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相对欠缺,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培养质量。这一问题已成为许多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择业的瓶颈,且影响着学生就业后个体的进一步发展,乃至整个国家体育事业后备人才的培养。1.人文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1)目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生源状况,相当一部分体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面向21世纪发展的过程中,人才是我国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关键,大学生作为我国人才中的主力军,其素质的高低对我国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和既定目标具有重要的影响,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高水平运动队作为高校中的特殊群体,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跨世纪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了许多与高校普通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的劣势和不足。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水平运动队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以及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提出了针对高水平运动队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及数据统计法,以体验式训练为手段,对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两所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在实验前后的差异性.实验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不佳,并且培养手段陈旧、不足.研究发现,体验式训练所运用的一些独特手段可以有效帮助大学生提高人文素质.本文突破了传统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方式,旨在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手段,为人文素质领域的教育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女大学生就业难,传统观念以及自身期待较高两方面影响不言而喻,但是女大学生自身胜任力不足是制约其就业的关键所在。本研究通过对五所高校200名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数据的实证分析,了解到女大学生就业胜任力不足主要体现在知识面狭窄、社会适应能力欠缺以及内在特质有待提高等三方面。据此,提出提高女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策略:兼顾专业知识学习和综合能力提高,注重内在特质的提高,对自身要进行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分析体育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认为体育专业大学生人力资本价值投入不足、供求失衡、产权地位缺乏保障是导致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主要原因,应从优化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投资结构、控制体育专业大学生人力资本的投资规模、保障其人力资本产权地位等方面入手,促进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6.
对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社会主导人生价值。变革的阵痛给青年学生带来思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混乱。现行教育体制存在功利目的给青年学生带来了人文精神的下坠。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就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人文素质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途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价值诉求是就业形势严峻条件下衡量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重要维度之一,而体面劳动的引入则为大学生就业价值诉求的表达提供了新的指导意义。意义就在于它提供了一种价值观的视角,这一理念有助于反映大学生的就业诉求,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有助于大学生体面劳动的实现。因此最终落脚到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诉求上,就表现在大学生对职业发展价值取向、薪酬福利价值取向、工作环境与地域价值取向、专业价值取向上更为客观,更加注重与大学生自身的需求与特性相结合,以实现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冰雪体育教育的人文价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唐宝盛 《冰雪运动》2010,32(2):70-73
通过对人文体育、冰雪体育教育的人文价值涵义、意义的阐述,认为普通高校冰雪体育教育应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服务学生、塑造学生和发展学生,促进大学生的完善和全面发展。提出培养大学生树立人文体育理念,形成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价值观,满足大学生对人文体育的需求;激发大学生塑造人文精神和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冰雪体育的功能和作用,身体力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出冰雪体育教育以人为本,把人的现代化作为教育主题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冰雪体育教育自身现代化和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其心理资本密切相关。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呈正相关,就业能力不足在很多方面受到了心理方面的影响,提高心理资本可有效的提高就业能力。提升自我效能感,树立希望,培养乐观精神,锤炼韧性都能有效的提升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发现近年来大学生学习和就业等压力大及身体运动不足等原因,从而导致身体素质逐年下降。通过对中国传统导引术的理论研究与分析,探索其对大学生的身体发展产生的良好影响,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健身理念,以促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体育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尤为严峻。体育教育作为我国体育类院校的主流专业之一,主要目标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的人才。体育教育专业在市场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其知识、技能和资源等要素的整合。学生党员作为这一专业的先进群体,本文以其为着眼点,从就业能力的角度对我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党员的就业现状、影响因素上进行一系列的研究,提出相应的提高就业能力的对策,将其措施和培养方案推广到其他专业,以提高整体体育类专业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南京体育学院体育表演专业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别从专业选择动机、专业发展满意度及未来就业意向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表演专业学生的专业选择动机明确,体现出对专业发展的浓厚兴趣,并能够积极主动的履行专业自主学习,不断充实自我,提升个人价值。但高校办学条件是制约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此同时面临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学生们均表现出强烈的紧迫感,并建议专业建设在立足于不断改善教学环境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与未来就业形势的相得益彰,并表示应顺应时代发展积极投生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大环境中。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难和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了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前提下,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紧张并不是高校扩招惹的祸,而就业结构性矛盾是大学生就业难主要的原因.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体育高等院校要转变办学观念,将学校办学责任目标后移;转变就业观念,用大众化教育的观念来对待就业;改革办学思想,构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体育院校专业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新疆体育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建议高校对体育专业维吾尔大学生加强就业指导,努力提高汉语水平,加强整体素质培养,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就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要针对大学生就业的现实情况,在重视体育教学的同时,要善于利用体育的多种功能性,帮助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注重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以适应将来的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学习倦怠是当前普通高校较为普遍的现象.体育课倦怠是指大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中,由于文化课学习压力、缺乏体育课学习兴趣、抑郁或兴趣转移以及重视不够等原因,而对体育课呈现出厌倦消极懈怠的态度和行为.体育课倦怠成因主要有:陈旧教育观念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体育教师的影响、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就业压力增大、自我控制和学习动机.应从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健身意识改革体育课教学模式、提高教师职业素质、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科学的自我调节和调整学习动机等方面对体育课倦怠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7.
部分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认识不足。要加强教育、加强管理、健全组织,努力培养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民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上培育的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就业市场日益严峻,伴随竞争压力与日俱增,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而大学生的心理资本状况对其可就业能力的影响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认为要提升大学生的可就业能力还需从其自身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方面拓展,才能够在就业市场中获得优势。因此,本文研究以体育专业大学生将来的可就业能力和心理资本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探索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可就业能力的总体水平并研究两者之间的各因子间的联系以帮助提升其实际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对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2001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存在对就业制度缺乏了解和正确认识;毕业生的价值取向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发生变化,对职业的选择呈多元化发展趋势;毕业生就业市场面狭窄,就业信息不畅通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建全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加强对毕业生的择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指出了当代大学生的缺点,分析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即,培养集体荣誉感,提升爱国热情;培养意志品质,促进就业;重视健康,增强保健意识;重视节约,加强经济意识;提高体育文化素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