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藏山南地区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20世纪60年代和21世纪初期西藏山南地区5个站点(隆子县、加查县、泽当县、错那县、浪子县)的逐月平均气温、逐月总降水量、逐月平均空气相对湿度、逐月平均风速、逐月大风日数、逐月日照时数。分别计算出各时期的各气象要素的平均值并对人体舒适指数和温湿指数、风压指数行了计算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西藏山南地区的气候特征主要是气温偏低,年平均气温为5.8℃,最冷月(1月)气温为-2.8℃,最热月(7、8月)气温为13℃;年降水量偏少,年降水量为368.6mm,主要集中在雨季6~9月;日照时间长,全地区全年日照时间平均为2600~3300小时;空气相对湿度较小;冬春干燥,多大风,风力资源较好,年平均风速为2.7m/s。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统计1996~2015年茶卡站降水等气象资料得出,茶卡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224.7mm,日平均降水量为0.6mm;多雨时间为41天,少雨时间为221天;年平均气温为2.8℃,夏季短暂,冬季漫长,雨热同季的特征比较明显;湿润日数为118天,干燥日数为247天;夏半年多以偏西南风为主,冬半年多以偏西北风为主,属于温带干燥型气候类型;年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属于三类可利用地区;降水量、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总辐射每10年分别增加43.269mm、0.558℃、0.231℃、0.739%、22.287h、22.409MJ·m-2,平均气压、平均风速每10年分别减少0.317hpa、0.155m·s-1。  相似文献   

3.
选取贡嘎气象站1981-2010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序列,分析表明:贡嘎县年平均气温8.6℃,年平均最高气温16.4℃,年平均最低气温2.0℃,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23.8℃,最冷月平均最低气温-8.7℃,贡嘎站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以0.32℃/10a的速率上升。贡嘎县年降水量392.1mm,其中8月最多,为120.6mm,1月最少,为0.3 mm,夏季降水量292.6mm,月站年降水量的74.6%,冬季降水量仅1.5mm,约占年降水量的0.4%,近30年的年降水量成增加趋势,但增幅仅为3.93mm/10a。  相似文献   

4.
王兆强 《资源科学》1983,5(1):58-66
湖羊产于我国太湖地区。南起钱塘江,北抵长江,西到茅山、天目山,东临东海。分属于江苏、浙江两省和上海市。本地区是我国东部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润多雨。全年平均气温为15—16℃,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左右。绝对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年降水量为1000—15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高达80%。湖羊分布地区素有“二山二水六分田”之称。仅西部为丘陵山区,其余均为湖泊众多、河网密集的平原。  相似文献   

5.
达桑 《西藏科技》2011,(1):42-45
利用西藏色林错流域气象观测站1961~2008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等资料,分析了近50牟流域气温、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和异常年份,结果表明:近50年流域年平均气温以0.40℃/10a的速率显著升高,冬季增温最突出。平均最高气温除夏季变化趋势不大外,其它各季以0.21~0.35℃/10a的速度显著升高;年平均最低气温以0.56℃/10a的速度显著升高,明显高于最高气温的井幅。流域年降水量以20.4mm/10a的速率呈显著的增加趋势,四季降水量表现为增加趋势,为0.8~10.4mm/10a,以夏季增幅最大。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除夏季外,其它3季和年平均气温都表现为逐年代增加趋势。年、季平均最高气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不明显。60年代流域降水表现为偏少的年代际变化特征;70年代夏季降水偏多,其它季节偏少;80年代夏、秋两季降水正常,冬、春季偏多;90年代,夏季偏少,秋、冬季偏多;进入21世纪前8年,秋季降水偏少,其它三季降水偏多,年降水量增幅明显。  相似文献   

