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心理学家罗斯(G.Roth)认为,知识可分为外显性知识与内隐性知识.而内隐性知识即隐性或未编码的知识,其隐含在经验中,是智力资本,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外显性知识不过是树上的果实.高中数学教材中所呈现的知识有外显的,也有内隐的,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但这两类知识在学生的建构过程中其难易程度是明显不同的,内隐性知识一般较难发现与暴露.本文就这一视角对高中数学中内隐性知识的理解、挖掘与利用谈谈笔者的一些观点.1对“内隐性”知识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内隐学习理论认为,一方面,内隐性知识是显性知识以外的隐蔽的、潜在的知…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知识已然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最重要的因素.在向知识型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通过网络学习共同体实施隐性知识管理是促进社会性知识建构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学习共同体的构成和隐性知识的价值为基础,通过对网络学习共同体内隐性知识共享障碍展开深入分析,提出了有利于隐性知识共享的相关对策,以期能更好地促进网络学习共同体内隐性知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情境认知和学习建构研究.使人们对学习设计的焦点开始汇聚到隐性知识建构。促进学习过程中隐性知识的建构,不仅是知识论视野下教学改革的重要诉求,也是认识论视角下提升学习质量和浸润的有效策略。在分析隐性知识内涵的基础上,以隐性知识建构的技术论和转化论为基础,在操作层面上具体讨论了基于隐性知识建构的网络学习活动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4.
真正有效的物理教学应当是知识与方法并重,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方法的存在,在方法运用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建构.初中物理教学中关于物理思想方法的教学,显性与隐性的选择取决于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取决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情况,这应当是一个动态调整与优化的过程.对于转换法的教学而言,如果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在具体的物理知识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转换法的运用,并且择机实现隐性与显性的切换,那么就能让学生拥有一个符合认知规律的物理思想方法的学习与运用过程.初中物理教学中思想方法的显性和隐性选择,要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教育隐性课程建设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职教育应从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转向注重发展职业能力与建构内在精神的有机结合上,促进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知识、人格和文化的统一。这就必须充分重视隐性课程的建设,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在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加强隐性课程建设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对高等职业教育隐性课程的涵义及其作用进行论述,并对如何加强高等职业教育隐性课程建设提出建设。  相似文献   

6.
隐性知识是指存在于个体中的实践知识,具有不可言性、个体性、情境性和实践性等特点。隐性知识是学生职业能力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隐性知识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模式有: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师徒制"教学模式等。  相似文献   

7.
建构主义始终把教学过程视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老师与同学都是学生建构知识过程中的合作者。这一理论明确了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于使用好政治新教材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知识生成与建构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是由教师和学生借助教学资源共同建构的,这是一个互动的建构过程。本文探讨如何在数学课堂实践中依托教学资源,选择和优化知识的过程建构策略,提升知识建构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9.
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提高教学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构主义学生观认为学习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是学生从问题出发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并通过对自己建构的反思,稳固原有的建构.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更好地内化为良好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只有当新的知识被学生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成为已理解的和有意义的知识,才能算是获得了真正的数学知识.这意味着学习就是学生自主建构自己知识结构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积极自觉的认知活动,  相似文献   

10.
在高职实训教学中引入“知识管理”的概念,充分重视隐性知识管理在实训教学中的价值,可以深化实训教学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为此,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必须从不同维度建构隐性知识管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内隐性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数学知识的背景、过程、环境及文化等元素,教学中充分发掘这些资源,能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对应的教学策略分别是:发掘熟悉知识背景的资源,利于学生理解;发掘知识形成过程的资源,尝试意义建构;发掘课堂教学环境的资源,融通情景学习;发掘数学文化价值的资源,提升育人功效.  相似文献   

12.
知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建构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是知识教育的最高原则。知识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这是一个对知识的接收、选择、接受、迁移的过程,实质是教育内外因有机结合、积极作用的结果。促使学生建构起良性知识结构的一切有效策略都要基于对这一关系的充分把握。  相似文献   

13.
学习者知识建构系统是一个具有负反馈机制的控制系统。基于SECI理论的知识体系构建过程模型,适于刻画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以及学习者认知结构形成的全过程。在钢琴集体课中,表现为社会化过程、外在化过程、整合化过程、内隐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数学活动经验因其过程性、内隐性、个体性、原生性等特征,其对应的教学有别于显性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等教学。研究数学活动经验的类型,基于数学活动经验的类型探寻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建构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丰富、提升、积累经验,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通过教育使隐性知识能够从解决问题的高手传递给学生正受到关注,本文试图对物理问题解决的内隐知识的建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性学习是以经验为本位的、生成性的、建构性的、以活动和过程形态存在的学习过程,课程目标偏重于程序性的、内隐性的、个性化的知识,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得,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主要倾向于以下几种角色:  相似文献   

17.
许晓越 《考试周刊》2015,(23):56-57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知识框架的建构是显性知识,而需要数学思想方法这条隐性知识的暗线来贯穿。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如"转化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极限思想方法"等,可将繁杂的数学知识变得清晰明朗和纵横贯通,为学生全面系统地梳理和构建知识网络奠定思维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培养学生职业行动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职业教育,必须重新审视隐性知识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高度关注隐性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形态、地位及作用,对职业行动能力建构的意义,针对性地完善职业教育的改革及建设。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最高目标.不同于知识与技能,化学核心素养具有隐性的特征,其形成可以借助化学基本观念的建构过程逐步达成.以“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物质的变化”知识为载体,以“元素观”的建构为线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素养.  相似文献   

20.
李欢兵 《成才之路》2012,(31):23-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简单地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教师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适合学生进行建构活动的问题情境,实现学生对当前知识的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