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松 《初中生》2017,(23):42-44
[赏读] 公元763年,历时近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平息.向来照顾杜甫的严武,回到成都,继续主政蜀中.杜甫也回到了成都草堂.这首诗,即写于此时. 杜甫这首诗,写得极为明朗开阔,通篇未提及自己的心事.他在这首诗里使用了一种先写动再写静、先写有声再写无声的手法.  相似文献   

2.
<独坐敬亭山>的"独" <独坐敬亭山>是李白写的一首诗.当时正是他离开长安,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的时候.怀才不遇,幽愤在胸.这首诗的字里行间就强烈地表露了他的孤独寂寞之情.  相似文献   

3.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语文五册35课《绝句》,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是从他家里的窗口摄取的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表达了他宽阔的胸怀和悠闲愉悦的心情。这首诗是杜甫重返成都后在他的草堂中写的。他这段生活比  相似文献   

4.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读] 杜甫喜欢写雨.各种季节的雨,他都写过不少.这首《春夜喜雨》,应是他写雨的诗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但流传广泛并不代表它易懂.为什么这么讲呢?你看这首诗里的句子,有哪句难懂吗?你一句句读下来,无一句难懂,每句的意思你都懂.可是,把它们组合在一起,这首诗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放学后,我给爸爸安排了一个任务,让他以"健康·快乐"为主题帮我写一首诗,我准备在班队活动时朗诵。为什么请爸爸帮忙呢?哎,没办法,我才读小学,诗还没读几首,哪里会写啊!在我的哀求下爸爸答应了我的要求,可他有一个条件,他说他会帮忙,但他只是指导,不会帮我写。他要我在他的指导下,写出自己的第一首诗。  相似文献   

6.
读了李拾齐的四首诗,很惊讶。一个小小的少年,竟然写得这么好。他的诗意象营造得好,而且很有思想,看得出来,他有很好的诗歌修养,而且能够把诗歌写得很有气场,很有气势。《有一棵老树》这首诗,读完后,我首先想到了老诗人曾卓写的《悬崖边的树》,那首诗里也呈现了一棵受到奇异的风吹打的老树,倔强地屹立在悬崖边,但不丧失生活的理想和意  相似文献   

7.
由于各地青年的盛情邀请,20多年来,李燕杰教授有幸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乡村城市。他每到一地,总会写上一两首诗。许多听众都发现,在他那充满激情、睿智与哲理的演讲之中,经常有诗流注其间,经常把听众的思绪带入那神奇瑰丽的诗的百花园。李燕杰喜爱诗。他认为真情未必都是诗情,但诗情必然是真情。他先后写过数千首诗,每首诗都蕴含着他对青年一代深挚的爱,对祖国人民真诚的情。他在演讲当中随感而发、信手拈来的那些言志诗、抒情诗、哲理诗,经常引起听众强烈的共鸣。听众反映,听了这些诗,好似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使人精…  相似文献   

8.
大树     
、勺归六栩是一个戈寺人二一心重有券也券不三肴的诗番云开始一首一首写在时了上有的诗相长很长时了都鑫下了身了汉灯如J’口耳:、丫了卫户)巴官戈{了金材饱就藏在冬」爷爷和勺‘艺六初一,6.也不伤心二氛因为他的诗是写不完的.户凡又是吞入了你们看又有新的故事冒出裘了大树@王钰$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桥中心小学三(2)班~~  相似文献   

9.
国文学史上有名作家的咏陇诗,一般都是我省文学界众所周知的。但是,《老残游记》作者刘鹗也有一首咏陇诗,却似乎鲜为人知。刘鹗的这首诗,写于1908年他被清政府下令逮捕并遣戍新疆的途中,题为《宿秤钩驿》。诗云:  相似文献   

10.
《夜归鹿门歌》课堂实录 师: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孟浩然. 生:湖北襄阳人,诗与王维齐名.他有《孟浩然集》,他的诗情感飘逸,语言隽永.他是山水田园诗人. 师:此前我们学过他的两首著名诗歌. (学生齐背《春晓》和《过故人庄》.) 师:他的朋友李白是如何评价孟浩然的呢?他曾经写过一首诗《赠孟浩然》,我们可以欣赏其中的几句.(PPT展示,学生诵读.)  相似文献   