6.
利用乌鲁木齐地区10个水文气象站50多年(1961~2012年)气象资料,对乌鲁木齐地区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主要气候要素的若干特征及趋势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50多年来,乌鲁木齐地区年平均气温增温趋势最强的是北部平原地区,贡献最大是冬季增温显著;乌鲁木齐年平降水量增加趋势最强的是北部平原地区,贡献最大是夏季降水量增加显著;乌鲁木齐地区增湿趋势最强的南部中山带和高山带,以冬季(1月)气候倾向率最大对全年相对湿度增加贡献最大。20世纪80年代开始增温度和增湿及降水量增大,21世纪初度和增湿及降水量增幅达最大。创新点在于,建立无资料地区气候要素预测模式,发现乌鲁木齐地区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增高遵循多项式分布。为水资源影响机理提供理论基础,为当地政府制定气候变化背景下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决策支持。为乌鲁木齐地区中山带水利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环青海湖地区气候变化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对环青海湖地区近44年平均气温、降水、蒸发量、风速及大风日数等气候要素的定量化统计分析,以及环青海湖地区草地、青海湖变迁、沙漠化等具指示性意义的生态要素指标进行研究,揭示了气候变化对该区域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①近44年中,年、季的平均气温均表现出显著增温趋势,年平均气温增幅为0.262℃/10年;年降水量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分别偏少3、8%和5.2%,80年代以1.37mm/10年趋势增加。90年代与21世纪初接近平均值;春、夏和冬季及年蒸发量呈减小趋势,年蒸发量以66.53mm/10年倾向率减小;月平均风速以0.01(m/s)/10年倾向率减小,大风日数以4.5d/10年倾向率减少;②该区域牧草生物量与降水量呈正相关,由于气温显著升高,且季节性降水变率大,不仅影响牧草的生育期,且造成牧草地上生物量的波动;③青海湖水域面积的自然摆动与年平均气温以及秋、冬季气温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地表蒸发量却呈正相关,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升温不显著时,水域面积与春季降水呈正相关,90年代显著升温以后,气温对青海湖水域面积的影响占主导作用;④环青海湖地区暖干化气候趋势是沙漠化发展迅速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8.
江西九连山常绿阔叶林区气候资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江西九连山常绿阔叶林区海拔约610m高度的林外气象观测场连续进行了15a(l982~1996)的观测.年平均值气温16.7C,降水量l954.6mm,相对湿度85%,水面蒸发(小型)836.9mm.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为1502.1~2469.3mm.月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较大.观测结果表明,这里四季分明,气温极端最高37℃,极端最低一7.4C.1a中相对湿度均较高,最低月平均77%.雨季旱季明显,2月~9月为雨季,月平均降水量最低l47.9mm;10月~1月为旱季,月平均降水量最高为70.7mm.与林外比较,林内气温稍低,特别是春、夏季.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稍小.地温也低于林外,特别是夏季,相对湿度则显著高于林外.  相似文献   

9.
在江西九连山常绿阔叶林区海拔约610m高度的林外气象观测场连续进行了15a(1982-1996年)的观测。年平均值气温16.7℃,降水量1954.6mm,相对湿度85%,水面蒸发(小型)836.9mm。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为1502.1-2469.3mm。月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较大。观测结果表明,这里四季分明,气温极端最高37℃,极端最低-7.4℃。La中相对湿度平均较高,最低月平均降水量最高为70.7mm。与林外比较,林内气温稍低,特别是春、夏季。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少小。地温也低于林外,特别是夏季,相对湿度则显著高于林外。  相似文献   

10.
梁飚 《资源科学》1991,13(1):48-51
一、“一江两河”地区自然概况 “一江两河”地区主要指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及拉萨河和年楚河流域。按行政区划有拉萨、达孜、墨竹工卡、林周、堆龙德庆、曲水、尼木、贡嘎、扎囊、琼结、乃东、桑日、日喀则、江孜、白朗、南木林、谢通门、拉孜等18个县(市)。 “一江两河”地区南临喜马拉雅山脉,北靠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是藏南谷地的主体部分,气候温和湿润,水热条件较好。例如,拉萨年平均气温8℃左右,全年无霜期4—5个月,年降水量400—500mm。雅鲁藏布江中游为典型的河谷地形,除有拉孜—仁布宽谷,曲水—泽当  相似文献   

