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宴阳初(1890—1990),四川省巴中县人。1918年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后即赴法国投身于华工识字教育。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在中国致力于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实验,并从50年代起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推广平民教育。1943年,他和爱因斯坦、杜威等并列荣获“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十大伟人”的殊荣,他还被人们尊称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宴阳初无疑是20世纪中国教育家中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世界性人物,他第一个将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平民教育理论与乡村教育制度传播到国外,使之在国外的土地上落地生根。一、宴阳初为什么会选择平民教育宴阳初…  相似文献   

2.
说“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古文字字形、偏旁分析,辞例归纳和文化心理等多角度的综合研究,认为“阳”之本义是“向阳”,并对“山南水北曰阳”作了合乎科学的解释,对“阳”之词义引申系统进行了重新梳理。  相似文献   

3.
张耀 《班主任》2013,(6):42-43
“我相信你,振海!” “振海语文预习本没写,我看到他昨晚去了黑网吧。”语文课代表一脸严肃地说道。我叫来振海,问:“你昨晚干吗去了?怎么语文预习本没写?”“没干吗,就待在家里啊。”振海坦然地说,显然他已经做好了应对我的准备。“那为什么有人看到你去黑网吧了?”我态度强硬。“我没去那儿啊!”振海低着头,不停拨弄指甲,这些细微的肢体动作告诉我,他在撒谎。“我相信你,振海!你回去吧。”振海一愣,定睛看了看我,确定我说的是真的后,很快溜出了办公室。  相似文献   

4.
"阴""阳"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其本义,“阳”为山南水北之谓,“阴”为水南山北之谓也。这种解释表明古人注意到了我国地势的特点。“阴”和“阳”由其本义,各产生了较多的引中义,这些意义几乎都能对举。“阴”“阳”组合而成双音词:“阴阳”也有较多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课文《登泰山记》首句云:“泰山之阳,■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各种选本对“阴、阳”的解释都是:山的南面水(河流)的北面叫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叫阴。一般的字、词典和辞书甚至把山北水南、山南水北误当作“阴阳”的本义,至于为什么山南为阳、水南反为阴,山北为阴、水北反为阳,更未作详尽解释。”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术语。古人认为宇宙和万事万物中都包含着相对立的两个方面,即阴和阳。如自然界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又如人际伦理上君  相似文献   

6.
<正>初识慕振亮老师,是在他刚参加工作还是“小慕老师”的时候。一晃已十多年,他不仅自然地成了身边许多人年龄上的“慕哥”,更成了当地同行心目中专业上的“慕哥”。我因为比他年长近十岁,又一同从事同一区域内的小学数学专业的工作,所以,有机会见证了他作为一个小学数学教育人的追梦历程。  相似文献   

7.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些句子大家都耳熟能详,但对其中“阴”“阳”却总不能完整地加以解释,于是就看注释或从工具书中找答案:“阴”“阳”是一个相对概念。《辞海》中解释为:“阳”与“阴”相对。最初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以阴阳指自然界两种对立的物质势力,并以此来说明自然现象的变化……《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即是如此,还是有可能不甚理解,如果我们用地理知…  相似文献   

8.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秋冬才是应该进补的季节,但《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作“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意思是说要适应四时来养生,生长属阳,收藏属阴,所以,春夏养生长之气,即为养阳,秋冬养收藏之气,即为养阴。那么,春夏时节该补什么、怎么补?一般来说,夏天应该是阳气比较旺的时候,中医有一句晤叫“阳逢阳旺,阴逢阴盛”,很多人会问,那为什么这个时候还要养阳,不会“火上浇油”吗?事实上,到了夏天人体容易出汗,“阳加于阴谓之汗”,出汗离不开阴和阳,人之所以能出汗就是因为阳在后面,推动着阴从身体里出来,叫汗。  相似文献   

9.
白居易不仅是唐代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而且是一个卓有贡献的著名文学评论家。他热诚关心人民疾苦,直言敢谏,政治上提出“节用爱民、止狱措刑、轻税敛、但兵革”等一系列改革意见。思想上,反对苛捐赋税,揭露统治者荒建无度的生活,宣扬爱国主义,同情妇女并关心其命运。与其相关,在文学方面,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认为要使作品取得“惩劝善恶的社会效果,诗歌创作须著减去伪”,强调“风雅美刺”精神,强调内容与形式统一。他创作才借出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尤以讽喻诗为最,《上阳白发人》便是其…  相似文献   

10.
<正>【字的写法】【字的演变】“阳”是会意字。它的甲骨文像太阳升到了祭神的石桌上方;金文加“彡”表示阳光,变为“昜”,会意太阳升起,阳光普照,也有学者认为右边是一盏明灯,明灯升高,光明至极;隶变后楷书写作“陽”;汉字简化后,以“日”代繁体楷书的“易”,成为通用的简化字“阳”。  相似文献   

