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历史教科书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中这样讲秦朝的疆域 :“东到东海 ,西到陇西 ,北至长城一带 ,南到南海。”同时 ,课本所配《秦朝疆域图》两处提及南海地名 :一是秦朝设立的南海郡 ;一是中国南部海域南海。那么课文中涉及疆域的南海是何指呢 ?查《辞海·历史地理分册》[南海 ]条 :“秦置南海郡 ,海疆实临南海 ;西汉后东海方位既别有定域 ,南海名称才用以专指今南海。”由此可知 ,教材中提及的秦南端疆域之南海当为南海郡。加之 ,远古时代人们没有“海权”概念 ,很少把海域纳入自己的版图范围 ,因而教材中的“南海”当为“南海郡”无疑。…  相似文献   

2.
【时空框架】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历经秦、西汉、王莽新、东汉四个朝代。 秦代直接统治的区域面积达300余万平方公里。其边界“东到海……西至临洮、关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秦始皇本纪》)。即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相似文献   

3.
《屈原列传》中有“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一句,教材注“商于”曰:“秦地名,现在河南省内乡县一带。”“商于”似指一处地方,实则不然,“商于”指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和于(於)(今河南内乡县)两邑。查陈子展《楚辞直解》可知:“商、於(即‘于’)  相似文献   

4.
历史地图是中学历史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可给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提供其产生、存在的地点、空间联系以及地理环境的准确形象概念.在备考复习中使用地图,除帮助我们形成准确的空间概念外,还可在以下方面加以利用.1.利用地图复习历史基础知识.一幅历史地图,往往反映了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在复习过程中,利用地图复述教材内容,既可自我检查掌握基础知识的熟练程度,又可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如利用《秦的统一》图,可复习秦朝的民族关系(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徒民实边;筑万里长城,巩固边防;南攻越族,凿灵渠,统一珠江流域,设桂林、南海、象郡,移民50万与越族杂居,传去铁器耕作等先进生产技术)、秦朝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到象郡)、秦长城起止点(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灵渠(勾通湘水和漓水,连接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等知识,得出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结论.利用《第二次大战时的欧洲和非洲》图,可复习二战的开始(德国突袭波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河阳之北”教材(初中第三册)将“河阳”释为“黄河北岸”,并解释说:“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若如此,则“河阳之北”意为“黄河北岸的北面”,似为不妥。查《辞源》,注为县名,春秋属晋地,故址在今河南孟县。为印证之,检出唐人杜甫《石壕吏》中诗句: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教材(初中第四册)及山东大学的《杜甫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均语译为“赶快到河阳去服役”,武汉大学《新选唐诗三百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将“河阳”注为“其地在黄河北岸,今在河南孟县”。由此看来,“河阳”为地名无  相似文献   

6.
课本中存在着几个严重的知识性错误 ,但很少为我们同行和学生们所注意。比如 :《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主要企业分布示意图》(第 3 2页 )中的〔南海继昌隆缫丝厂〕的地址就说错了。它不是在汕头而是在当时的广州。课本第 3 5页的《早期著名中国资本主义企业简表》中也提到陈启源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这里的南海在明清时属广州府。《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臧励龠禾等编 ,商务印书馆 193 1年出版 )第 5 91页南海条云 :“秦置番禺县。隋改南海县。明清时与番禺并为广州府治。广东省也治此。民国初移南海治佛山。”可见 ,当时的南海在广州 ,今…  相似文献   

7.
课本第 16页《俄国侵吞我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形象、直观地反映了沙俄通过军事威胁、外交讹诈、偷移界碑等多种卑鄙无耻手段蚕食鲸吞我国北方领土的情况。但细究此图 ,我认为有两处明显失误 :一、“爱珲”并非当时地名 ,“爱珲”系“瑷珲”之误。主要理由有三 :(一 )《中学历史词典》第 198页注 :“《瑷珲条约》全称《中俄瑷珲条约》 ,185 8年 (咸丰八年》5月 2 8日……在瑷珲 (今黑龙江爱辉县 )签订。”《中国近代史词典》第 110页注 :“……《中俄瑷珲条约》……瑷珲 (今爱辉县、爱辉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中国近代史》第 78页《沙…  相似文献   

8.
2002年高考,一考生在作文《面对大海》中引用清人张潮《幽梦影》中的话说:“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王(?)老师在评点这篇作文时说:“指出一处笔误:‘子猷’当为‘子瞻’。”(见《语文学习》2002第9期)笔者认为,考生作文中的“子猷”无误。首先,张潮《幽梦  相似文献   

9.
林福秦 《历史学习》2006,(10):43-43
在现行教材人教版的《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中,经常出现“东洋”、“西洋”、“南洋”和“北洋”这样一些历史地理概念,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对它们的含义及所指范围不甚清楚。本文对此加以简释,帮助学生理解。东洋:(1)元、明以今南海东部(约自东经110°以东)及其附近诸岛(今加里曼丹岛及菲律宾群岛等)为东洋。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统编中等师范学校《语文基础知识》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1月第11次印刷)有几处疑窦,现提出浅见,与教育界同仁共同商讨。教材第28页说明副词的类型第(八)表处所的有“到处、处处、满处、满地”等,其例句是:“到处是鲜花的海洋。”“满地是纸片。”  相似文献   

11.
人教社2003年版《中国古代史》第26页有一幅《秦朝疆域》地图。地图中标有“陇西郡”,注释为“郡治在今甘肃临洮”;地图中又标有作为秦长城西起点的“临洮”,注释中却没有说明(见上图)。那么,作为陇西郡治的今临洮,与作为秦长城西起点的临洮,是不是同一  相似文献   

