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象学之路:谈两种技术哲学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工程学的和人文主义的技术哲学都各有独到见解:前者关心技术之”是”,而忽略技术对人类生活的终极关怀;后者关心人的历史境遇,强调人类的自由和解放,对技术整体进行解释学的描述。然而二者本身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因其本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缺陷导致技术哲学面临困境。面对人类纷繁的经验生活,笔者不绌简陋,企图开辟一种新的境遇,使技术之思既向技术本身敞开,也对人与社会敞开,实现工程学的和人文主义的技术哲学从对抗走向融通。  相似文献   

2.
保持技术哲学研究的生命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了技禾哲学研究的意义,强调技术哲学的工作要有学科特色、重视基础研究和现实价值。讨论了工程技术哲学与人文技术哲学的关系,提出了二者要有沟通、对话和争鸣共处,建议在技术哲学研究中要立足国内实际,特别是要了解国外的动态。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正面临技术的困扰,反思技术非常紧迫。海德格尔在解释学现象学的视域内对技术现象进行了深刻思考,重新界定了技术的本质。他认为,技术是一种显现和解蔽事物的方式;现代技术的本质是座架,它束缚着人和事物,同时它也是存在的天道的显露;现代技术的思想根源是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克服现代技术统治的道路是思和诗(艺术)。  相似文献   

4.
现今的哲学界关于技术哲学与工程哲学之间的关系一般持有"三元论"的观点。分立论—认为技术哲学与工程哲学分别是独立自主的不同学科;交叉论—主张技术哲学和工程哲学研究的范围虽然不同,可是它们相互交融存在联系,科学技术的发明的产物必定会运用在工程中,工程活动中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也必然会引发新技术的产生或者已有技术的改进;等同论—认为技术哲学与工程哲学是几乎等同的哲学定义,不需要分别给它们做严格的定义。文章的观点是技术哲学和工程哲学两者之间存在相互的联系和相互关注,不可以将它们分开单独研究,只有加深技术哲学与工程哲学之间的联系,才能促进两方面的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技术哲学研究走向成熟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这一学科本身研究范式上的缺陷,由此引发了当代西方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不仅是研究方法的转向,更重要的是研究对象的转向,即将工程正式纳入哲学研究的范畴,进而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工程哲学.  相似文献   

6.
《哲学与技术:论历史与批判及资产阶级“技术哲学”的前提与功能》一书是原东德著名学者沃尔尕斯特与班瑟合著的一本技术哲学著作,此书因其独特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而相当具有代表性,至今仍得到技术哲学界的高度评价。文章试图打破著作原有的结构以问题为纲对其进行简要的梳理和分析,以期展示一个认识与对待现当代西方技术哲学的“新”视角,引发国内学者对西方技术哲学地深入认识和反思。  相似文献   

7.
技术哲学正处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从研究对象、研究队伍、学科性质以及研究实践上看,技术哲学学科具有参照科学哲学学科发展的可能性,其进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技术哲学研究的技术史转向,加强技术哲学史的研究,建设开放性的技术哲学学科。同时,技术哲学还可从科学哲学学科发展中的一些困惑问题得到有益于自身建设的启示,如建设哲学学科与非哲学学科的选择问题,哲学家与科学家的沟通和联盟问题,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可能合流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实用主义与技术哲学国际会议的议题与内容进行了梳理,主要阐述了国外实用主义技术哲学研究的动态和趋势,并就拉里·希克曼(Larry Hckman)、安德鲁·费恩伯格(Andrew Feenberg)、唐·伊德(Don Ihde)及村田纯一(Junichi Murata)对约翰·杜威(John Dewey)的技术哲学思想的不同解析加以述评.  相似文献   

