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毅 《当代教育论坛》2007,(10):120-121
一我在网上读到北京大学焦国标先生撰写的题为《北大校训的尴尬》的文章(时间为2005年11月。原始出处:凯迪网络),他说:北大大饭厅的东墙上刷上八个大字"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我想,这一定是校训了。""现在没有一个北大人认可再不能比这八个字更没文化的校训了。而且大饭厅100周年纪念时就拆除了,没地方再见这八个俗不可耐的汉字了。"当时的我不太相信。  相似文献   

2.
梁漱溟的直爽张中行先生写了《梁漱溟先生》一文,写得十分有趣,言梁先生也属于歪打正着,因受压而名气反而增长的人。他记录了与梁先生的一次交往。他早年有重要著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我和他只通过一次信,是1940年后期,我主编一个佛学月刊,当然要约请北大讲佛学的前辈写文章,于是  相似文献   

3.
<正>因为是鲁迅的独子,人们为我做了各种各样的框子:有的人觉得我应该温文尔雅,有的人觉得我应该身体健壮,还有的人觉得我应该文笔超群,字写得很漂亮……我被迫在各种各样的框子里生活,非常吃力。我在北大上学的时候,有一次我看同学打桥牌,他们在那儿争论,我就说了我所理解的桥牌规则,同学表  相似文献   

4.
每到高校旅游旺季,记者走访发现,诸如北京大学这样的著名学府也难逃"到此一游".慈济寺山门遗址作为北大未名湖畔的重要景观被游客写满了留言,博雅塔、钟亭等其他景观也有多处留言.记者发现,这些留言很有特色,多数是准高考考生的豪言壮语.比如"北大,等我!""我一定要考上北大!""九年后,北大一定会有我的一张课桌"等.  相似文献   

5.
最初到北大中文系,我本是想学习写小说的.戏剧性的是,来了之后却写得越来越少了。 上本科的时候,我一星期可以写一个中篇,但在北大的最初三年,却只写了三个短篇。在这里我上了三年学,感觉写作与否也并不是一件特别值得在意的事情,以前宏大的写作理想,也开始慢慢褪色了。成为优秀的小说家曾是我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师表     
文洁若 《课外阅读》2009,(16):31-31
我曾写过《才貌是可以双全的——林徽因侧影》一文,其中有这么一段: 我还记起了那时的一个传闻:清华、北大、南开是联合招生,梁再冰填的第一志愿当然是清华,却被分数线略低于清华的北大录取了。林徽因无论如何也不相信爱女的考分竟够不上清华的录取标准!后来校方把卷子调出来给她看,她这才服了。记得每个报考生都给了个号,我拿到的号是“35003”——“35”指的是民国三十五年,即一九四六年。卷子上只写号,不许写名字。这样,作弊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相似文献   

7.
2001年9月,我生活得很郁闷,因为我面临着高考,而我估摸自己学习不好,很可能考不上北大了,但我对自己说:我要去北大看看!对于北大的印象,我已经很模糊了,只记得校园里绿草青青,我在塞万提斯的塑像下看了许久。下午的时候,我与中文系的一个网友坐在学校里的小餐馆里。一抬头,我突然看见她背后的墙上挂着一个铁艺的雕塑———那是一个太阳,光芒扭曲。在从北京回来的列车上,我把这些希望、绝望、再希望着的情绪写在一本我随身带着的盗版《红拂夜奔》的封皮上。小波当时写这书是什么心态,我可能永远体会不了,但是在一年以后,我…  相似文献   

8.
最初到北大中文系,我本是想学习写小说的,戏剧性的是,来了之后却写得越来越少了。上本科的时候,我一星期可以写一个中篇,但在北大的最初三年,却只写了三个短篇。在这里我上了三年学,感觉写作与否也并不是一件特别值得在意的事情,以前宏大的写作理想,也开始慢慢褪色了。成为优秀的小说家曾是我追求的目标,但在那时的理解中,小说家似乎是与社会、  相似文献   

9.
贪官检讨书     
我对北大的兴趣似乎并没有随着我读武大而消退,关于它的新闻基本上能马上进入我的视线。那天一打开新浪,就看到 2006年北大自主招生的作文题为《贪官检讨》。新闻介绍说:这次北大在重庆招生的作文要求“考生模拟贪官的心理和口气写一篇检讨发言,要求该检讨表面上深  相似文献   

10.
行动的教诲     
李鸿 《课外阅读》2007,(2):38-38
那年,季羡林先生已经83岁高龄了。我们漫步在北大的一条石径上,他问我:“你的关于苏慕遮的文章写完了吗?”我尴尬得语塞了。季羡林先生宽厚地说:“这条小路通向我的办公室。我在家里的书桌上写《我的小山》。写累了,就出来沿着这条石径去办公室。在那儿的书桌上,我写关于糖的传  相似文献   

