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分借喻和借代是修辞学的难点之一。长期以来,在中学语教学实践中,人们对夏衍《包身工》一“芦柴棒”用何辞格的理解分析笼统而偏执,本对此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2.
3.
区分借喻和借代是修辞学的难点之一。长期以来,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们对夏衍《包身工》一文“芦柴棒”用何辞格的理解分析笼统而偏执,本文对此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4.
借代和借喻是汉语修辞格中两种常见的辞格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因二者应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 ,教学中都把二者作为首先要讲的辞格。这两种大家熟悉的辞格 ,其区别也是很明显的。比喻是用于和表达对象本质不同却有相似性的其他事物述说表达对象 ,使表达易于理解的一种修辞格 ,俗称“打比方”。借代是借用与表达对象相关的其他事物代称表达对象 ,使话语具体鲜明地突出表达对象的特点的一种修辞格。在语言实践中辨认二者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比喻中的借喻和借代有时不易分辨 ,如鲁迅小说《故乡》中关于杨二嫂的描写“圆规”,就是使用了借喻…  相似文献   

5.
比喻与借代这两种修辞格在日常生活中以及中学语文课本里屡见不鲜、数不胜数。它们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述,也为我们日常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然而这两种修辞格有时也令我们犯糊涂.无从分辨。如某人有两个绰号:一为“豆芽菜”(因为瘦长瘦长),一为“光头”(因为常年剃光头),后者可肯定为借代,但对于前者用的是哪种修辞格,大家的意见就不一致了。  相似文献   

6.
以往我们教学所用的圆规都是“人”字形的,教学中一般只适用于木质黑板和水泥黑板,不适用于玻璃黑板和有机玻璃黑板等一些比较光滑的黑板。由于其圆心针和粉笔与黑板面构成斜角,所以固定性和稳定性较差,使用范围小,不够灵活。“新型多功能圆规”的设计,克服了“人”字型圆规的不足,具有五大特点:1.适用于各种黑板(两种圆心针);2.能自由选择确定圆的半径;3.圆心针固定性、稳定性好,便于灵活运用;4.能画180°以内各种角;5.能当直尺用。一、新型多功能圆规构造(如下图)1.圆规梁;2.圆心针活动器;3.笔夹活…  相似文献   

7.
8.
对学科内容的研究是学科教学的基础,把研究的成果恰当地应用到课堂又是另一番功夫了。徐果老师的章给了我们一个范例,他在研究基础上运用教学的恰当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而有序,张而有度,内容丰富且可以把握。特向老师们推荐。  相似文献   

9.
10.
11.
《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本中“墨水”的第三个义项是:比喻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这个义项是比喻义还是借代义,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古今汉语中存在着许多词义借代的现象,如“稼穑”“丝竹”“纨绔”“膏梁”“口舌”“诸葛亮”等。但词的借代义在许多语法著作中没有像词  相似文献   

12.
“属”是古汉语中常用的实词《说文》:“属,连也 从尾,蜀声。”《击传》:“属,相连续。若尾之在体,故从尾是也。引申为会合之义”“属”的本义是“连接”,其读音及主要义项有:一、zhǔ1.连接例如:①属引凄异。(《三峡》)——(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周朝时候,人们把帝王的女儿叫"王姬"。战国时,人们把帝王的女儿称为"公主"或"郡主"。到了汉朝才形成制度,皇帝的女儿叫"公主",皇帝的妹妹叫"长公主",皇帝的姑姑叫"大长公主"。为什么把皇帝的女儿叫"公主"呢?据《资治通鉴》记载:在古时候,皇帝是从不替女儿主婚的。  相似文献   

14.
“氽”、“汆”和“籴”字形十分相近,又不常用,所以极容易混淆;其中的“氽”和“氽”简直像双胞胎那样难以分辨。不过,如果懂得它们都是会意字,认真分析一下它们的“成字原理”,也就不难辨清了。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小说<故乡>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也是我喜欢的文章之一.从教12年4个大循环中我对"然而圆规很不平"的认识却不是一成不变的.  相似文献   

16.
“漫骂”和“谩骂”读音相同,意思相近,在实际运用中极易混淆。请看下面的例句: 如果我们不能够为红灯区里的妓女给出一条生路,抑或就业有一份工作,那么,我们就应该闭上我们刻毒伪善的狗嘴,停止我们卑鄙无耻的漫骂。(潘绥铭《关于“妓女”》,《杂报》2005年3月25日3版)  相似文献   

17.
“诸子”属“子”,还是属“经”?有相当一部分高中生常常这样问。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对“诸子”及其相关知识“经、史、子、集”作一番分析解说。先说“诸子”的含义。《辞海·语词分册》是这样解  相似文献   

18.
李白经常在诗中提到谢跳.并对其人其诗大加赞赏。如:“蓬莱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我吟谢跳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风雨。”(《酬殷明佐见赠  相似文献   

19.
席欣圣 《学语文》2012,(4):60-60
郁达夫的经典之作《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名篇.选人中学语文课本也有50多年的历史了。然而其中“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一句历来却颇具争议。  相似文献   

20.
在去年的非典和今年的禽流感流行期间,一些媒体在进行相关报道时,有的用“爆发”,有的用“暴发”,有的“爆发”和“暴发”并用。究竟用哪个正确呢? 查《现代汉语词典》可知,“暴发”有两个义项:一是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例如:“前些年,他靠投机倒把成了暴发户。”“他很善于走上层路线,没几年就暴发起来了。”二是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例如:“河上本来有一座小桥,山洪暴发时,被冲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