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惩罚一直在师生中普遍不受欢迎。在学生心里,惩罚如同魔鬼一般令人恐怖讨厌,作为教师,也不希望出现这种结果。但明知道不好,教师惩罚学生的事件时有发生,实在让人深思。据我了解,教师对惩罚的目的意义不明确,滥用惩罚的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2.
试论惩罚实施中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惩罚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惩罚中隐性教育与其他显性教育的冲突,导致教育的不一致;惩罚方式与学生犯错后心理状况不匹配,导致惩罚无效;惩罚原理与兴趣原理发生冲突,导致选择困难;对缺乏凝聚力的班级采用集体惩罚,激化师生、生生矛盾;教师把自身消极情绪投射到学生错误上,导致惩罚滥用;惩罚程度与惩罚对象不符合,导致惩罚不当。  相似文献   

3.
惩罚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惩罚中隐性教育与其他显性教育的冲突,导致教育的不一致;惩罚方式与学生犯错后心理状况不匹配,导致惩罚无效;惩罚原理与兴趣原理发生冲突,导致选择困难;对缺乏凝聚力的班级采用集体惩罚,激化师生、生生矛盾;教师把自身消极情绪投射到学生错误上,导致惩罚滥用;惩罚程度与惩罚对象不符合,导致惩罚不当.  相似文献   

4.
纵观中国的教育史,会很容易发现惩罚的身影,并且它的影响力,极其深远。但随着课改的深入,平等民主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接收,赏识教育普及,偶尔出现的恶性体罚学生事件,致使社会对惩罚特别反感,教育界对惩罚也持反对意见,在现代教育中,都在有意或无意地回避惩罚这个词,甚至在教师培训或者校长讲话中一致要求教师不要惩罚学生,导致教师在课堂上缩手缩脚,对犯错学生不敢惩罚,放任自流。课堂纪律一团糟。正确认识惩罚,如何科学有效对学生实施惩罚,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前提下实现惩罚的目的,通过本文,希望可以给予教师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5.
教学惩罚的常见形式有体罚、心灵惩罚和经济惩罚,其后果会严重损害教师社会形象,葬送师生和谐感情,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要防止教师滥施教学惩罚,就必须强化教师的责任心,提高教师依法从教的意识,还要建立健全规范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关于教师不当惩罚学生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当惩罚是由于教师权力 使用不当,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的行为。它包括体罚(含变相体罚)和心理惩罚两类。不当惩罚导致的后果表现为师生关系紧张、对学生的生命健康权和人格尊严权的侵害。造成不当惩罚的原因,既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又有教师师德缺失、不平等的师生观的问题,与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师年龄、性格特点相关,也与依法治教不力相关。杜绝不当惩罚,必须重塑师德,提升教师修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依法治教。  相似文献   

7.
正课堂上发生意外,引发师生冲突是在所难免的。有些是授课教师处理不当,一贯采取严厉批评,或讽刺、挖苦式的教育,学生不愿意接受教师粗暴的教育,使师生矛盾进一步恶化。无奈之下,教师就采取狂风暴雨般"惩罚",把学生赶出教室,殊不知,这样做已经深深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也影响到和谐的师生关系。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教师要冷  相似文献   

8.
靳红娟 《中国德育》2007,(12):45-45
对于违纪犯错的学生,教师予以惩罚,可使其铭记教训,更好地成长。然而现实中,教师惩罚学生的结果却往往是越惩罚越糟糕。究其原因,往往是由于惩罚不理性所致。教师不理性惩罚学生主要表现在:一些教师对学生教育乏力,一旦对学生说教无效,无计可施,就以惩罚来"结束战斗";一些缺乏道德素养的教师惩罚学生,有时不是出于教育的需要,而是为了发泄个人私愤;还有一些教师对教育学生缺乏耐心,不问青红皂白,一罚了之,既省时又省力。  相似文献   

9.
<正>教师能不能惩罚学生?有人认为教师无权惩罚学生,有人认为惩罚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有效而且不可缺少的手段。尤其是在大力倡导赏识与鼓励的今天,有人主张应当赏识学生、肯定学生,不应当批评学生,更不能惩罚学生。  相似文献   

10.
语言倭化是师生冲突的一种极端体现,已经超过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惩罚教育的限度,而变成一种不道德行为。这无疑是对师生主体间关系的践踏,是对师生相互关怀的阻隔,是对师生成全生命的扼杀,更是学校的一种失德行为。作者试图从教师、学生和制度化教育三个方面寻找原因,并且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以防止教师在语言上倭化学生。  相似文献   

