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生存价值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营造生命教育的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为"生命教育"是一种饱含着人性、人情、人道的教育,这种教育只有在民主、平等、合作的  相似文献   

2.
马志兵 《现代语文》2006,(11):106-107
2001年的《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2003年的《语课程标准》也提心了“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较高的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吸取民族化智慧”和“尊重多样化”等人内容。作为纲领性指导性件的课程标准多次反复提到人,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那么,什么是人呢?人就是指人类的各种现象,包括各种社会思潮和化现象。它既涵盖了政治性或思想性,也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一切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因素。钱梦龙认为人性就是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等。  相似文献   

3.
从新一轮语课程改革应还语课程“人性”的本来面目,高扬人精神旗帜的观点出发,提出了语教育必须深刻理解人教育的基本内涵,充分利用和挖掘语课程中的人精神.凭借学作品以及多元化资源,让中学生受到学、化、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4.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判断美、爱好美的能力教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教师在授课时要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充分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使学生置身于快乐、自主、创造性的学习中,从中经历十富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审美素养和身心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达到陶情养性、美化心灵,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语课程标准》从全面培养学生语素养的理念出发,把“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放在了首位,也就是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语教育的重要内容,即人性。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学生学习怎样做人的,都是语学科的人思想教育的内容,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语课,既有歌颂祖国美丽山川风物的诗,也有赞颂英雄人物高尚情操的篇章;既有阐明事理的政论,又有说明科学真谛的佳作。它们从不同角度歌颂了真、善、美,揭露了假、恶、丑。这就要求语教师在语教学中,要充分借助语教材,抓住语学科的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以美的艺术,美的形象、美的胜境,对学生进行人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小学校园中,学生对美的感受、理解出现偏差。他们认为动画片中的卡通人物就是美,流行的音乐就是美,很多孩子缺乏敏锐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的表现及创造力,成了审美的"低能儿"。叶圣陶先生早已指出,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明晰的目标"。通过创新的方式达到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个需要漫长探究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把审美教育融入教学中是必然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儿童的德性品质只能在愉快、欢乐、积极向上的教化体验中获得,他们的道德在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中获得发展。只有尊重人性、尊重自由、热爱生活的教育才能真正地培养人的德性品质,因为这种教化是最合人性、最自然的,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隋趣。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它们无不体现着人性的美、自然的美、语言的美和文章结构的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感”资源,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进而创造出美。  相似文献   

9.
建立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基础上的教育管理审美价值的本质,就是教育管理这一能够促进人类自身再生产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和谐有序的协调活动满足教育管理审美主体对人的自由本性需要的实践关系。具体来讲,就是教育管理作为审美客体的审美属性中,教育管理者智慧、品格、审美和谐统一的良好素养,教育管理协调活动的和谐有序而自主创造的运行,教育管理结果中对效率与人性追求的目标实现;教育管理审美主体的需要中,建立在教育管理活动满足人类自身再生产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二者统一基础上的对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的需要:教育管理实践中,教育管理本身的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合理想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的、最能体现人的本真存在意义的对教育管理的审美实践活动,这三大方面共同构成了教育管理审美价值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0.
付裕 《中学生电脑》2010,(10):43-44
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他们自觉而积极的审美意识、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1.
美术教师应正确理解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将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其积极的人生态度,使之形成完美人格。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育中的审美人生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不少学校都很重视语教育中的审美教育。然而,就普遍情况而言,往往侧重于对学生审美兴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审美兴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它们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层面,但不是全部,如果仅以此作为对美育的诠释,无疑会把美育与学鉴赏混为一谈,使美育退化为另一种兴趣与能力的培养,从而削弱了美育的价值。从根本意义上讲,美育实质上是一种人生价值、人生取向的教育,即审美人生教育。席勒曾把美育的目标设定为培养“审美的人”,即通过美育,使人从感性必然与理性强迫的双重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自由而自律的人。美育须与人生教育结合方能显示其深层意义。因此,我认为语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更应着眼于学生人生态度、人生理想、精神旨趣、完善人格的建树,以培养学生的审美人生观。  相似文献   

13.
怀特海的智慧教育观认为,培养智慧是教育的目的,培养智慧的教育要面向生活,培养智慧要以人的主动性为基础,培养智慧就是培养一种风格,一种有关审美的风格意识。而在西方哲学史的教学中,这种智慧教育观要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智慧,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要培养学生的价值感。怀特海的智慧教育观是以其哲学为基础的,可以带给我们更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尤要重视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学生的深入影响和重大作用,使学生在优秀文学作品的深入阅读中,汲取智慧,丰富思想,陶冶性情,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达观的人生态度和清新活泼、睿智深刻的文风。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94):15-16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学得知识,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发展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促使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需提高自身素养,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材料,通过不同形式把生命教育渗透到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美育,用蔡元培的话来说,就是“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胸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纵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美育突出三个基本理念,即“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创造能力”。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这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美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概括而言就是以发展全民基本素质为目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和培养人的健全性为特征的教育形式。中职教育就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求知、劳动、审美、守法,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技能、守纪律的  相似文献   

18.
教育回归人性,指教育要基于与利用人性之真,达成人性之善,促成人完满的生命体验,实现真、善、美的统一。教育理论回归人性的基本方式,是在全面把握人性与教育的相互意义及其现实表现的基础上,给予教育根本性、基础性、总体性的理论指导与价值引领,让教育更加尊重人性、更好地利用人性、更合乎人性,让人性在教育的作用下尽可能地向某种理想状态发展。教育活动回归人性的基本方式,则是要踏上回归真实、走向至善、追寻智慧之路,尊重人的本性,贴近人性的真实存在——现实生活,以美善的方式实现对人性的改善与提升,让教育主体全面占有自身的智慧本质,成为理性智慧、价值智慧和实践智慧的统一体,达成完整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9.
生命教育,是唤起生命意识,培养生命智慧,追求生命价值的教育。语文老师担负着塑造学生的纯洁心灵、教育他们热爱和珍惜生命的重任。语文就是一门具有强大生命活力的学科,她以人类文明成果的丰厚积淀来孕育和滋养新的生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生命的差异、努力挖掘文本中蕴含的生命情感、培养学生珍惜和热爱生命的意识、让学生学会欣赏和享受生命。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落实这一教学内容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读名家名篇,与大师对话,让学生在读名著的活动中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得到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