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湘 《湖南教育》2005,(10):22-22
“题”是人的额头“,目”是人的眼睛。额头和眼睛是最具特色,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叙事作品的题目,当然是最引人注目的内容,因此,大部分标题都是标示题旨的。我以为,最巧妙、最耐人寻味的是鲁迅的著名小说《药》的标题。小说中,愚昧的群众把革命者的鲜血作为医治痨病的药!资产阶级脱离群众的革命,不是疗救中国社会的良药。要医治群众的病苦,要疗效中国社会,必须启发群众觉悟,必须动员群众起来革命。这,才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一剂良药。标题标示的作用是标示题旨,文本题目标示题旨的形式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文题直接揭示题旨。如杜鹏程的《保…  相似文献   

2.
一些同学学习课文,不习惯研究课文的标题,其实,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深入研究文章的标题,对学好课文是大有裨益的。戏剧表演中有“一目传神”之说,作者常借标题这一“目”,以传文章之“神”的。这里侧重从提高读写能力方面谈谈抠题目,学课文。抠标题,辨文本很多文章的标题常以标志性的词语标示文体。如《游褒神山记》、《小石潭记》(着重号引  相似文献   

3.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布莱克如是说。诚然,一个眼神或褒扬,或鄙夷,或忧郁,或欢乐……都蕴含其中,在凝眸的那一刹那了解其中意味。眼神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不仅现实生活中,就是艺术作品中,都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眼神来刻画典型的人物形象。曾记得在《中国近现史》课本上有这样一幅画:描绘的是一群饥民乞食的惨状。一幅黑白图片,没有鲜艳的色彩,粗线条的勾勒,一双双哀乞的眼睛,一个个凄苦的眼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它反映了解放战争时人们的悲惨处境。每当我想起那眼神,我都会禁不住要问,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标题也叫题目。“题”是前额,“目”是眼睛。是文章最显眼的地方。俗话说,看文先看题,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既可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引起阅读兴趣,又可突出文章主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拟题训练,同样是作文练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文章的标题也是一样,也有共同的要求,那就是准确、鲜明、简洁、生动。但孩子们拟的作文题却往往“生动”不起来,其原因就是固守陈规、不能破常求异。写人则是“我的老师”,写事则是“记一件有意义的事”,写景则是“美丽的校园”……这样的题目让人感到像狼外婆的故事一样老而又老,虽没错误却毫无新意,不能引起人的阅读兴趣。那么,怎样辅导孩子给文章拟个新颖的标题呢?我想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文学趣味  相似文献   

5.
英国作家约翰.布莱恩的小说《坡顶上的房间》与《灰姑娘的故事》之间存在着互文关系。《灰姑娘的故事》对于解读《坡顶上的房间》发挥了“隐文效果”,而后者也充分利用前者对其意义进行重构,成为其意义生产之源;同时互文为解读文本提供了一个“跨史”的角度。  相似文献   

6.
在学生时代,我时常憧憬着自己能站在神圣的讲台上,目视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那里闪动着崇拜的眼神,那时我就决定要做一名教师。1999年,我如愿以偿,终于站在了讲台上!可是,我面对的只有8双眼睛,因为我工作在离家十几公里以外的乡村小学,与我设想的简直是天壤之别。尽管有些不适应,可毕竟这就是工作,是我人生的第一批学生,于是很快我们便熟悉了。  相似文献   

7.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就像美目那样传神,能激发读者阅读的欲望。那么,在写作时如何巧拟题目,一“名”惊人呢?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借“名”法 1.巧借人名:《我们班的“施瓦辛格”》《当代保尔——张海迪》。 2.巧借事名:《当心“鸿门宴”》。 3.借用歌名:《在希望的田野上》、《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相似文献   