11.
现存杜甫最早的咏物诗,要算他在开元末写的《房兵曹胡马》。他写这首诗,距他第一次赴试不第大概也有五、六年时间。他那时“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少年气盛,并没有把落第放在心上;他把自己比做“稷与契”,觉得“致君尧舜上”的理想,总有实现的一天。所以在这首诗里,就把自己比做骁腾万里的胡马:  相似文献   

12.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创作的露西组诗由五首无题诗组成。五首诗的露西指象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形成一条由特指到泛指的脉络。组诗前四首中的露西指象呈现递进的层次关系,依次为玫瑰恋人、紫罗兰少女、英格兰的女儿和大自然的女儿;第五首诗的露西指象有了进一步的超越,诗人用"她"去替换"露西",而她的指象蕴含前四首诗中所有露西的指象。  相似文献   

13.
<正>当代一位杰出诗人、思想家,他人生美梦的实现,第一步是给总统读首诗,然后才得到上学的机会,并由此登上知识的阶梯,进入文学的殿堂。13岁时的我还没上学,那是1943年,叙利亚的第一个总统到我的家乡视察。当时我听说总统要来,就想写一首诗读给他听,引起他的注意。如果他问我要什么,我就说我要进学校。我写了一首诗,读给我父亲听。父亲听完笑了,他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小孩子  相似文献   

14.
刘泳恩 《海外英语》2012,(11):45-45
《水仙》是华兹华斯写的最美的一首自然诗。诗人在独自漫步时,忽然发现湖边一大片金黄色的水仙在微风中摇曳起舞。大自然这奇妙的美景不仅使诗人心旷神怡,而且成为他美好的回忆,在他孤寂无聊的时候给以他安慰和快乐。华兹华斯在平静中追忆和咀嚼,写了这首诗,作者对这首诗做了很好的赏析,不妨一起来读一读吧。  相似文献   

15.
李白从四十二岁开始,曾五次到过皖南,足迹遍及黄山、九华山、天柱山、贵池浦、铜陵五松山、泾县、宣城、采石等.他现存的一千多首诗中,有二百多首写于皖南.其中有一首著名的<赠汪伦>:  相似文献   

16.
宋代王禹偁济州人,幼年异常聪明,七八岁时就能吟诗作文。毕士安在济州当官时,听说王禹偁是一位天才,他家以磨面为生,就叫他当场写一首《磨诗》,以试试他的诗才。王禹偁不假思索,一挥而就,一首寓意深刻的《磨诗》便写出来了:“但存心里  相似文献   

17.
打油诗是我国诗苑中的一朵奇葩,历久弥新,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打油诗是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诗体,相传为唐代张打油所创。在以诗赋取士的唐朝,张打油的诗独树一帜,引入注目。他曾写过一首“咏雪”诗:“江山一笼统.井口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此诗“咏雪”.通篇无一个“雪”字,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有一年冬天,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见大殿墙壁上写了这样一首诗:  相似文献   

18.
D.H.劳伦斯的诗歌中不仅善于创造意象,而且他还写了一些意象诗。在意象诗的创作中,他遵循了意象诗的原则。通过对他的几首诗的解读不难发现,劳伦斯创造的意象对读者有强烈的吁请,使读者在品诗中渗入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情感经验,与诗人一道参与诗的创造,从而领略诗的美妙意境。  相似文献   

19.
小乌龟写诗     
一个宁静的夜晚,小乌龟坐在窗前。他忽然很想写一首诗。“我要为我最好的朋友小兔子写一首诗。”小乌龟对着窗外那个微笑的月亮说。  相似文献   

20.
晚唐诗人韩握,八岁能诗。他的父亲韩瞻,与李商隐是同年进士,又是连襟。公元851年,李商隐赴梓州为节度书记时,韩握随其父前往送行。他即席作了一首诗送李商隐,这首诗写得不错,在坐的宾客都很吃惊。李商隐也很赏识这首诗,五年之后,还经常追吟诗中“连宵侍坐俳徊久”之句,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