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对美国作家纳撒尼尔·哈桑的名著《红字》的三个中文译本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其中有些译文非常精彩,不仅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而且在翻译过程中考虑了中文的语言习惯,因而从中文读者的角度来看,文字准确、流畅、自然。然而,另一些译文则忽略了中英文的显著差异,在中文译本中仍然使用英文的风格和句式,这些句子就不那么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了。因此,作为一名译者,应当有意识地认真探究中英文的特点,从而使自己的译文更加生动,更加符合读者的母语习惯。  相似文献   

2.
在翻译研究中,译者和读者的地位不断得到提高,且越来越受到重视,甚至有学者认为应该抛弃传统的以原文作者和原文文本为中心的翻译策略,以求有所创新。针对这种翻译观念进行探讨,讨论如何处理原文风格和译文风格的关系。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还要继续坚持忠实于原作,这不仅是对老一辈翻译家和研究者研究成果的继承,也是翻译的本质要求。最后对如何做到忠实性和忠实于什么进行了探讨,并以《红字》译本为例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一种创作,译者作为文化传播的使者,沟通不同文明的桥梁,要充分发挥中华文字的优势来从事翻译事业。翻译活动所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比如译作中如何实现译者的主体性,如何使译作中的对话,句子结构,文章风格等符合原著要求,即体现出翻译的忠实性——这一问题译界始终争论不休。本论文独辟蹊径,先从原文性质和篇幅长短问题入手,进而讨论影响译文忠实性的八种重要因素,最后得出译文忠实性的实质在于更深层次达到对原文及时读者的忠实。  相似文献   

4.
张怡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6(8):126-127,129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业务的飞速发展,商务英语的翻译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译者在借鉴普通英语翻译原则方法的基础上,要熟悉和掌握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尤其是使用广泛的定语从句,正确理解相关句子,运用适宜的方法,力求做到既忠实原文,又文理通顺。  相似文献   

5.
翻译的审美再现包括人物形象美、叙述美和语言美三个方面。通过比较《红楼梦》的两个译本发现,由于译者原则不同,杨译忠实于原文,有利于爱好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语学者研究;霍译则更加顺畅,容易为普通读者接受。  相似文献   

6.
英语中有些句子形式否定而内容肯定 ,这种用法在句子中起着加强语气的作用并使句子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在英译汉时 ,掌握这一语法结构 ,对我们不拘泥原文表层结构的否定现象 ,而忠实理解原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翻译批评界一直在用静态的文本对照方法评判译作的优劣,批评者以"忠实"原则为标准将译文与原文对照。直到20世纪70年代晚期,翻译研究开始转向文化研究,许多翻译学者开始从宏观的角度来探索影响翻译的外在因素,而不仅仅停留在语言学的层面。本文旨在以阐释学为理论基础,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合理地评价《飘》的傅译本。  相似文献   

8.
译者是连接原文和译文的纽带,在翻译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文化转向后,译者的主体性问题受到翻译界的关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并在原作与译作的关系、忠实的原则及意义的差异等方面有着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主要由表达和理解两部分组成,而表达只有正确地理解原文,才可以准确无误地表达出原文。但英汉这两种语言的差异比较大,在翻译的时候需要改变句子的某些成分或对词性进行转换才可以正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而名词的转换就是翻译常用的技巧之一。例如;把名词翻译成形容词、副词、动词,或者把动词翻译成名词,通过这些转译,才可以使句子更加通顺而自然。  相似文献   

10.
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的关系愈加密切,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接受审美与散文翻译的具体问题上进行探讨,以刘白羽的散文《日出》的译文为例,分析在接受审美理论下如何进行散文翻译。研究发现,审美视角下的散文译文语言表达应自凝炼,此外在忠实原文的同时也要注意保留原作者的写作风格。译者在散文翻译的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读者期待视野,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从而完成一部成功的散文译作。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隐喻中的英汉两种语言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对英汉文化隐喻进行比较分析并就其翻译进行探讨,主张采用异化手段对文化隐喻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翻译,这样有助于源语言文化的保留,也有助于跨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文献型翻译强调源语文化的纪实,其手段主要是逐词对应翻译、直译、注释型翻译和异化翻译。《阅微草堂笔记》有“无人能夺其席”的文学价值,对清后期笔记小说的创作有重要影响。金大逸(David Keenan)翻译的《阅微草堂笔记》带有浓厚的“中国味”,主要表现在文化词、专有名词、典故及诗歌意象的英译中广泛地使用了文献型翻译。对比他博士论文中相应的英译,发现其在后来出版的译本中有多次文献型翻译的增减。金大逸极力再现汉语原文的词汇和句式特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的“陌生化”会滞后读者的理解,但并非将其无限放大。该译本保留了大量中国文化词汇的原有风貌,并且其注释内容对原文语义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对汉学界的清代文化研究有文献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飘》和《名利场》是发表于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两部文学名著,但两部作品的女主人翁有许多相似之处,她们都聪明美丽、爱慕虚荣、风流轻佻、崇拜金钱、自私自利、大胆叛逆、富有冒险精神、不屈服于命运。二者本质是相同的。但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却大相径庭,人格价值也高下不等。笔者将在本文中探讨影响二者性格和人生选择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4.
形容词有其自身的翻译方法和原则,在英译汉时,不仅应准确理解形容词在特定上下文及搭配中的含义,而且在用汉语表达时,还要顺应汉语的行文习惯并且考虑逻辑推理和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两种语言在语法和表达习惯上的差异,有时必须改变原文某些词语的词类才能有效地传达出原文的准确意思。本文讨论了词类转换的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英汉翻译中单词意思的准确判断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研究,根据一些普遍存在的现象,从语义和语法两方面归纳了几种词义判断的常用技巧,以供尝试英语翻译的初学者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哲学以心性之学著称,儒家哲学思想作为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十份强调心性修养的作用。而杨时的修养论上承洛学,下启闽学,且在修养论方面也为二程洛学和朱子闽学之间的衔接提供了必要的学脉渊源。从修养的层次脉理角度对杨时的修养论做一番梳理,并以此呈现其在本体论和工夫论方面的独到见解,以期为杨时思想的研究和当下个体精神修养的提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引伸手法是翻译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技巧和方法。本文首先说明了引伸手法对于翻译的必要性.然后通过例子从词义、比喻和成语典故以及句义几个方面探讨了引伸手法在英汉翻译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9.
英语体育新闻在词汇和句型上具有自身特点。译者在英语体育新闻的汉译过程中应在把握其特点的基础上,以目的论为指导,兼顾双重翻译策略,即灵活应用直译与意译的方法。这样才能使汉译后的体育新闻文本充分表达报道者的目的与意图,忠实于原语文本,也易于译语受众对原语信息的接收。  相似文献   

20.
在英汉翻译中,完整准确地传递信息焦点,以达到信息的等效传递是十分重要的.在英语中,词汇手段和句法手段是突出句子焦点信息的常用方法,而虚词或虚词短语在这两种手段的实现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理清英语虚词用法及其突出信息的方法,对于英汉翻译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