11.
“河山之阳”中的“河”,指的是韩城市城南的“沆水”,“山”指位于旧时夏阳县西北的“梁山”,“龙门”指位于“梁山”之阳,高门原南界的“龙门砦”。“梁山”“沆水”,“龙门砦”是旧夏阳县的管辖区域。  相似文献   

12.
“岁阳”考     
古代“岁阳”之名,《尔雅》与《史记》所载不同,二者其实是一回事,通过调整顺序、弄清通假,可以做到一一对应。“岁阳”之名由少数民族语言引入汉语,故译写中出现同音异写,造成混乱。  相似文献   

13.
历史时期西南地区政区名称中有较多“阴”“阳”地名。而“阳”地名数量上又较“阴”地名更多。“阳”为山南水北之谓,“阴”为山北水南之谓也。这是一种习惯性解释。这种解释体现古人注意到了我国地势的特点。但部分“阴”“阳”的地名,在地势上并不符合水南山北,山南水北的特点。我们在解释时就不能望文生义,生搬硬套。  相似文献   

14.
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在文学与文学批评方面,自有其理论建树,尤其是指导文学复古运动的文学批评理论,66卷本《空同集》是他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结晶。在仕途上光明磊落,刚直不阿,却是一个悲剧人物。五次入狱的铁窗生涯伴随他走完了忧愤坎坷的58年的人生历程。后世人,大体谙熟作为明代文学复古运动“前七子”领袖的李梦阳,而对他的仕途政绩、宦海沉浮的人生经历却知之甚少。薛正昌撰写的《李梦阳全传》(长春出版社19四年版,25,6万字)以文史结合的笔法,论述、刻画和再现了李梦阳一生的文学创作活动和仕途经历,情节曲折,读来感人至深,悲壮处催人泪下。  相似文献   

15.
源于中国傩文化艺术系列范畴中的贵州福泉阳戏,由于种种原因,直至近些年来才逐渐被外界知晓。福泉市的阳戏,前身叫“元皇宝坛”,共有18坛,如今仅  相似文献   

16.
修文阳明洞     
研究孔子、孟子必到山东,研究朱熹必到江西,研究阳明之学,不能不到贵州,不能不到修文,不能不到阳明洞。修文县是王阳明学说的诞生地,同时又是王阳明学说传播的始发地,所以,推崇阳明学说的人,都把修文誉为“王学圣地”。王阳明即王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是一位文化巨人。他生活的时代,整个思想界被朱熹的理学所统治,读书人一心只读圣贤书,追逐功名利禄,坐而论道,不务实际,还宣扬“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思想死气沉沉。王阳明学说打破了这种沉寂,他提倡独立思考,弘场人的个性,强调言行一致,主张净化人…  相似文献   

17.
邓建军,作为一线工人的代表,先后两次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接见。去年4月30月,胡锦涛在南京会见劳模代表时,专门向他请教有关技术问题:去年9月30日,他又和中外人士一起来到人民大会堂,出席55周年国庆招待会。今年35岁的邓建军,是江苏省常州市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线技术工人。16年来,他从一名普通的中专生成长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高级技师”、新世纪全国首批七个“能工巧匠”之  相似文献   

18.
对广东两阳地区的八个粤方言点实地调查,介绍“两阳”概念的内涵及两阳地区的方言分布,然后列举阳江(市区)话的声韵调,再从两阳方言内部差异出发,借助与周边粤方言(尤其是广州话、四邑话)的对比,初步揭示出两阳粤语的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19.
《诗经·小雅·采薇》第三章有“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的句子。注家都把“阳”解释为“十月”,这显然根据《尔雅·释天》:“十月为阳”,但依此释来,就与诗的原意发生了矛盾。先看首章开头:“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薇,即野豌豆,可食。作,刚长出地面。这两句是兴。孔颖达《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即是说,兴,谓触景生情,因事寄兴。所以诗歌紧接着抒情:“曰归曰归,岁亦暮止。”朱熹解释说:“此遣戍役之诗。以其出戍之时采薇以食,而念归期之远也,故为其自言。”(《诗集传》)见薇而采,见薇作而想起采薇的时候已是岁暮,十分自然。野豌豆是越冬作物,头年九、十月开始生长,来年四月成熟。周历建子(以夏历十一月为岁首),这里的岁暮正相当于现在的农历十月。  相似文献   

20.
“江苏怪人”,这是人们赠给民国时期上海县(隶属江苏省)社会教育家张翼先生的雅号。当年曾有人为其作诗画像称:“此翁真古怪,饥寒都不怕。力行新生活,节约示模楷。热心为地方,冷面见官衙。混混浊世中,突兀遂称怪。”他为人宽厚,生活俭朴,乡亲们称颂其“东西南北一双脚,春夏秋冬两件衣”。他不畏权势,耿直敢言,在创办社会教育事业中,功绩卓著,享誉上海及当时的江苏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