11.
吉相臣 《中国科技纵横》2011,(21):242-242,245
应用降水倾向率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对柴河流域1965—2009年雨量和雨日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柴河流域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份,平均降水量为600.7mrn,占年平均降水量的78.9%。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2.6%,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01d,其中大于等于1.Omm的日数占全年的71.6%。大于等5-10.Omm的降水日数则全部集中于3~11月份大于等于50.Omm的暴雨多发生在7~8月。从年际变化看,流域1年降水量呈普遍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浅谈锡林郭勒盟地区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采用锡林郭勒盟15个站点平均的1961-2007年的统计资料,分析了近47年来锡林勒盟气候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锡盟地区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以冬季升温最为明显,平均上升了0.66℃/10年;②年平均降水没有明显变化趋势;③年大风日数呈下降趋势;④年日照时数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基于Mann-Kendall法的张掖市降水量时空分布规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本文依据张掖市6县(区)6个气象观测站点近50年(1956年~2004年)来逐月的降水量观测资料,运用非参数检验方法(Mann-Kendall法),分析了张掖市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张掖市的降水量总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β值为4.7mm/a),其中秋季降水量增加明显(β值为3.9mm/a),春夏季降水量呈现减少趋势,但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全年的59.1%;②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趋势,而且随着海拔的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大;③春季和夏季都形成以民乐县为中心的降水量高值区;春季只有高台和临泽县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夏季甘州区降水量下降趋势最明显(β值为-5.1 mm/a),秋季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地区位于山丹县(β值为4.2 mm/a),冬季降水量民乐县增加趋势最明显(β值为0.65 mm/a)  相似文献   

14.
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1980年~2015年降水量与气温和1986年~2015年日照时数的数据,初步掌握了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气候变化的特征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35年间平均气温上升了1.43℃左右,平均降水量下降了40.4mm,年日照时数减少了约79h。其次,生长季气候变化趋势较为显著。35年间,生长季气温增温2.2℃,降水量减少了42mm。30年间,生长季日照时数呈稍微减少趋势。对以上气候要素变化特征的研究对草原退化的原因以及气候变化对产草量的影响等相关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星火灌区多年平均蒸发量6398mm,多年平均降水量473mm,降水量62%,集中7~9月,4~6月降水量最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7%,此期间多干燥,持续少雨,多风的气候,若上年冬季降雪量偏少,势必江河水位偏低,来水量少,导致不同程度干旱现象发生。本文就桦川县星火灌区抗旱预案情况做介绍,以供学习及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19年—2020年观测的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国家一般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气温日较差、相对湿度、日照时数以及降水量资料和科右中旗境内距离气象站最近一处光伏电站发电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发电量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气温日较差均呈中等的正向相关,与日照时数呈强正向相关,而与相对湿度和降水量呈弱负向相关。建立回归模型,将平均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降水量、常量这5个气象要素纳入回归方程中,即可根据上述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和预报预测,进行光伏发电量的预报预测和光伏发电资源评估,以及为光伏发电站提供专业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三江源地区深层地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1992~2007年三江源地区7个气象站的0.8m、1.6m、3.2m逐月平均地温资料,运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了三江源地区地中温度年、季变化趋势及气候异常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0.8m、1.6m、3.2m年平均地温呈显著的增温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0.18—0.81℃/10a;各季节各深度平均地温夏季增幅最大,冬季最小,与同时期的平均气温增幅比较,地温增幅更大;兴海、囊谦0.8、1.6m地温年、季均未发生突变,其余各站年或季存在气候突变。  相似文献   

18.
芬兰北部的拉普兰地区位于北极圈内,占芬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这里人烟稀少,全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每年10月便进入冬季,一直要到来年的5月才开春。在长达8个月的冬季里,飘落的大雪把大地变成了一个冰清玉洁的童话世界,同时也使该地区成为滑雪者的天堂。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61年~2019年赤峰地区10个旗县区10个国家气象站逐日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资料,统计分析了该地区近59年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赤峰地区光能资源丰富,年太阳总辐射5 650MJ/m~2~5 830MJ/m~2,年日照时数2 800h~3 100h;热量资源充足,年≥10℃积温2 300℃~3 250℃,适宜发展农牧业;降水资源不足,年降水量330mm~460mm,并且变率较大,因此降水是限制赤峰地区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0.
研究西藏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对我国气候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章利用昌都地区近50年地面气象站逐日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方程、M-K突变年检验法,研究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时间尺度变化趋势及突变差异性,并采用三层神经网络模型,以日照数、平均风速、相对湿度、大气气压为主要输入因子,分别建立其与气温、降水量之间的预测模型,并将预测模型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比对。研究表明:年平均气温每10年该地区气温增加约0.175℃,且2004年为气温突变的年份;年降水量每10年该地区降水量减少约28.844mm,且降水气候突变时间要远远早于气温气候。文章所构建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预测模型输出结果与实际数据平均误差分别为0.28℃、9.29mm,预测模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