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激发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需要,是开发学生潜能的需要,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 课堂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主渠道。因此,要改革课堂教学,使之适应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需要。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创设平等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到轻松愉快。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科学运用“无错原则”,宽容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的不成熟,允许他们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  相似文献   

2.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知识和思考问题,在探索知识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时机设计探索性问题,或者布置操作实验性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创新意识苏霍姆琳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  相似文献   

3.
创新意识是从怀疑和提出问题开始的。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其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在思维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创新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对于创新学习而言,首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果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渠道,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必然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是落实科学发展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现代教学论的指导下,对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和协作意识,培养具有合作精神的学生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文代君 《考试周刊》2010,(5):203-204
科学的本质不是证实真理,而是更新真理,是不断探索和发现规律。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发明均是始于问题的提出。因此,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  相似文献   

7.
谢惠霞 《广西教育》2007,(4A):41-41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这种心理驱使个体积极思维,进而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起点,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当前盛行的享乐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吃苦精神的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吃苦精神出现缺失。而吃苦精神是大学生成为"社会人"的需要,是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大学生中有必要进行吃苦精神教育。通过加强国情教育,增强学生体质、磨炼其意志,充分理解吃苦精神精髓、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等途径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吃苦精神。  相似文献   

9.
小学科学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能够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精神,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和求知意识,对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既符合学科特点,也是当下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丰富的活动,创建创新的实验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本文简单阐述了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对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需要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理论上对创造力要有一个科学准确的认识。在实践上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其创造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以使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渗透到整个教育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高职语文教学必须强化科学意识,渗透科学精神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美的鉴赏,培养科学探索的兴趣,体验科学的探究的东趣,并为学生创设科学创造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所谓问题意识,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它能驱使人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缺少问题意识而要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是完全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正>小学科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启蒙课程,由多个科学探究活动构成。而问题意识则是探究活动要跨出的第一步,是学生思维的起始、创新的源泉,贯穿科学探究全过程。问题意识不但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创新热情,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方法。因此,在小学科学课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应该在科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目前教学由于教学设计的局限、问题情境的单调和学习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活动,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探索精神,即具有创新意识。我们要努力提高中学生的写作素质,适应21世纪终身学习的需要,必须从初中生开始就注重对他们进行作文创新意识的引发和培养,必须对作文的命题、立意、题材、布局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以和创新精神,在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在进行基础训练和综合训练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教育芟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是基础,而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具有创新意识.教师要培养自身的科学素质及多种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社会知识不断更新,新问题不断出现。因此,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更需要具有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更需要具有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创新精神。为了适应这一需要,就应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亲自探索,发现知识、获得知识,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徐宏臻 《云南教育》2001,(23):45-46
儿童有一种潜在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意识,集中表现为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意识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小学数学教学要培养创新精神,就应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探索”因素,积极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成为学习的主人。一、引导联想探索和创新都需要想象。“联想”是一种重要的探知方式,它往往以经验为基础,进行迁移想象。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找到探索的问题和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教学“分数除法”法则时,有个学生突发奇想: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  相似文献   

18.
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我国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精神是现代社会人们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是我们获取科学知识、正确评价科学技术成就的前提。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一个缺乏科学精神的民族。不可能在世界民族文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情感教育是我国转型期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孙红霞 《科学课》2008,(5):30-31
科学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不仅是整个科学探究过程的起点,而且还是探究活动各个阶段的起点。因此,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特别是通过科学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就一定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那么,如何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20.
高中思想政治课四大核心素养为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其中科学精神是政治认同、法治精神、公共参与的基本条件。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可以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理性思考、分析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