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是什么?禅是什么?两种不同的文化之所以能融入结合在一起,主要是茶中品禅,借茶明禅机,品茶只是参禅的借机,参禅只是方法。佛教禅宗典籍中,借茶明禅机,借茶言禅机的公案数量颇多,在这些茶禅公案中,字字禅意,句句机锋,充分体现了茶和禅都是当今社会极为普遍的一种现象。茶禅不同的文化,其关系为非一非异。"喝茶"是生活中的必需,犹如品人生一般,而"修禅"则是精神层面需求,通过参禅体悟人生、净化自心,启迪智慧。  相似文献   

2.
与茶交往     
与茶交流人生,是紫砂壶内的思考; 与茶凝望生命,是白瓷杯中的感悟; 与茶共品生活,是碧波潭里的享受; 与茶畅谈成败,是缕缕茶雾的释然. 撮香叶,一泓开水,袅袅婷婷的烟雾伴着茶香,从杯中溢出,又漫开来.就这样,我爱上了这充满灵气的尤物,与它携手,与它交往,与它一起诠释世间哲理.  相似文献   

3.
端起手中茶     
酒是用来喝的.茶是适宜品的。最讲究的要数《红楼梦》中妙玉品茶:收梅花上的雪,用花瓮装了,地下埋藏五年.夏天启开煮沸烧茶.斟于绿玉斗中.轻尝慢品。可如今生活节奏太快.有谁能气定神闲地一坐半晌儿.让感觉在茶里回味悠长?  相似文献   

4.
以“达意”和“传情”为原则,探讨闽茶文化英译的美学意蕴.提出根据茶名不同的命名方式及所处的语境,茶名英译可以采用音译、直译、音译加直译等几种方式,以达到既忠实于原文,又不失简洁质朴美的目的;而在茶俗荼艺翻译过程中,色香味形之美是品饮审美过程中外在物质美的集中表现,译者需运用形象思维将其艺术形象再现于译文;同时在茶诗词翻译中,译者对原文之美的再现要尽量保留本土韵味,重现原诗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代发展的今天,茶在中式宴席中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地位,作者希望能通过对于不同时期茶的品饮方式的梳理,展开对于各个历史朝代茶在宴席上地位的论述,进而为行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品茶     
茶是夏日里最好的饮料,品一口好茶能让人忘却烦恼与疲惫,顿时之间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所以我们一家人都爱品茶。说起品茶,爷爷可是行家,如果向他请教与茶有关的东西,例如怎么辨茶、问茶、敬茶,  相似文献   

7.
品茶     
友人赠予父亲一盒“竹叶青”,说是茶之上品,常饮好处多多。临走时,还留下一句感慨:居桃园,品奇(?),神仙也。我倒时常喝茶,但也不曾有过如此妙感。因为我居的是楼房,品的是众茶。于是便想尝一尝,不做神仙,做个半仙也行啊!  相似文献   

8.
茶的故事     
涂皘 《少年科学》2007,(9):22-27
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可见我们中国人与茶的不解之缘。今天,让我们一同品啜香茗,听听茶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9.
清茶润心     
在《于丹趣品人生》里,于丹讲到茶时说:“手边总可以有一盏茶,除了解渴,还可以养生。有茶的Et子就是一段好时光。”  相似文献   

10.
茶,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上等好茶,色润、味纯,其质绵长久远。用茶,且是上等好茶来形容特级教师李伟忠老师的课最是恰如其分的了。每次听李老师的语文课,好似品一盏香茗,唇齿留香,意犹未尽。在李老师的课上,  相似文献   

11.
闲暇泡茶枯坐,感觉“惟有文字五千年,两腋习习清风生”的品茗意境是一乐事。在好茶的我的眼里,一节好的语文课恰如品茗一壶好茶,能让听课的老师在“品其味,闻其香,回其韵”中,陶醉于语文学科特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品茶时光     
高谈阔论,是朋友间的分享:嘘寒问暖,是亲人间的关心;品一杯小茶,则是我独自沉淀的幸福。傍晚十分,夕阳余辉映人书房,独沏一小杯茶,清香沁入口中,心中便是满满的平静,满满的安适。回想着发生过的一切,以茶的心静,再次回味。  相似文献   

13.
书香如茶     
书和茶一样,是要静下心来品的。在告别了车水马龙的喧嚣之后,找一个静谧的空间,掬一壶香茶,在缭绕清馨中,捧一本好书,独自蹀躞在旖旎的意境中。不必刻画自己的形象,调配自己的感情,大可放纵自己的泪水与笑靥,品书之韵味。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人文性是语文的灵魂,那么语言就是它外在的肉体。语言就像一杯杯龙井茶,耐人寻味,而要领略个中滋味,就要靠品,“语文味儿”是品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坐在游船上欣赏沧山洱海的旖旎风光,品着那令人回味无穷的白族“三道茶”.的确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三道茶”是云南大理白族招待嘉宾的一种独特的饮茶方式:第一道茶为“苦茶”,又称“烤茶”或“百斗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业,先要吃苦。第二道茶为“甜茶”,寓意“苦尽甘来”。放有乳扇、生姜、蜂蜜、核桃、桂皮等配料。第三道茶称之为“回味茶”。  相似文献   

16.
我不谙茶道,只听善品茶的朋友讲过"一尝、二饮、三品"的喝茶口诀和"头遍水,二遍茶,三遍四遍是精华"的茶道。原来,喝茶不同于喝  相似文献   

17.
人生如茶     
小时候,总看见爷爷捧着一壶茶,躺在摇椅上,一边品茶,一边看窗外的风景,任凭阳光洒落在他的身上…… 茶真的很好喝吗?于是我偷偷地喝了一口,结果又苦又涩.看着剩下的大半杯茶,我只好将它倒掉. 所以我问爷爷:"你为什么爱喝茶呀?"爷爷一听到茶,便来了精神,慢慢说道:"一般人喝茶,只是用嘴去感受,并没有用心去体会.好茶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来品的,喝第一口时,只觉得它的苦,但慢慢地,它的苦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它那份特有的清香."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7,(80):179-180
我们不得不说,茶如人生,散发出淡淡的芳香,略带酸涩却有着浓浓的回味的余地.一炉香,一杯茶,人生难得有半日偷闲.品之,饮之,茶汤令人荡气回肠,久久不能释怀.品茶的道理如此,看戏的情形亦然.看戏时的心境该是如何呢?借用宋代无门禅师的诗句便知——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相似文献   

19.
茶喻     
正皓月当空,月光穿过小树林点点斑斑洒落在草地上,明净的茶桌上,透明的月色飘忽不定,闪闪烁烁,乳白色的骨瓷功夫茶杯丁丁当当在手上转动作响,地面上小炭炉上的锅仔咕嘟咕嘟冒着一股白烟,约三五友坐在一起,喝茶聊天,这是人生一大快事。我突然想起茶道中"好茶、佳具、雅景"三要点,以茶论道,茶事与文化完美结合,茶中有道,以茶行道,茶道如月,人心如江,江月相映。品茶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愉悦,"三口为品",通过对茶汤的"甘、香、  相似文献   

20.
偶读《中国青年》所载《茶是木中大丈夫》一文,掩卷闭目,有所思悟。中国茶道源远流长,有容乃大,缘于文化背景不同,形成四大流派: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贵;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旨在参禅悟道;世俗茶道生发于“茶之味”,旨在享乐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