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促进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任职资格之间的有机衔接的主要举措包括:将专业学位作为职业资格的优待条件、与企业行业的准入标准相一致、政府要为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之间的衔接提供有利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2.
通过归纳已有的全方位衔接、职业资格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条件、免考职业资格考试部分科目、缩短实践时间等四种衔接模式,分析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衔接的因素:专业学位对应职业的专业化程度与人才培养质量、行业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完备性、高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实践基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行政管理部门间的协调沟通机制、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等。提出了建立部门间沟通协调机制,选择适宜的衔接模式,发挥高校培养主体的作用,强化实践基地作用,完善投入和经费保障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职业素质要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社会特定职业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由于特定职业比一般职业对专门知识、技能和品性有更加严格的要求,此外还有专门职业资格要求和行业准入许可,因此在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除注重专门知识、技术、能力的培养外,还应注重职业道德等素质的培养,从而使专业学位获得者成为名副其实的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打造与职业准入相关联的专业学位教育,促进专业学位教育的长远发展.专业学位鲜明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决定了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主要取决于社会、企业和相关用人单位的承认,是否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实际用人部门的需求是衡量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以此为出发点,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准入相联系,促进专业学位教育与行业任职资格之间的有效衔接,是完善专业学位教育的有效途径.这将有利于专业学位与特定职业、岗位任职资格真正结合起来,加强专业学位的应用性与职业针对性,保证专业学位教育的基本质量,从而确保专业学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认证实现成功对接的三个案例出发,通过对管理模式、对接机制、认证内容等进行深入剖析和比较研究,归纳总结出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认证对接成功的关键要素:建立与职业资格认证层级对应的学位体系;建立政府、行业、高校协同创新的沟通机制;建立以职业资格认证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严格完善的对接项目评估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美国作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设置较早和发展较快的国家,在教育硕士培养方面具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本文主要从美国教育硕士培养与职业资格相衔接这一视角,分析了美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教师资格有效衔接的方式,包括与教师资格证书挂钩、开设证书课程、设置职业资格证书办公室、依据行业认证标准改革培养方案等等,以期为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美国第一级专业学位的特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第一级专业学位是一种面向专业领域,培养专业人才的博士学位,其特点是针对社会热点并凸显社会需求、国际化趋势日趋明显、全日制学生占主体、管理机构多元化、培养模式灵活多样且与职业资格相联系等。研究美国第一级专业学位可以为我国专业学位特别是专业博士学位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借鉴和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必须与相应的工程领域职业资格相衔接,而这种衔接困难重重、步履维艰。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是解决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相衔接的根本保证。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应当构建政府支持与引导下的由培养单位的专家与企业行业的专家共同组成的职业资格认证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法律事务是法律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专业。高职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中国社会对于统一的、规范的、多层次的法律服务的需求。高职法律事务专业人才的就业困境的形成并非由于人才培养目标不符合社会经济、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而是由于遭遇行业准入和资格认证困境。我国法律服务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设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要求,亟需建设一个统一的、规范的、多层次的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高职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0.
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需要高层次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为了满足行业发展,制药工程专业已被确定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专业。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制药工程领域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各高校面临的新的挑战。本文对当前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创新能力薄弱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为不断改善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适应国家对生物医药行业专业人才发展战略的需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美国第一职业学位是一种特殊的高层次职业学位,它是为进入某一特定专业领域而设立的一种学位制度,专业技能水平要求高于一般学士学位,起点与硕士相同,终点接近博士;其领域涵盖医学、法律、神学等,具有职业性、后续性、实践性等特征。第一职业学位的产生与发展,丰富了美国高等教育学位体系,对美国高等教育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其对我国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衔接、设置独立的职业学位和发展应用型专业博士学位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自主创新给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国际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不断"高移"的实践经验,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突破现有体系局限,跟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提供了诸多借鉴与启示。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从厘清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层次、实施灵活学制、协调课程和职业资格框架体系建设、建立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等方面予以加强,在体系建设上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旨在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需要的,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人才,使之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人才培养主要靠教育,教育的关键则是教师。就此问题,本从职业教育的需要,对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性,“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及其培养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属于国家考试制度,学历证书制度属于国家教育 制度,二者对教育供求的调节产生了不同影响。在学历社会向资格社会转轨过程 中,要实现职业资格考试对教育供求的有效调节,就必须研究职业资格考试与教 育供求调节的关系,改革国家教育培训制度,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这是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李明 《太原大学学报》2011,12(2):119-122
职业能力是人们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的重要课题。能力是在实践中练就的。职业能力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和提高的,DV作品创作是培养、提升影视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德育工作者专业化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促进德育工作者专业化,要健全包括专业化资格制度、专业化教育培训制度、专业水平等级评估制度和德育工作者协同工作制度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实现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的5个操作要领:提高认识,形成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的环境氛围;坚定信念,促进德育工作者的自我成长;互动学习,加强德育工作者专业培训方式、方法的创新;行动研究,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科研质量和水平;专业引领,培养德育工作者开发共享德育资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金融科技推动下,金融类专业就业岗位和工作内容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对人才要求从强调单一技能转向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据此,金融类专业重新定位、培养过程和模式重新构建都成为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高职教育,金融类专业应从行业需求明确专业定位,以行业标准确定专业教学标准,遵循互惠、互动、互利的原则,引企入教、校企合作,参考行业用工模式构建具有行业特征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在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推行“双证书”制度是高职专业改革的必经之路,通过对就业市场调研,教学计划重构,双证一体化考核以及双证书教材建设等手段,把推进“双证书”制度与专业教学改革思路相结合;学生毕业与职业资格相挂钩;以教学环节改革和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整体推进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双证书”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immigrants living and working in Greece has proven to be a challenge for the social as well as educational policy of this country. In order to help adult immigrants to integrate into society and facilitate their access to the job market, the Greek state has introduced special language education programm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trends in Greece regarding immigrant language education and presents findings of a survey which aimed at exploring immigrants’ language needs and preferences. The results of this survey indicate a high interest by immigrants in learning Greek but a very low level of enrolment on and attendance of language courses. As a knowledge of Greek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immigrants’ socio‐economic and professional status, it is suggested that cooperation between immigrant associations and educational policy‐makers is necessary for the design of successful language programmes and the promotion of Greece’s policy of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