9.
技术哲学研究的定位及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技术哲学研究要融入哲学主流和切近社会现实 ,必须定位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在这样的定位下 ,技术创新哲学研究又成为了整个技术哲学研究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10.
技术哲学诞生的历史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权的建立 ,反过来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又促进了技术的发展 ,导致了第一次科技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 ,这是当时人们考察技术的特定政治、经济背景。人们对技术的认识经历了由漠视到正视 ,最后进行哲学反思的发展过程 ,这是技术哲学兴起的哲学、思想背景。技术教育的发展 ,以及随着这种发展 ,学者们对技术所进行的工艺学考察和历史研究是技术哲学兴起的教育、学术背景。  相似文献   

11.
黄晓磊 《科教文汇》2013,(22):29-29,31
建构主义对我国的教育教学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现在已经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试图对建构主义的思想进行总结,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一分为二地看待建构主义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建构主义对我国的教育教学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现在已经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试图对建构主义的思想进行总结,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一分为二地看待建构主义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霍顿信息管理思想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九常 《情报科学》2006,24(8):1137-1140,1168
霍顿的信息管理思想可以用4句话来概括:闭合而开放的信息生命周期观;广义的信息资源和信息资源管理观;集成的信息管理观;“会通”的信息管理观。尽管霍顿的信息管理思想独到而有价值,但仍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  相似文献   

14.
国外信息技术接受模型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国外信息技术接受模型TAM、TAM2、UTAUT和TAM3进行了系统分析,对模型提出的工作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结论、研究不足以及测量方法等方面作了比较研究.通过对比发现,各模型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局限,后续的扩展模型尽管对前人的成果进行了改进与完善,但仍然存在着测量方法问题、忽视动态过程变化、研究对象单一等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王硕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1):80-81,85
国际上对于发达国家技术转移动机的研究相对较少,很多对于技术转移动机的阐述都是在研究技术转移的模式、过程和影响的文章中用较少的篇幅进行说明,却没有很深入的实证分析研究。然而,研究发达国家对中国转让技术动机重要性是很明显的,深入了解转移的动机,我们则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得更多的外商向中国转移技术,更有针对性的引进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7.
陈光  陈凯华  龚旭  苑怡  方新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12):1427-1433
同行评议是科学共同体的自我规范机制之一,是科学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工作的核心运行机制是同行评议,它是遴选高质量基金项目的重要保障机制。为了使同行评议科学、客观、公正,稳步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时期的改革与发展,文章从同行评议机制的发展及其优缺点出发,分析了当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机制面临的挑战:不适应跨越式发展需要,专家和管理队伍规模不适应项目申请数量增长,专家评审行为缺少对象反馈且评审专家遴选有待优化,以及项目评审流程缺少监控手段等。据此,文章提出完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机制,建设“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RCC)的同行评议监督与评价系统思路。文章阐述了RCC机制的动态性和科学性,总结了其在优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和提高项目评审效率中的潜在用途,为进一步推进RCC机制的改革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实践显示,同行评议的RCC改革方向是有效的,但仍需进一步完善RCC制度设计、加强评审质量监测并营造RCC评审文化。文章从多角度论述了完善科学基金同行评议机制的重要性,指明该机制所面临的挑战与可行的发展路径,为RCC监督与评价系统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同时对新时期稳步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引发的技术创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很好地解释了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指出摆脱金融危机的关键在于开发新的产品和新的市场.技术创新已成为众多国家应对危机的共同举措.金融危机也为世界新一轮的技术创新提供了重大机遇.重新思考技术创新,正确认识技术创新,发挥技术创新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指明了方向,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的增长引擎。信息技术领域市场巨大,技术竞争激烈,比传统产业更具垄断性和技术排他性。人工智能、数据驱动和算力已经在科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变革。形成新的技术体系必须把握住新应用出现时的宝贵机遇。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研范式发生深刻变革,把握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机遇期,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组织信息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现有信息技术采纳的文献进行研究后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层次的提升,对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的采纳研究正在成为研究热点。在这类技术的采纳研究中,应该把关注的重点放在组织和环境因素的考察上。此外,在组织复杂信息技术采纳研究中,还应该关注各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