东段的血脉畅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