8.
我以为,困扰着《故事新编》研究的一个根本性的困难,就是我们一直未能找到一种与作品文本相契合的解说方式。已有的研究,一直是摇摆、徘徊于“历史文本”和“写实性文本”的解读方式之间,在我看来,这两种解读方式都有“盲人摸象”之失。我以为,构成《故事新编》最独特的审美方式就是想象力。所以,我们只有以与文本相契合的想象性的方式来解读它,才可能发现出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艺术价值。 一旦我们用想象性的方式去解读《故事新编》时,也许就能发现许多相当有意思的现象:(一)《故事新编》的想象方式与《庄子》和上古神话极其神似,我把这种内在的关系称为“返祖现象”。这是基于我对中国小说发生学的一个基本认识,我以为,虽然小说在最初的发生学形态是处于一种自在状态,它对经、史、文集中的文体有过千丝万缕的依附’渗透和交叉,但是,就与小说文体发生最接近的渊源看,小说与子书,小说与神话,小说与史书的关系最为接近。我以为,前二者,对小说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在于想象力方面。后者,则主要体现在叙事方式上。想象力对小说思维方式深刻的影响,在子书中最值得注  相似文献   

9.
看到郑智化的《星星点灯》,我们就会想:标题都这么美,那歌词也一定很美。《我的未来不是梦》,生活的强者看到这个标题,定会深表赞同,就是那些处在迷惘之中的人,看到这个标题,心情也会为之一振。常言道:“看书看名,看报看题”,“题好一半文”。文章的题目就像人的眼睛那样引人注目,有一双美丽动人的眼睛,会为青年男女平添几份潇洒;有一个恰当形象的标题,文章就犹如画龙点睛,熠熠生辉。所以,在写作中,除了对文章的立意谋篇要苦心经营外,对文章的标题也要刻意求工,细心琢磨。《红楼梦》这部中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最早的  相似文献   

10.
面对人生的天平──新年杂谈过冬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脑海里朦胧映现出自学者那一双双充满求知和期待的黑眼睛。尤其是在我们共同面对那意味深长的钟声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要向自己,向那低缓流过的钟声作些表白。说些什么呢?时下流行“玩”,什么“玩文学”、“玩股票”...  相似文献   

11.
眼神如水,清澈而活泼,欢乐却忧伤,温柔而坚强,简单却情深……眼神如水,如水般悄无声息地溶于你的生命;眼神如水,如水般流露出你的情感……眼神如水,灵性闪动。这就是生命,永恒的生命! “眼神如水”,题目颇佳,以眼之“神”关合“灵动”,并且把它与“水”作了巧妙的联系,构思上是成功的。但“眼神”又极其难写。作为心灵的窗户,眼睛与精神的联系极其微妙,极其复杂。作者从人生  相似文献   

12.
山乡魂     
毕业典礼后,那棵老榆树下。 她神采飞扬:“爸已通过‘曲线’,把我们俩都安排在城里,而且都不用去站讲台了。” 他紧蹙双眉:“原谅我,我忘不了故乡那一双双闪动着求知欲望的眼睛。” B 站台上,汽笛长鸣,她深情地把他的手攥得紧紧的,泪水抑制不住地淌下,“你不真心爱我?” “爱得真心真意,爱得千真万确,爱得难舍难分。”他发誓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考试作文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 ,都要求考生自拟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展示其“心灵”的窗口。俗话说 :“题好一半文。”因此 ,作文教学中强化拟题的训练尤为重要。一、坚持三原则1.坚持“明确”的原则学生作文的题目除了表情达意 ,还要准确明了 ,不可晦涩难懂 ,也不可含混不清 ,尤其是议论文 ,题目以点明观点为宜。如 1997年高考作文 ,《付出什么 ,收获什么》《社会需要什么》等题目 ,语意含混 ,指代不明。考试作文有材料或话题限制 ,内容是比较具体的 ,题目中的“什么”到底是什么 ,令评卷老师费解。若改为《付出真…  相似文献   

14.
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标题往往能“画龙点睛”,体现出主题的神韵和风采,能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如《我最熟悉的一个人》,对这样的标题,即使文章的内容很生动,读者恐怕也会“望题生厌”,要是改  相似文献   