11.
在2004年第10期,本刊提出这样一个命题:在提倡和加强师德建设的今天,教师在规范自己教育行为的同时,还要不要对学生实施惩罚?教师是否还拥有惩罚权?如何把握惩罚的度?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就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话题在广大教师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不少学校的师生提供了他们在实践中实施惩罚的具体案例和对惩罚的不同态度与看法。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本刊特邀南京师大冯建军博士对有关典型案例进行了点评,意欲引发广大教育实践者更深层次的反思。  相似文献   

12.
惩罚是教师常用的不可避免的教育手段。如遇到个别学生上课时突然出现的恶作剧,学生之间打架,师生冲突等,老师常采取请家长、罚站、进德育处等惩罚手段,看似起到了一些作用,表面风平浪静,然而这样的惩罚极易造成负面影响,与教师初衷背离。请看下面实例:  相似文献   

13.
不少老师觉得,现在的学生较以前难管理了。近几年,我经常耳闻目睹一些师生冲突,甚至发生学生辱骂殴打教师事件。事件发生后,领导为了学校的利益一般不开除学生。对学生的处分,也只不过是写份检查、批评警告,至多是留校察看,处理结果教师大多不满意,因为他们接受不了被学生打的事实。在一段时间内,只要那个滋事的学生在座,老师上课总是心情难平,往往影响工作。我以为,确实应该认真思考一下,师生冲突的根源是什么,以及如何避免。  相似文献   

14.
现在学校普遍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否定和放弃惩罚性处罚手段。其实,在某些情境下惩罚还非用不可。有专家学者认为,“在一些例外情形中使用惩罚更为有效”。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不曾受到批评和惩罚,那他将来很难面对挫折与失败。所以,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有了缺点和错误,就要正确地面对,接受处罚教育。进而反思和借鉴,以避免今后再犯类似的错误。作为教师,如何使学生在惩罚中获得进步和提高,不致因惩罚而积聚孤僻愤恨情绪,进而造成师生对立,这其中很有学问。惩罚应遵循的原则1.对于可预见的错误要在警告之后再进行惩罚。惩罚不…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在2004年第10期,本刊提出这样一个命题:在提倡和加强师德建设的今天,教师在规范自己教育行为的同时,还要不要对学生实施惩罚?教师是否还拥有惩罚权?如何把握惩罚的度?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就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话题在广大教师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不少学校的师生提供了他们在实践中实施惩罚的具体案例和对惩罚的不同态度与看法.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本刊特邀南京师大冯建军博士对有关典型案例进行了点评,意欲引发广大教育实践者更深层次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教师经常挂在口头的教育学生的原则。但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对学生进行惩罚等不和谐的现象发生。学生贪玩好动,违规违纪,学习成绩差,常有老师采取一些强制性惩罚手段,这不仅激发了师生间的矛盾,恶化了师生间的关系,而且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强化了学生的抵触情绪,更重要的是侮辱了学生的人格,甚至触犯了法律。据笔者对某职业学校的调查,发现有近三分之二的退学流失生是由于批评处罚不当造成的。逼人改过,是企求借助外力改造对方,实际上等于将自身之所好强加于对方,是不平等的行为。站在被…  相似文献   

17.
“教育惩罚”是以教育为前提,以惩罚为手段,以不损伤学生的身体为原则,以不再出现要“罚”的行为为结果。它包含了教师望生成才的良苦用心。如果这苦心不能为学生体察、接受,就可能致使少数学生产生误解、抵触甚至怨恨等消极情绪。但是,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又是不完整的教育。因此只要教师讲究惩罚策略,让学生理解、接受并感激教育惩罚的目的还是可以实现的。一、惩罚的适度性策略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惩罚的强度达到刚能唤起所需要的行为和阻止不需要的行为而又会消除不协调时是最理想的。因此教师在操作时只要让他的心灵受到震…  相似文献   

18.
最近新闻媒体不时报导教师教育的暴力行为 ,引起社会的关注 ,在教育界引起很大反响 ;另外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部分教师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纪律现象不抓不管 ,不敢提出带有强制性的要求。他们认为严格管理是对学生的惩罚 ,而惩罚不是素质教育 ,对学生放任自流。有些教师由于对惩罚教育没有深入的研究 ,在教育过程中 ,对学生实施暴力的惩罚 ,甚至残害了学生的身心。可见 ,正视惩罚教育 ,让惩罚教育占有教育的一席之地 ,开展对惩罚教育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一、惩罚教育是一种合法的教育制度惩罚教育和正面教育一样 ,都是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林金玲 《考试周刊》2013,(34):169-169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教育惩罚是一种爱,应该讲究技巧。教育惩罚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在实施惩罚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始终怀有一颗爱心。  相似文献   

20.
为减少教师惩罚行为对学生的负面影响,需要研究教师自身变量与惩罚行为的关系,以便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研究选取了26名小学教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自身变量与不同类型惩罚行为的关系。结果如下:统计学变量、归因对惩罚行为无显著影响,教育观念、师生互动模式、心理特质和人格特点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