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图书馆藏有一部清刻本《陶渊明集》,内有墨批160余条。经考证,批点者为晚清士人贺寿慈。批点内容涉及对前人评陶之论的评价与阐发,陶诗异文、疑作,陶诗炼字炼句、立意构思,陶渊明作品间思想、意趣相通之处,陶诗与他人作品的关系,陶渊明的隐逸品格,陶渊明尚"真"的人格及审美追求,陶诗诗意、主旨的阐释等诸多方面。本文是对贺寿慈批点内容的首发性介绍,旨在揭示其对陶渊明相关问题研究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与苏轼归田情怀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陶渊明与苏轼的生活环境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了两人在面对仕与隐这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必须面对的人生命题时不同的态度,特别是在"归田"问题上两人不同的情怀.陶渊明与苏轼虽都在言"归"、写"归",但"归心"却迥然相异."归"之于陶渊明,是一种经过慎重考虑后的绝不动摇的人生选择,是回归心灵、回归自然、回归生命的本真状态,是生命完成的方式;而"归"之于苏轼,是对复杂多变的人生的多种探索方式之一,"归"是解脱,也是挣扎和寻求,却终究不是其生命价值的终极实现方式.两人在"归田"问题上的不同情怀,也反映到他们各自的诗文创作中,特别是苏轼的和陶诗,呈现出与陶诗不同的风格和人生况味.  相似文献   

3.
原媛 《文化学刊》2008,(2):103-107
宋、齐是南朝初期建立的两个政权,其宫廷音乐机构建设基本上与魏晋一脉相传,且为南北朝其他政权宫廷音乐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宋、齐时期,在宫廷俗乐方面也有了新的发展,它使魏晋时期的清商乐发展成为风行南北朝的清商新声。  相似文献   

4.
谢灵运是晋宋之间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重要的佛教徒。他著有大量有关佛教的著作,主要包括:改治本《大般涅槃经》、《金刚经注》、《与诸道人辨宗论》、答法纲、慧琳、法勖、僧维、慧驎及王卫军(弘)论佛性书、《十四音训叙》及佛影、佛像赞颂和法师诔等。考察谢氏的这些有关佛教的著作,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研究谢灵运的思想及南朝佛教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魏晋至南朝士族特权一直在延续,许多家族以谈玄为尚,尽管在玄学论题上没有创新,但其文化影响依然存在,呈现出家族化,并向佛家思想靠拢。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谢灵运影响深远。从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审美风尚而言,他是推动其变化的关键人物。他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出来,把自然界的美景引入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客体,是山水诗的不祧之祖。《宋书·谢灵运传》称其“每有一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足见其诗是流传之广,影响之巨。谢氏同时也是当时的著名辞赋家,流传至今的赋作计有14篇,内容大多以山水游览和纪行叙事为主。其中,尤以《山居赋》最能代表其赋作的创作成就和艺术高度。而谢灵运在《山居赋序》中有两句未尝有…  相似文献   

7.
魏晋时期涌现了大量的山水诗、山水题材的画作等,代表着山水审美意识在这一时期的觉醒,并促进山水意象的审美意蕴进一步发展,对后来山水审美活动产生深远而深刻的影响,开辟了独立发展的中国古代山水文学的新里程。本文以诗歌为例,从魏晋文学走向审美之路谈起,阐述魏晋文学通过与山水对话,使山水景物走进了审美范畴,并对追求山水意象的审美意蕴进行探讨,希望能为进一步研究魏晋文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化交流》2021,(3):23-27
"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这是谢灵运对江心屿水天交相辉映的生动描绘.诗与远方,就在瓯江山水之间,瓯江山水诗路作为古代浙南山水主游线,其承载的诗歌文化底蕴,独具浪漫而独特的诗意之美.  相似文献   

9.
陶渊明是田园与诗意生活的代言人,是门阀士族外的寒门之士、清雅自然的隐德之士、情感世界的抱朴之士。在世风浇漓的从仕之旅中,他发现桃花源,又不断寻找着。对于他来说,世界再大,心安是家。他的诗歌及背后的故事虽历经千年,却依然扣人心弦。本文从陶渊明一生中的诸多层面,窥探其丰富的精神世界,探寻千年桃花源的"安心"之路。  相似文献   

10.
阮籍是魏晋之际著名的文学家、玄学家,他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用玄学——审美——文学的全新理念,对阮籍作品中的审美理想给予单独的、完整关照,探讨阮籍的玄学思想对其诗歌作品审美理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魏晋思想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魏晋思想的文化意义田文棠从文化生成的角度来看,魏晋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这主要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于魏晋三大主流思想(即魏晋名理学、玄理学、佛理学)的相继肇兴,遂使中国传统文化原有的发展轨迹,无论是在文化格...  相似文献   

