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文章的标题,是作者呈现给读者的第一个见面礼,它直接影响着读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它更是体现了作者的智慧与匠心。特别是近几年考场作文走红的是话题作文,如果拟题质量差,既浪费时间,还会直接影响作文的成绩。如何做到拟题快而好、有概括性,又有吸引力呢?在此,我向同学们介绍几种技巧。一、新颖独特张扬个性,引人注目标题一定要突出一个“新”字,力争做到新颖别致,独具心思。标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文章标题的拟定,万万不可千人一面、万人一腔。同学们要拓展自己的思维,尽量展现出自己独特的认识,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如“…  相似文献   

2.
语言之美     
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什么样的作文才能在高考中得高分?答案肯定是丰富多彩的,但有一点能达成共识,那就是语言要美。那什么是语言美呢?这可能更加众说纷纭了。但纵观古今中外的创作实践,考察一下读者的审美趣味和接受心理,我觉得语言之美大体应有这么几个方面的体现。第一,简洁、朴实。许多大师的文章看起来都很朴实,像鲁迅、叶圣陶、梁实秋等。我们一般人的文章很多也很朴实,何以有高下之分呢?区别在哪里?文章最难平淡奇。大师的文章朴实是平中见“奇”。这“奇”是一种意蕴,一种味道,一种老练和成熟,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朴素,一种登上高峰…  相似文献   

3.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拔高教学要求不少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对小学生作文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一些老师常常用报刊上文章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内容要求“有意义”,篇篇都要“新、奇、巧”。当学生刚开始蹒跚学步,就让学生跑;当学生还没有摸住作文这个“头脑”,就要求学生的作文要“中心突出,内容具体,段  相似文献   

4.
史峰 《初中生》2015,(2):26-29
[命题分析] 作文题: 请以“我的悲伤”为内容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写生活中的事,感情真挚,标题自拟,不少于600字. 这个直接要求写记叙文的命题,有两个明确的限制条件.一是以“我的”为限制,即要求以第一人称叙事,在作文中讲述自己的经历.二是以“悲伤”为限制,确定了作文的情感基调,写喜写怒均为离题. 中学生经历过的人生路程虽然不算太长,但酸甜苦辣的人生感受其实也蛮丰富,特别是隐匿于心的悲伤素材并不鲜见.下笔成文之前要细致选择,尽量从生活经历中选择那些记忆深刻、富有情怀的悲伤素材,让作文在叙述自己悲伤之事的同时,又能打动读者的心.  相似文献   

5.
【阅读提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这是不少老师指导学生作文时常说的一句话。“人无我有”,是从内容上讲的,即要求选材力求新颖,忌“老掉牙”的素材;“人有我新”,是从形式上说的,即要求文章在形式上要力求创新,独特的构思会使作文得以“升华”。那作文在形式上如何创新呢?  相似文献   

6.
文章经作者精心构思创造产生之后,就成为一件艺术品.它服从于美学规律的约束,因此.有必要关心美学与作文的关系。那么,一篇成功作文的美学要求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7.
所谓“我”,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人称,它应该是作者在文章中所展现的个人思想情感、写作意图及理念内容的总和。中学生作文不能忽略“我”的存在,应强化写“我”的意识,这对解决目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文中写“我”的作用一、就作文结构而言。“我”在叙事性作品中的作用主要是安排写作内容和顺序。作者把“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示出来,按照观察、认识和思考的顺序构建文章的基本框架。主要有两种类别:一是“我”即作者,这类文章往往包括自述性文章和书信、日记、游记等。二是通过“我”把故事讲给读者,“我”只…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劳动其实就是为生活创造美,所以即使是中学生作文,也肩负有创造美和把美的感受带给读者的义务和责任。考试作文仍然不可逃避这种义务和责任,而且,话题作文激励着考生扩充原来的作文笔触空间,本身也在鼓励学生能通过一篇作文活动,尽可能地把更多的美的感受带给读者和社会。作文的美不光是内容上让读者心灵得到享受,还要令读者眼睛也得到享受。写作中,“耐读”与“好看”应该是一对彼此相依的兄弟。自然,“耐读”是内在的美,这是很重要的,但是“好看”却一点儿不可忽视。“好看”其实就是作文文面带给人的美好印象。但…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学生的作文没有真情实感以及“假”“大”“空”现象屡见不鲜的问题,文章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提出应该用美学发现的思维方式,提取日常生活中经常被忽视的细节.这些细节要根据作文的主题进行筛选加工,之后才能成为作文中的素材.  相似文献   

