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推动创新的原动力,是思考的前提和深入。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的内驱力。数学课上培养内向的小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无疑给这些特殊的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数学课堂上培养内向小学生的质疑能力的教学不容忽视。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在学校里话很少,不愿意与老师有过多的交流,上  相似文献   

2.
质疑既是一种"进学之道",又是一种科学精神。"学贵质疑,方始为学";"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的"进学之道"为许多人所熟知,质疑的科学精神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既有的学说和权威的、流行的解释,不是简单地接受与信奉,而是持批判和怀疑态度,由疑进而  相似文献   

3.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读书与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问,有问才有得。因而质疑是发现新知的钥匙。实践证明,质疑更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以下不足:1.质疑的目的不明。2.质疑的心情太急。3.质疑的范围太小。4.释疑的方法太拙。  相似文献   

4.
<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方能创新,创新必先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谓质疑,就是学习者敢于独立思考,设疑问难,敢于大胆发言,激烈讨论,爱追根究底,敢于探索。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首先,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生质疑的动力。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就表现出好问、好看、好学、好做的突出特点,就容易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学贵有疑     
<正>理学大师朱熹曾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清代学者陈宪章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读书是质疑和释疑的过程。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要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质疑对于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阅读教学中究竟该在哪些地方质疑呢?  相似文献   

6.
一、背景与理念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人言:"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无疑则不进。"有疑问是学习新知识、产生新思想、发现新观点的起点,正确的质疑往往还是成功的开始。纵观科学史,每一次重大发现几乎都是从质疑开始的。正如爱因斯坦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在学习中,有了质疑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在反复思考碰撞的过程中才能有所发现,从而有所创新,所以质疑是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开始.孔子也曾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人的思维往往从质疑开始的,推行创新教育,更是起始于质疑,收获于质疑.  相似文献   

8.
沙建华 《江苏教育》2012,(34):37-38
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点燃思维探索的火种,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必须重视学生问题意识以及质疑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质疑"环节似乎常有"作秀"之嫌,似乎成了课堂上的"摆设"。以下是三位老师在执教同  相似文献   

9.
刘桂玲 《语文天地》2011,(20):39-40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质疑能力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爱问、要问、会问的习惯。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一、激发学生质疑意识,使学生爱问  相似文献   

10.
因为上次全县公开课我选择了《鸟的天堂》,而且课堂效果特好,所以再次碰到这课时便放手让学生质疑。"同学们,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会提问的人才是真正会读书的人。"为了激起孩子们的质疑欲望,我这样鼓励着。  相似文献   

11.
清代学者陈宪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由此可见,质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多么重要。具体到课堂,学生进行质疑的主要形式表现为课堂自主提问,教师要善于在  相似文献   

12.
学贵有疑、学须有疑、不疑则不进、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例如选择最佳时机培养问题意识,组织交际活动培养质疑能力;营造课堂气氛提供质疑平台等。  相似文献   

13.
胡正兵 《教师》2014,(16):62-62
正古人曾经说过:"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教育改革日新月异的时期,我们更加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如何才能使学生善于质疑、乐于提问呢?1.尊重学生的情感——乐问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质疑能力是指具体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对质疑各有自己的见解,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陆九渊却认为:"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社会更加强调学生应对既有的学说和权威的、流行的解释,不是简单地接受与信奉,而是持批判和怀疑态度,由质疑进而求异,另辟蹊径,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新立说。纵观整  相似文献   

15.
郑行宣 《教师》2011,(23):77-77
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学须有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呢?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正>清代学者陈宪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由此可见,质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多么重要。具体到课堂,学生进行质疑的主要形式表现为课堂自主提问,教师要善于在  相似文献   

17.
黄苏颖 《辽宁教育》2012,(11):44-45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但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却把学生的质疑当作一种形式,主要表现为:课始,请学生读课题质疑后,教师轻描淡写地小结几句,便过渡到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中去,以刻意营造质  相似文献   

18.
学须有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一个明智的老师不但要把“释疑”作为天职。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就学习上不懂的问题提问,以求最后释疑。如何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质疑的信心和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正>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当然就"不进"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达到让他们自主创新学习的目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呢?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创设情境,激发质疑学生在课堂上能大胆质疑,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也是主动参与学习的表现。因此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依据学  相似文献   

20.
滕家华 《语文天地》2012,(12):52-53
古往今来,让学生质疑问难一直受到教育者的重视,我国古代就有"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精辟论述。质疑是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开始,它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使他们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