12.
北朝辞赋论     
与南朝辞赋描写风花雪月,表现贵族化情趣不同,北朝辞赋主要承汉魏传统而来,其内容集中在描写宫苑山水、表达幽玄之思、感怀自身命运、借咏物以刺世等传统题材方面,从而呈现出大异于南朝辞赋的题材趣味。又由于地域、政治、文化的差异,南朝辞赋在形制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跳过两晋,直承汉魏古朴之风,而摹仿南朝赋风的作品,只是偶尔出现,并非主流。  相似文献   

13.
东晋门阀政治有着"皇帝垂拱,士族当权"的特点,这种政治环境对东晋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诸如诗歌此类的文学创作形式是某个时代盛行某种文化的"证据"。本文旨在以东晋门阀政治下兴起的兰亭诗、玄言诗和以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诗为佐证,探究东晋的门阀政治对山水审美文化、玄学及庶族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游侠诗歌主要是以仗剑江湖、任侠游历为题材,以侠义精神为内核的诗歌作品。在魏晋时期,曹植将侠引入文人创作,正式开启了文人以侠明志的创作方向。而到了南北朝时期,诗歌整体经历了由刚健到浮华的转变后,在庾信的影响下游侠诗的精魂渐渐复苏。再之后到了唐代,在杜甫的笔下游侠诗的内核彻底觉醒。曹植、庾信与杜甫的游侠诗都具有雄浑气势与力量崇拜,但是曹诗、庾诗雄浑,杜诗粗犷。三者都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但是曹诗、庾诗更多地带有个人命运情怀,而杜诗却偏重忠君爱国的赤子之情。三者都有意识对侠义之气进行书写,但是杜诗与前二者诗歌相比更加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5.
储光羲是山水田园诗派一位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擅长五言诗,作品大都描写恬静的山水田园风光和农村场景,内容也丰富多样,总体表现出一种闲适情调。他的诗歌多以平正质朴、冲淡平和见长,于平淡中表达田园生活的闲逸格调。"质"是储光羲作品的主要特征,他受陶渊明影响较深,可以说是承继了陶氏的风格又有所突破。在他的诗中,"质"的美学范围有所宽化,诗歌内容、体裁以及语言都有所发展,因此,从"质"的角度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储光羲的整体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6.
谢灵运的山水诗中出现了大量的风景骈句,这些风景骈句主要有三种形态,体现了立体空间之美、光色印象之美与原生态的地理风貌。在山水诗创作中,谢灵运充分利用了骈句的形式特征来体现自然风景的美,树立了以骈句写景的范式。  相似文献   

17.
魏晋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极为动荡不安的年代,但正因政治的不稳定与社会的无秩序性,造就了此时极富个性、文化张力与创造力的文学思潮与文学风格,诸多"异端"思想层出不穷,多种学派竞相争鸣。也因为该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官场黑暗,主流意识形态对文学思潮的倾轧,使得诸多追求自由思想的文人把目光由官场转向了山水,这即是魏晋时期隐逸文学主题的发端。老庄哲学对此时的文人打上深刻烙印,他们的气度风骨也更加逃离主流意识形态,自觉地寻求超然的文学风格。作为文人主要创作内容的诗歌,自然随之显示出了多样的主题性。  相似文献   

18.
作为第一位山水诗人,谢灵运的山水诗中出现了大量的风景骈句。谢诗中的风景骈句主要有三种形态,体现了立体空间之美、光色印象之美与原生态的地理风貌。在山水诗创作中,谢灵运充分利用了骈句的形式特征来体现自然风景的美,树立了以骈句写景的范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悔过自新的人格修养非常重视。忏悔作为佛教中重要的思想和修行法门,对当时的南朝文人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概述南朝文人的忏悔活动以及他们所做的忏法、忏文,着重分析沈约、庾信等具有独特忏悔精神的文人,以此为视角来对南朝文人的精神世界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
潘岳和陆机都是西晋太康时期的代表诗人,他们五言诗诗风华丽,都体现出太康诗歌典型的繁缛诗风。这两位诗人生活在同一时代,其诗歌风格与成就较为相近,历代并称为"潘陆"。从潘岳和陆机诗歌的艺术形式和语言特点上来讲,这两位诗人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究其人生经历与诗歌境界而言,又各有千秋。本文主要对潘岳和陆机两位诗人五言诗的语言风格进行比较分析,以进一步了解他们诗歌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