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感是人们对数的一种主动感知、感悟和意识,这种感悟体现在三个方面: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它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学习中最应具备的数学素养之一,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能力.  相似文献   

2.
数感是指对数与数量、数量关系、估算的感悟,学生建立数感后便能很好地理解数的意义,能描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就要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和估算这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数感的培养与估算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引领学生感受估算的价值与意义,帮助学生掌握多种估算方法,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首选途径。在此结合实例做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4.
所谓数感,即是指一个人对数学思维的敏感度,其中包含数学与运算的综合理解能力。数感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是核心素养之一,更是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基础能力,这种基本的数学素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将实际生活与数学相联系,利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而数感的培养是在逐步的学习与认知中发展起来的。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数是熟悉的,也是陌生的。他们所熟悉的数,是凭自己的生活经验,随口可以说出来的。而实际上,对数的感知能力,还有待在课堂学习中进一步提高。笔者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数感是抽象的概念,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多法并用,能让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深刻体验和感悟,使数感在小学生的心底、在小学数学教学这块沃土上逐渐生长起来。  相似文献   

6.
《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什么是数感?数感与数学思维品质有何关系?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本期编发的一组精文,将为广大读者一一揭开这些疑团。姚继琴的文章透彻地剖析了数感的内涵,明确地提出培养数感的策略,既有探索性,也有可操作性。陈冬梅的文章认为,《标准》虽然明确了培养学生数感的目标,但教师还必须深入地钻研教材,结合教学内容,制订具体目标,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设计相关的教学方案,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邹亚军、孙华丽的文章通过典型教例,揭示出学生解题失误的深层原因均与数感密切相关。同时以亲身的体验,介绍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既有理论阐述,也有实例佐证,极具说服力。包括数感在内的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文章,本刊在近期还将继续推出,敬请广大读者认真关注,积极撰稿,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7.
8.
数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能力水平的重要方面,更是影响高效数学课堂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也为了保护学生长久的数学学习兴趣,更为了确保数学课程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在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体验、操作、尝试等活动中形成数感,进而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同时,也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做好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9.
10.
赵妍 《天津教育》2021,(11):24-2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了十个核心词,“数感”是其中一个,且位列第一,是教师在备课、研课、评课时常用的关键词。关于数感及学生数感的培养,许多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已有了丰硕的理论及实践研究结果。相比之下,小学低年级的研究较之中高年级则单薄得多。然而数感作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更应该从学生起步阶段加以培养,应渗透到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1.
吴艳玲 《考试周刊》2014,(79):74-75
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是人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学生要了解数和运算的实际意义,用数及其关系表达和交流信息,用数学的观点解释现实问题。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注重学生数感的培养,必将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方嵘 《广西教育》2014,(25):40-40
正当学生在需要购买商品时,能表达出他大概需要多少钱;当看到电影院的座位时,能估摸着能坐多少人;当学了千以内的数时,能感知到万以内的数,我们就说这个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感。数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成为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在低年级,数感训练在教材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一、数感训练从迁移教学开始当学生在数11、12、13……21、22、23……时,他就能感知到在这样的排列中存在着特定规律。在教学《认识千以内的数》时,学生能触类旁通,这就是迁移的作  相似文献   

13.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操作、猜想等活动,培养小学生敏锐的数感,为学好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学生学习数学不仅学习数学事实,更要了解数和运算的实际意义,用数学的观点来解释现实问题。让学生建立数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估算教学是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数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蔡国香 《成才之路》2014,(36):27-28
小学数感的主要表现是:对数的意义的理解;使用多种方式表示数;根据不同的情境比较数的关系;大致估算出数的结果,并能解释这种结果。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那么,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有什么策略呢?  相似文献   

16.
《标准》中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说得概括一点,数感就是一个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的直觉感知,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觉、感受和感知的能力,并能作出迅速准确的反应。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数感这部分内容的表述是: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19.
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数学课程的目标之一.通过引导学生采撷"生活实例"、动手实践、数学游戏、练习运用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发展低年级学生的数感,提高了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汪涛 《教育文汇》2013,(11):33-34
数感是人们认识数的一种意识、理解数的一种态度和应用数的一种情感。一旦这种意识、态度和情感在数与现实之间架起联系的桥梁,人们就会本能地、主动地、自觉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大千世界量的变化,用数学的模型去审视客观世界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