11.
正8月下旬,我参加了一次令我感触良多的省内名师培训活动,地点在美丽的北大校园内。当接到培训通知的那一刻,我听到了自己激动的心跳声。这种兴奋来自于对知识技能更新的渴望,来自于与全省名师同聚一堂的期待,来自于对北大的敬仰……8月20日,也是孩子的返校日,过完了暑假,孩子就是一名高三的学生了。临行前,儿子认真地对我说:"妈妈,咱俩一块儿返校,我可能考不上北大,但我会努力。从北大给我带点纪念品回来吧!"面对这个17岁的男子汉,我的眼眶湿润了,心中竟然涌起一种莫名的酸涩。对好多孩子来说,北大都是他们的梦想吧!  相似文献   

12.
我在美国学习的第一件事,是基本的讲和写;第二件事,是如何读文献;第三件事,是如何做一个自由的人。回过头来看,北大究竟欠缺了什么?北大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我想从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谈一下我个人的体会。 在北大学的课,不可谓不深不难。四年中的三年,都是在苦读中度过的。我念书的那几年,读书仍旧是校园里的头等大事,入校时本系的毕业分配竟然是按照成绩挑选。北大理科本科的课程,差不多已经是美国研究生的课程。北大物理  相似文献   

13.
蜗牛人生     
记得刚入北大时我什么都很差,普通话不好,英语更是一塌糊涂.尽管我经过3年的努力考到了北大——我落榜了两次,最后一次很意外地考进了北大,实际上我的英语水平很差,在农村既不会听也不会说,只会背语法和单词.分班时,50位同学分成3个班,因为我的英语考试分数不错,就被分到了A班,一个月后,我就被调到了C班,C班叫做"语音语调及  相似文献   

14.
大一的寒假,我终于第一次踏进了北大之门,我是为寻梦而来,但那一刻我的心里很平静。  相似文献   

15.
蜗牛人生     
记得刚入北大时我什么都很差,普通话不好,英语更是一塌糊涂.尽管我经过3年的努力考到了北大——我落榜了两次,最后一次很意外地考进了北大,实际上我的英语水平很差,在农村既不会听也不会说,只会背语法和单词.分班时,50位同学分成3个班,因为我的英语考试分数不错,就被分到了A班,一个月后,我就被调到了C班,C班叫做"语  相似文献   

16.
最长的村名     
记得刚入北大时我什么都很差,普通话不好,英语更是一塌糊涂。尽管我经过3年的努力考到了北大——我落榜了两次,最后一次很意外地考进了北大。实际上我的英语水平很差,在农村既不会听也不会说,只会背语法和单词。分班时,50个同学分成3个班,因为我的英语考试分数不错,就被分到了A班,一个月后,我就被调到了C班,C班叫做“语音语调及听力障碍班”。  相似文献   

17.
大学时在图书馆几次与叶嘉莹的著作相遇,仅仅只是翻一遍就放下了。那时想读的是理论,觉得她的讲演稿太简单了。时隔四年,就在前不久,看到中华书局版和北大版的叶嘉莹,突然问就喜欢起来了。特别是看了叶嘉莹的生平及其在北大版写的序言,读完后不禁对其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8.
张一璠 《高中生之友》2010,(6):24-24,25
一次.一位著名的小品演员到北大来给大学生们讲小品表演艺术。他的开场白是这样说的:“茅台酒是国酒.红塔山是国烟.北大是国校.”虽然庄严中多了几分调侃的感觉.但认为“北大是国校”也并不缺少依据。而在我看来北大是一篇散文。说它是散文,那是因为它既有如张中行先生所说的“散漫的一面”.又有那种“严正的一面”。我曾在北大进修一年.那一年里,我用探求的目光.自以为认真地、情趣盎然地阅读了这篇散文.这让我感到永远的幸运。  相似文献   

19.
全家总动员     
为了能写好“我的影响力”.杀入北大总决赛,于是,在最近这段时间里.家里人总能听见我念叨着这五个字——我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一次,一位著名的小品演员到北大来给大学生们讲小品表演艺术.他的开场白是这样说的:"茅台酒是国酒,红塔山是国烟,北大是国校."虽然庄严中多了几分调侃的感觉,但认为"北大是国校"也并不缺少依据.而在我看来北大是一篇散文.说它是散文,那是因为它既有如张中行先生所说的"散漫的一面",又有那种"严正的一面".我曾在北大进修一年,那一年里,我用探求的目光,自以为认真地、情趣盎然地阅读了这篇散文,这让我感到永远的幸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