12.
春秋初期的古申伯国,史志上多有争议,主要是南阳说和信阳说两家。诸多现行工具书和高等院校史学专业部分教材,在谈到古申伯国时多以南阳说为是。《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臧励和等编著,一九三三年再版本)“申”字条释文是:“申,周国名,姜姓,伯夷之后,春秋时灭于楚。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县北二十里。”《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本)“申”字条的释文则是:“申,古国名,姜姓。传为伯夷之后,居今陕西、山西间。周宣王时一部分被东迁,分封于谢(今河南南阳),建立申国,春秋初年为楚文王所灭。”《中国古代史教学地图集》所附:“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中央电大通用教材,北大编)“申”字条目的后面对照是:“申(国,西周,春秋),今河南南阳市”。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一册第一编第四章第二节“王室衰微与大国争霸”写到“楚灭申”时,括号内的标注是:河南南阳县。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今年从事初级中学一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第一次使用1987年新版《中国历史》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新教材第二册中国近代史中的“黄花岗起义”一目年代不明,现将新旧教材有关部分摘要如下。在1981年旧版《中国历史》第三册中,有关“黄花岗起义”的年代是这样叙述的:  相似文献   

14.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 999年第 5期载吴志荣文《是“爱珲”还是“瑷珲” ?》 ,以为当年签订《浕尙珲条约》的地名应是“瑷珲” ,人教版历史课本中的“爱珲”既不是当时的名称 ,也不是现在的名称。“爱”为“瑷”之误。我认为课本上的没有错 ,写成“瑷珲”也是正确的 ,理由有五 :一 ,从《辞海》(1 989修订版 )第 1 686页可见爱珲有两城 :其一在今黑龙江黑河市南 70里爱辉乡 ;其二在黑龙江东岸 ,西南隔江去黑龙江城 1 2里 ,清代通称旧爱珲。 1 85 8年 (咸丰八年 )沙俄强迫清政府订立不平等《瑷珲条约》后 ,因此城在江东六十四屯界内 ,仍归中…  相似文献   

15.
孙寅生 《历史学习》2005,(12):23-23
在笔者接触到的中国近代史专著和高校、中学中国近代史教材中,对清末成立的“皇族内阁”中的皇族所占人数说法不一,有5人说和7人说。如中华书局版(第四版)李侃等著的高校教材《中国近代史》:“1911年5月,载沣颁布新内阁官制,撤军机处、旧内阁和会议政务处,由内阁总理、协理大臣和各部大臣充任国务大臣,总揽政务,组成所谓‘责任内阁’。国务大臣共13人……(皇族)占了5人。这届内阁于是被称为‘皇族内阁’或‘亲贵内阁’。”人教版高中统一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对“皇族内阁”(阅读课)形成表述如下:“1911年,清政府在立宪派一再要求下…  相似文献   

16.
关于宋玉《招魂》中“庐江”一词的诠释,历来众说纷纭,未有确解。我们根据历史地理学中“地名原始”、“地名迁徙”、“地名沿革”的考据原则,考证了古庐子国在先秦时期的变迁及其与庐江水的关系,追溯了汉代庐江水的“地名原始”,认为《招魂》所记的“庐江”当为河流名。位置在长江以北。在战国时以舒城为中心的区域内,即今江淮平原西部安徽省六安市、庐江市与桐城市中间一带,很可能就是如今流入巢湖的杭埠河。  相似文献   

17.
中学教材《中国历史》第二册在提到《中法黄埔条约》时说;“同年(1844),法国侵略者也强迫清政府在广州附近的黄埔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除取得英美两国在条约中规定的侵略权益外,又增加了在五处通商口岸传教的权力”(1987年第2版第103页)。新编高级中学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相似文献   

18.
刘慎吉 《山东教育》2002,(35):28-28
人教版四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三册,对唐人王维《使至塞上》诗中“属国”注解为“附属国,这里指吐蕃的军队”; “征蓬”注解为“飘飞的蓬草。这里指唐朝出征的军队”。笔者认为这两处注解欠妥。 据《史记》中《霍去病列传》记载,元狩二年匈奴浑邪王率十万匈奴投降了汉朝。汉武帝把投降的人分散到了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的边境上,仍各以其民俗习惯生活,为汉朝廷的属国。《汉书·百官志》记载:  相似文献   

19.
“处暑”的“处”应该读什么声调问:某教材注明处暑的“处”读去声(第四声),有的老师认为应该读上声(第三声)。请问:处暑的“处”到底应该读去声还是上声?答:处暑的“处”应该读上声(第三声)。“处”读上声(第三声)是动词,如:处置、处分、处理等;读去声(第四声)是名词,如:处所、长处、办事处等。处暑在立秋后15日,阳历8月23或24日。这时酷暑已过,气温逐渐下降。《辞海》在“处暑”词条中引用古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处暑”的解释说:“言渎暑将退伏而潜处也。”意思是:酷暑将过而渐渐消退。由此可见“处暑”之“处”有“停止”或“隐退…  相似文献   

20.
播音员 :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可是在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中竟出人意外地存在着数百处的错误 ,这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套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在这本 1997年12月出版的《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第 6 3页中 ,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将英国舰队前往萨凡纳的时间错标为 7781年 ,比正确的时间 1781年整整相差了 6 0 0 0年。类似这样的错误在课本中还有多处 ,不仅如此 ,书中还存在许多概念上的错误。如把宪法中规定的“公民权利”写成是“人民权利”等等。《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在今年 6、7两个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