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敬爱的周总理病重时,犹眷眷不忘任何一个对革命做过贡献的人,关照有关同志,对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注意调查研究;特别提到对杨度晚年参加了党,要作出正确的叙述。——这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志式的关怀,给我们指明:应当实事求是地全面评价历史人物,而要全面关键在于调查研究。何汉文、杜迈之编著《杨度传》(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一版)遵循周总理  相似文献   

2.
过去人们提起杨度,大都只知道他是筹安会“六君子”之首,是袁世凯的帝制余孽,对他最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对人民作出了贡献,一般都不知道。一九七五年周总理在病中,还让人告诉《辞海》编辑部,《辞海》上若有杨度的条目时,要把他最后加入共产党的事写上。周总理的话,对我们如何全面地系统地介绍和评价历史人物,是极重要的启示。湖南人民出版社编辑部正在编审的《杨度传》,就是一本较为系统介绍杨度同志事迹的专著。作者何汉文过去和刘成禺、沈尹默、高一涵诸先生往来谈论中,了解到一些杨度同志晚年思想转  相似文献   

3.
阳信生 《历史档案》2005,4(2):72-75,83
杨度(1875—1930年),是清末民初声名显赫又颇多争议的政治人物。对杨度政治思想的研究也一直颇受史学界重视。但是,由于资料的缺乏,史学界对戊戌维新时期杨度的主要活动和政治倾向或言之不详,或言之有误。要么臆测其为“逍遥派”,要么称其为维新派,要么根据所谓“在长沙驱梁启超之事”而视其为守旧派。笔者根据由北京档案馆整理出版的《杨度日记(1896—1900)》(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等原始资料,对戊戌维新时期的杨度进行深入地探讨,以期对杨度的早期政治思想作出合符实际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1975年10月7日,周恩米第四次大手术后的第18天。癌细胞已扩敞至全身,他终日卧床不起,不得不取消了所有的接待活动和日常散步。 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周恩来年谱》记载,这一天,周恩来嘱秘书转告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筹安会六君子”之一的杨度,晚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托王冶秋将此情况转达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辞海》编辑委员会,在写“杨度”这一人物条目中,须将此史实写入.以免湮没无闻。  相似文献   

5.
殷福东 《新闻世界》2011,(8):164-165
杨度是我国近代历史上极具争议的人物。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他为了君主立宪的梦想半生奔波,为追求强国富民而苦苦探索。杨度早年通过阅读维新报刊,开始用近代化的思想关注世界,两度留学日本,他创办的《游学译编》、《中国新报》,在当时的中国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本文以《杨度集》为基础,试图梳理杨度对待报刊的观点,总结舆论观在其思想体系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赵文清 《兰台世界》2007,(10S):63-63
袁世凯是20世纪初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肖像曾随着“袁大头”进入中国的干家万户。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式的总统,袁世凯是最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有人说他是窃国大盗,专制独裁,也有人说他早年参加维新,支持变法改革,是一个具有新思想的人。无论评价如何,袁世凯在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史上却是一个不能不提的重要人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代史上,康有为是一位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史学界对其一生总的评价是先扬后抑.对他领导维新变法盛赞有加,对其晚年则毁多于誉,认为是"灰色"的,落在了时代的后面.笔者拟置康有为于五四运动爱国思潮的风雷激荡中予以探讨,以期有助于对历史人物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8.
蔡军 《档案管理》2005,(1):69-69
1949年5月.陈正雷出生在河南省郑州市.5个月大时,被人带回老家温县陈家沟生活。陈正雷少年学打太极拳是从8岁时跟其伯父陈照丕开始的:陈照丕是陈氏太极拳名家,1928年应北京同仁堂之请赴京授艺,晚年归返陈家沟.成立太极拳学校,陈正雷就是他培养出的高水平陈氏太极拳代表人物之一?学习太极拳需要吃苦,在苦水中泡大的陈正雷练拳时从不叫苦。  相似文献   

9.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原上海人民出版社打电话给《辞海》编辑部说:“最近周总理对王冶秋同志说,杨度晚年对党有过贡献,《辞海》这一条的写法要考虑。”为此,一九七六年一月,《辞海》编辑部派人访问文物出版社的同志,据称: “常州发现一批严复的信扎,信里写到‘筹安会’的事情,写到严复思想上的很多矛盾,对袁世  相似文献   