10.
记叙类作文的构思,一定要讲求精巧;只有精巧,才能引人品读。精巧,不是故弄玄虚,而是选用一种最恰当的形式表现文章的立意。英国小说家斯沃夫特说得好:最好的文章,须用“最好的字句和最好的层次”去表现作者的个性,让读者眼睛为之一亮。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一种语言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它具有知识综合性、思维复杂性、智能创造性和心理制约性的显著特点。作文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作者自身的客观能量,还取决于作者的主观发挥。但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较多关注于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积累素材、介绍写作技能等,常常忽略了学生写作时兴趣的有无、情绪的高低、想像的丰乏等。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认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而现实恰恰相反,从学生的习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量“无…  相似文献   

12.
一篇好的文章,内容要新颖;要充满童真童趣;要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多次修改文章;积累习作素材;确立“写作基于阅读”的思想。作文教学要体现快乐作文、放胆作文、生活作文、个性化作文等教学理念,才能使学生的习作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3.
张坤 《初中生》2008,(11):14-17
张老师:大家都知道,没有素材就无法写出质量上乘的文章,也无法深刻地表现文章的主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我们要积累一定的素材,要学会找“米”下锅,这样在作文时才能左右逢源。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如何积累作文素材呢?  相似文献   

14.
“炼意”指导,是作文指导深入学生写作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学生把观察生活得来的素材形诸文字之前,首先要思考这个问题;运用这些素材写成的作文,将告诉人们一点什么?处理这些素材时,自己独特的感受或见解是什么?这“什么”所要得到的回答,实际上就是该篇作文的题旨,也就是立意。作文选用不同的素材,可以有不同的立意;即便是同一素材,其立意,也往往会因作者的感受不同而相异。一篇文章的立  相似文献   

15.
《大纲》强调,“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要求学生逐步做到“有具体内容”,克服当前小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的通病。如何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 一、积累素材,为学生“写具体”提供丰富的表象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一、立意“深”李渔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意在文先,意是文章的灵魂、统帅,所以构思作文的第一步是“立意”。立意要深,才能写出有分量有价值的作品来,要对生活素材进行挖掘,要通过各种纷繁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方面要学一点鲁迅,他的文章常是针砭时弊,入木三分。二、选材“新”喜新厌旧,这是人的普遍心理。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早已没味了,自己曾经写过的东西再重复写也很无趣,可就有这样的懒惰者,同样的写作素材能从小学一直用到初中还舍不得丢弃。唯有不断求新,写作才不千人一面、千篇一调,也…  相似文献   

17.
奇迹     
以“培养高尚情操、健全人格”为主要宗旨的人文教育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高中生的知心朋友,《高中生》杂志自然要在文章的编排中加强人文性。同时,有读者朋友表示,话题作文现在备受欢迎,希望我们把刊物中的一些长文章改成能给人启迪、蕴涵哲理的短文章,以活跃杂志的编排,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接受心灵的洗礼。因此,本期特扩充“领悟哲理”栏目的内容,给同学们营造一个更美好的心灵家园。  相似文献   

18.
以“培养高尚情操、健全人格”为主要宗旨的人文教育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高中生的知心朋友,《高中生》杂志自然要在文章的编排中加强人文性。同时,有读者朋友表示,话题作文现在备受欢迎,希望我们把刊物中的一些长文章改成能给人启迪、蕴涵哲理的短文章,以活跃杂志的编排,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接受心灵的洗礼。因此,本期特扩充“领悟哲理”栏目的内容,给同学们营造一个更美好的心灵家园。  相似文献   

19.
以“培养高尚情操、健全人格”为主要宗旨的人文教育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高中生的知心朋友,《高中生》杂志自然要在文章的编排中加强人文性。同时,有读者朋友表示,话题作文现在备受欢迎,希望我们把刊物中的一些长文章改成能给人启迪、蕴涵哲理的短文章,以活跃杂志的编排,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接受心灵的洗礼。因此,本期特扩充“领悟哲理”栏目的内容,给同学们营造一个更美好的心灵家园。  相似文献   

20.
以“培养高尚情操、健全人格”为主要宗旨的人文教育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高中生的知心朋友,《高中生》杂志自然要在文章的编排中加强人文性。同时,有读者朋友表示,话题作文现在备受欢迎,希望我们把刊物中的一些长文章改成能给人启迪、蕴涵哲理的短文章,以活跃杂志的编排,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接受心灵的洗礼。因此,本期特扩充“领悟哲理”栏目的内容,给同学们营造一个更美好的心灵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