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而牛顿第二定律又是牛顿运动定律的核心。"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是牛顿运动定律中一个重要的探究实验,做好这个实验,将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并能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一、提问的准确性老师的提问语言对学生的思维有明显的导向作用。一位老师在教低年级的孩子读书时。读到词语"牛顿",老师便问:"谁知道牛顿是什么?"刚问完,好多孩子就嚷起来:"我知道,我知道,牛顿是一头牛。""牛顿是什么?"该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不明确的。如果老师的提问是"牛顿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这样才会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思考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有很多问题我们都没有刻意去组织语言,而是根据自己的习惯去设置,这样的语言是否可以使学生理解,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我们想说的话?教  相似文献   

3.
牛顿专心研究时,总是一头扎进思考的大海,入迷到发"痴"的地步,如把手表当鸡蛋扔到锅里煮;牵马上山,脑子只想有关太阳的问题,等到想骑马了,马已无影无踪了……这些轶事被后人引为美谈.这里再讲一则牛顿入迷的轶事.一个冬夜,牛顿还在工作室中埋头工作.天气很冷,牛顿离大火炉很近.炉火渐渐烧旺了,烤得牛顿  相似文献   

4.
微积分中的问题至少被几十位科学家探索过,但最杰出的贡献者是牛顿和莱布尼兹,他俩最大的功绩是将两个貌似不相关的问题联系起来,一个是切线问题(微分学的中心问题),一个是求积问题(积分学的中心问题),建立了两者之间的桥梁——"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相似文献   

5.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的“引导发现式”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引导发现式"教学方法在牛顿—莱布尼兹公式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根据现行高等数学内容,提出通过创设情境、适时点拨、巧选角度、激励求知等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相似文献   

6.
饶小宁 《快乐阅读》2011,(14):129-130
一、观察与思考是一切学问的基础事例一:1666年秋季,牛顿为避免鼠疫回故乡暂住。一天傍晚,牛顿正坐在花园的苹果树下思考一个复杂的问题。忽然一阵微吹过,一只苹果"噗"地掉了下来。此时正是苹果成熟的季节,一会儿便有好几只苹果先后落地。这引起了牛顿的注意,他想苹果为什么不向天上飞,也不  相似文献   

7.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因为我有暖气。"北方纬度高,自然冬季气温更低。然而,并非气温更低的地方就更冷。现在,我们要请出一位名人——伟大的牛顿先生。对,就是那个传说被苹果砸了头的牛顿。牛顿先生发现了一个物理定律,叫做"牛顿导热冷却定律",给我们解释了这个问题。我们都说,冬季时北方是干冷,南方是湿冷,但你也许不知道,湿冷并不是说空气中的水蒸气多,而是说空气中布满了直径只有几微米的  相似文献   

8.
《牛顿第一定律》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但由于一些"先入为主"的错误的日常经验,比如"有力作用物体就运动,没有力物体就停止运动"等,对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产生负面影响,难以深刻理解牛顿第一定律。"递进设问法"从简单问题出发,通过层层递进自我设问,找到错误认识的产生原因,从而真正建立起科学观点。递进设问法改变了由原来被动接受老师的教导为自我认识,自我探究,自我纠正,自我反思,由"学会"转向"会学",在学习物理的其他概念和规律时也可以充分应用。  相似文献   

9.
"牛顿问题"正如《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8第4期中张维宁和刘正荣两位老师说的那样,是小学数学中非常典型的一类题型,笔者也认为可以用"归一""归总"的方法来解决。"归一"应用题的特点是:每份量保持不变;解决问题时,先求每份量,再算所求量。"归总"应用题的特点是:问题保持不变;解决过程是先求总量,再算所求量。而"牛顿问题"正符合"归一""归总"应用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牛顿三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它深刻地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且牛顿第三定律在我们的生活和工程技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结合数学实际,探索牛顿第三定律教学的特点及规律。  相似文献   

11.
<正>牛顿曾说:"我好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捡到比通常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这里的"贝壳"当然是指牛顿三大定律等重大发现。而牛顿欢欣鼓舞的喜悦不止来自"贝壳"本身,更多的是探索未知世  相似文献   

12.
高一物理教材第三章第四节"动量",虽然没有给出"动量定理"的内容和对"动量"这个物理量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阐述.却从学过的牛顿第二定律出发,对"动量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进行了推导说明,给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又一种表述形式.即: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习惯在一段时间里专心搞一项研究,可当‘官’就得什么都管,最离谱的是牛顿还要当公安,抓罪犯。"牛顿的后半生,完成了从科学家到"官"的过渡。虽说牛顿在当"官"的同时,也没有少做科学研究,特别是发表了许多著作,然而,他的主业已经变了样,主要是在造币厂当"官"。当"官"也不是想当就能当的,牛顿必须耐心等待,他一等就是七八年。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开始了党派政治时期,在托利党(保守党前身)和  相似文献   

14.
正有人曾问牛顿,你为什么有这么伟大的发现?牛顿说,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这番谦虚的回答,说明哪怕是最伟大的创造,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如何让学生顺利实现"再创造",笔者认为应把握如下基点。以"知识逻辑"为基点。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抽象程度高、系统性严密的科学。整体而言,教材中编排的知识体系呈现由浅入深、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趋势。因此,教师在激发学生"再创造"时,应着重思考学生的知识基础。例如,教学"转化的策略"时,教材首先编排"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这一问题情境,这是基于学生已有的平面图形及组合图形面积  相似文献   

15.
“牛顿问题”是小学数学中非常典型的一类题型。由于“牛顿问题”的解题方法比较特殊,且学生在平时涉及这种题型的机会很少,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很惧怕“牛顿问题”。那么,如何从常规的思路来突破“牛顿问题”的特殊性,以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呢?  相似文献   

16.
"一堆草可供10头牛吃6天,这堆草可供12头牛吃几天?"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如果将其中的"一推草"改为一片正在均匀生长的草地",问题就变得复杂多了.这类工作总量不断匀速变化的问题称为牛吃草问题,由于它是牛顿首先提出的,因而也叫它牛顿问题.这类问题在参考答案中的解答,通常借用了原有草量、每天长草量、每天吃草量三个参数,解答起来比较繁琐,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其实解决此类问题的  相似文献   

17.
英国大科学家牛顿曾经出过一道饶有趣味的题目,这就是著名的“牛吃草”问题,又叫“牛顿问题”。什么是牛顿问题呢?下面列举几例,说明这类问题的一些题型和解法。  相似文献   

18.
<正>1684年8月,年轻的科学家哈雷受英国皇家学会的委托前往牛顿的居所请教。简单的寒暄后,他单刀直入地向牛顿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假设一颗行星受到太阳以和距离平方成反比递减的力所吸引,那它是以什么样的曲线运行呢?"按照他的想法,这个困扰他许久的问题,也能让牛  相似文献   

19.
<正>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时,当各个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同,用常规的整体、隔离法去分析,很难避开烦琐的受力分析。而当我们从整体的视角去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系统问题时可以使得问题简化,达到"秒杀"题目的效果。一、方法介绍若系统内有n个物体,这n个物体的质量分别m_1、m_2、m_3…,加速度分别a_1、a_2、a_3…,这个系统受到合外力为F_合,则这个系统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示式为F_合=m_1a_1  相似文献   

20.
柱就巨人     
正牛顿说:"如果说我能看的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然而,我们往往只认识牛顿,却忘了"巨人"是什么样子。当代中国就有这样一位巨人。而他的公司,也叫"巨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