10.
理论界历来更多地把《雷雨》中的周朴园当作一个自私、虚伪、冷酷的形象来分析。但人的性格是复杂的,因此,我们在评价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时,要把他当作一个“圆形”人物,做全面的分析,既要看到他自私、冷酷的一面,也要关注到他人性中的温情的一面。  相似文献   

11.
陈丰 《全国新书目》2010,(17):42-42
《给没有收信人的信》是欧洲学大家陈乐民的遗著。收录了作者晚年病中随笔、日记及文章,披露作者病中所思:疼痛的感受、对时事的忧思、对启蒙的思索及对个人心路历程的总结,淋漓展示一位知识分子的拳拳之心。作者还对种种社会现状作了一针见血的评论,对近现代历史人物如华国锋等有精要的评价。是为一代知识分子的真实发声。  相似文献   

12.
9月19日,毛泽东的嫡孙、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毛新宇出现在钓鱼台国宾馆俱乐部,参加中国国家博物馆主持的“领袖之美——再造毛瓷”首发会。这批高仿瓷取样于毛泽东晚年时所用瓷具。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重大人物.这些重大人物在很多重大事件中往往起着非常主要的作用。但问题还往往有它另外的一面:有很多很多小人物。却是这些重大人物的重大事件背后极为重要的“推手”。梁发就是其中的一位。千万别小瞧了梁发.他先后与林则徐、洪秀全、魏源、容闳、别、中山等很多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重大人物产生了偶然瓜葛.  相似文献   

14.
元末明初的文学家陶宗仪,晚年一面做教官,一面干农活.他在种田休息时,有心得,就立即摘取身边的树叶,在上面记下来,每记满一叶就放在瓦罐里.十年中他竟积了十多罐.后来,他把瓦罐打开,取出平时积累的树叶,一张张重新整理,写成了一本三十卷的《南村辍耕录》.此书内容广泛,记录了许多元代政事、典章制度及文物建筑、文学艺术等,对研究元代史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黄健 《中国图书评论》2014,(10):114-117
今天,大量的历史人物和名人的日记被出版,已成文化和出版现象。那些大师的日记,暴露了大师们平凡的一面;历史当事人的日记,则几乎推翻了许多已有历史的定论;一些名人的日记则让人们得以窥探到他们的私生活……  相似文献   

16.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国内外对毛泽东同志作出各种各样的评价,不少是善意的分析探讨,也有的纯属是歪曲攻击。1981年6月,中共中央发表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既对多年来的“左”倾错误和毛泽东的晚年错误作了科学的评价,又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统一了全党和  相似文献   

17.
八月,我参加了全国记协在山西召开的先进人物与先进典型宣传报道经验交流座谈会。我向到会的同志学了许多东西,其中感受最深的是:宣传历史新时期的新人物,一定要有新生活的光辉。人物宣传的新气象每个历史时代都有每个历史时代的英雄人物。人物通讯,是无产阶级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四化建设的伟大斗争,已经诞生和正在诞生着无数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18.
叶新 《出版史料》2008,(1):113-113
了解商务印书馆历史的人都知道,胡适与商务印书馆有一段不小的因缘。五四运动以后,商务印书馆曾想让胡适来当编译所长,胡适来馆考察过,最后推荐王云五代之。晚年的胡适曾对商务印书馆作过很高的评价。《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胡颂平编著,新星出版社)曾记载1961年2月胡适与秘书胡颂平的一段谈话,谈及张元济在商务印书馆影印古籍的贡献,辑录如下:  相似文献   

19.
叶新 《出版史料》2010,(2):72-72
了解商务印书馆历史的人都知道,胡适与其有一段不小的因缘。“五四”运动以后,商务印书馆曾想让胡适来当编译所长,胡适来馆考察过,最后推荐王云五代之。晚年的胡适曾对商务印书馆作过很高的评价。《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胡颂平编著,新星出版社)曾记载1961年2月胡适与秘书胡颂平的一段谈话,  相似文献   

20.
正我的外公原名叫何志球,1925年五卅运动时是当时同济大学共青团的负责人、上海学联委员。他晚年一直住在我家,多次跟我谈起当年带领同济大学的同学到南京路示威游行,经历了五卅惨案全过程的故事。外公何志球1904年生于湖南省桃源县,其父早年跟随同为湖南桃源人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宋教仁到日本留学,参加辛亥革命,后随宋教仁在北京农林部任职。因此何志球在北京上的小学和中学。1919年在京师第四中学参加伟大的"五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