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浩斯花 《教师》2013,(27):124-124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工作繁重,但是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当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这项事业中来,不断地去努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奉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教师爱学生,能得到学生的尊重——这叫爱的回报。  相似文献   

2.
1 前言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作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这种人本意识把学生看做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它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性教学,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必须要正视"学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这一现实,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以有效确保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性,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确保顺利完成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任务.  相似文献   

4.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也是教育回归人性、倡导人本主义的必然.作为新课程实践者的教师就必须把教学行为着眼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建构适合学生发展的主体发展性课堂.  相似文献   

5.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新课标对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更应当更新理念,坚持以人为本,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文章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促进者和人生引路人.  相似文献   

6.
<正>"一切为了孩子"这句话耳熟能详,很多学校都把这句话制成铜字安放在显眼位置。然而,不少学校只是把这句话作为一句标语口号,真正的管理行为与之相距甚远,甚至背道而驰。从语言学角度看,"一切为了孩子"是一个主谓短语,它排斥了"一切为了领导""一切为了教师""一切为了荣誉""一切为了分数""一切为了面子"等行为指向;从教育哲学的角度看,"一切为了孩子"既是人本思想在教育中的体现,也是现代教育观的主旨,应该成为现代学校管理的核心价值取向。为了"每一个"——从学生出发。回溯中外教育史可以发现,围绕管理和教学主客体关系的认识,千百年来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生脑海中的数学就是几个数字,一些符号、概念、口诀的简单叠加。他们不会知道数学是其他自然学科的基础,更不会知道数学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所以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从数学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等方面,努力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素质教育提倡各科教学都要体现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一观念。那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为了学生学好数学,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绝不能一味地把学生当成学习的机器,进行  相似文献   

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山东省平阴县第二中学秉持"让每个学生成人、成才、成器"的办学理念,始终把"育人"和"发展人"作为一切教育教学行为的起点和终点,并结合学校发展实际,以生为本,以发展为本,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制  相似文献   

9.
蔡茂凤 《小学生》2013,(11):120-120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教育的最高目标,也是每个教师在教学上的追求。作为一名聋校教师,要转化问题学生,需要教师认真研究问题生心理,准确向学生传递信息,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理解、尊重、关爱、激励他们,使其克服障碍,树立信心,不断进步。要转化问题生,需要分析问题生成因,反思我们的教学,坚持分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  相似文献   

10.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它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我校作为生本教育实验校,把生本理念渗透到教学实践中,以前置性作业为课堂教学的基础,总结出语文阅读教学的五步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11.
<正>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后进生。那么,什么样的学生被称之为后进生呢?所谓的后进生是指在学习能力方面偏弱,学习习惯可能存有问题的学生。实际上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而且越来越成为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难题。追求素质教育的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而且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那么,追根溯源,后进生的形成因素究竟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2.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要搞好教学改革,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教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必须以人为本;第二,必须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作为学校教学的宗旨;第三,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第四,从以人为本出发确定管理模式;第五,建立稳定独特的校园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并强调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想,重新定位角色,革新教育教学方法,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教育最终目标.那么物理教学如何适应课改要求呢?笔者认为用新课改的理念引领初中物理教学,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正"以人为本"的理念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前的教育话语,有些学校还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视为"学生立场"的具体表达,以醒目的大字书写在校园的显眼处,写进了学校规划和各类总结之中。然而,现实又是怎样的?如何理解学生立场的丰富内涵?如何将其化为学校教育的具体形态,特别是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本文以"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与学生工作为例,阐述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素质和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当前的教学改革,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作为突破口,从而将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在要求,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将学生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设计的新理念 1.一本--就是以人为本,体现"三个一切". 这里所说的"一本",就是指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要从过去的以教材料中心、以如何教为重点,转到现在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从而获得发展为重点,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现代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7.
李淑荣 《成才之路》2010,(24):17-17
现代教育观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作为核心理念。为此,教师应努力创造一个人人都能参与,“动脑”和“动手”相结合,并使学生产生一种对知识的主动探究欲望的课堂。下面我就以“二氧化碳教学”为例,谈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8.
教育即生长,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下,研究学生、读懂学生成了教学的基点。数学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应读懂学生的思维过程,把准学生的思维脉搏,顺应学生的思维轨迹。  相似文献   

19.
"生本教育"是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倡导的一种新的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教学主旨的教育理念.他指出"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他提倡在教学过程中把思考权交还给学生,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把学习、思考的时间、空间交还给学生,还特别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过程.先做后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及实践;先会后学——让学生从实践中总结规律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倡导的"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以现代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不断提升英语教学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突出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人本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