15.
我这人哪,天生就是个幸运儿,什么喜事、好事都往我身上来。其实,我也没什么“秘密武器”,只是我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我爱笑!在恬静的生活小河上,笑,激起一串串五彩的浪花,使生活更加充满情趣。记得上学期,我刚转学来这里,当张老师要我做自我介绍时,我慌了手脚,面对着那一双双陌生而又严肃的眼睛,我支吾道:“大家好,我……我叫……邱丹燕,以后……大家都是同学,请多……多关照。”说完,送上了我最真诚的微笑。一下子,班里沉静、严肃的气氛被我打破了,那一双双眼睛变得那般亲切、熟悉。大家一边热烈拍手,一边给我回了一个个最真诚的微笑。这…  相似文献   

16.
朱忠骁 《甘肃教育》2013,(19):75-75
一、开门见山。从文章的题目中质疑提问题者“额头”也;目者“眼睛”也。文章的题目好比是文章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视全文的主要内容。学生阅读时,可以针对题目提出一些问题。如学习《伤仲永》一文,学生主动质疑:文章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因何而伤?”伤之余告诉我们什么?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学生就会自然深刻地理解了故事内容及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7.
有些学生作文,不善审题。有的下笔千言,扣住题目的话却很少。有的重点不明,喧宾夺主。因此,要培养他们审题的能力,让他们看到一个题目,能够理解它的意旨,确定它的内容、重点和范围。我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经常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强讲读课的解题,一是加强写作课的审题指导。文章标题与文章内容是紧密联系着的。好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能够准确地揭示文章主要的思想内容。我在解题的时候,注意说明题目的意义和重点。象解释《“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这个题目我就先逐一解释了“丧家的”、“资本家”、“乏”这几个词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题目是作者给予读者的最初信息,它往往引导着读者的阅读方向。所以认真探讨题目的深刻意蕴对理解文章主题、情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册第一单元有四篇小说,这里我仅就其标题谈一点自己的感受。标题谈一点自己的感受。先说《祝福》。《祝福》这篇小说是以故事发生的时间为背景在命题,它主要塑造了一个处于社会最低层,被践踏、被侮辱、被损害的农村劳动妇女祥林嫂的形象,以此提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及封建反动势力罪恶的真面目。作者不以《祥林嫂》命题,却以《祝福》为题,有着很巧妙的创作构思:“祝福”是旧社会的一种民俗…  相似文献   

19.
多少年来,我就怀疑作为文学艺术手段之一的小说是不是真的必然有宣传教育功能。因为我听宣传、吃教育的时候一般非常严肃认真,只有在非常轻松、非常放松、非常闲散的时候,我才选择读小说,我把读小说当作享受。前几天就奢侈了一把,享受了本张春旭的小说《归宿》。说读《归宿》是享受,主要因为这本书你不仅只能认定它是小说,而且与那些惊悚小说、侦探小说、传记小说相比,它就是一个故事,一个还不太会很专业地讲故事的人,给你讲了一个有很强的“可读性”的故事。说“还不太会很专业地讲故事”,是因为故事没有更多的悬疑、包袱、伏笔,真就是“娓娓道来”,甚至小说前面都没有给出那32个章节也好层次也好的目录。不过没有目录丝毫不妨碍我们与作者相知。读它的时候就是跟着作者回味这个故事里的那段过程。可别小看这个“可读性”,我以为,享受小说就是没有一点功利性负担地得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不必非让人振奋,不必非让人激昂,不必非让人沉重、愤懑,甚至不必非让人感伤或惆怅。你想,要是一个故事没了这些功能效果,还要让人肯读下去,愿意读下去,容易么!为人享受的小说,如果有很强的“可读性”,应当说就是不错的作品。那《归宿》的什么让人“可读”?就是那个故事,是那个故事里的那...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又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由此看来,题目对于文章,犹如眼睛之于人,是至关重要的。一篇文章“眼睛”(题目)不好,那是很难反映出其心灵(思想)的。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者李叔德同志,在谈到他的获奖小说《赔你一只金凤凰》时,曾这样说过:“好的题目,就如冠顶明珠,能使通篇文章生辉;差的题目,就象顶破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