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这需要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受,去真实描绘和创造生活。乡村学生因受限于师资条件、基础设施等,许多时候无法同城市学生一样运用“高大上”的美术媒材,但乡村美术媒材也是非常丰富的,可以因地制宜借助乡村的优势,选择乡村可用的美术教学媒材,选择常见的材料展开美术教学。五谷粮食画是我国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之粮食作物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是非常熟识的,将之选为美术学习媒材并融入美术课堂教学,是比较适合农村学生美术学习的。现以一节小学四年级美术《“五谷”作画》一课为例,展开对乡土媒材美术教学运用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赵海燕 《江苏教育》2022,(75):74-75
<正>“美术表现”素养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指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了解并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结合美术语言,通过观察、想象、构思和表现等过程,创造有意味的视觉形象,表达自己的意图、思想和情感;联系现实生活,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自觉运用美术表现能力,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思想受到很大影响,审美观念也跟着演变。美术创作的观念与表现变得更加多元、更加开放;美术媒材不再受传统的局限,有了新而自由的趋势,综合媒材的应用就是新时代的产物。这种创作方式直接而方便,每个人只要能表达个人的美感或思想,都是"艺术家"。  相似文献   

4.
<正>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像作为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通过美术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美术这一学科是对学生的美育教育,所谓美育,就是指用优美的艺术形象和事物影响人和感染他人,使人们在情感上、  相似文献   

5.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可以将生活与之相联系,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分析 :1 《大家一起画》是小学一年级美术第一册中的内容。通过“大家一起画”的作画形式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集体作画感受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现代教育观念十分强调学生合作学习。2 我们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 ,绘画中媒体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人们在不断地创造性地开发新的媒材。《大家一起画》可以用树枝在沙坑上画 ,可以用颜料在雪地上画等等。本节课中安排了尝试———探索———练习三个步骤 ,重点是让学生对新媒材的探索 ,力图使学生在玩玩画画的游戏中初步感受、体验美术的媒材及其特性 ,拓宽学生对媒材的认识 ,引导…  相似文献   

7.
墨景丽 《考试周刊》2014,(29):170-170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使美术课堂和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以乡土艺术为起点,走进世界多元文化的领域。以本乡本土的媒材为载体,开发自然资源,使美术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何军 《天津教育》2022,(17):123-125
<正>创造有意味的视觉形象,是提升学生美术表现素养的有力抓手。为了创造更多的有意味的视觉形象,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美术造型活动中进行二次创造,实现造型“生长”。可以通过追求韵味,打通二次创造的生长点;链接生活,开阔二次创造的视野;强化质感,渲染二次创造的氛围;营造空间,感悟二次创造的意境,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素养。“美术表现”指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美术表现”素养是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  相似文献   

9.
课程标准对小学美术造型、表现有这样的描述:尝试不同工具,用纸或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的方法大胆、自由地将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的事物表现出采,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洒水是小学生在生活和劳动中熟知的事情,媒材是易见的,学习的难度不大,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0.
美术课程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美术要借助工具、材料、媒材,运用美术方法把创意转化为成果。学生的美术材料工具准备习惯的培养,对于完成美术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教学实践提出材料工具准备习惯培养策略: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准备;指导管理,让学生善于准备;因势利导,让学生巧于准备。  相似文献   

11.
正美术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包罗万象,对人的精神生活大有裨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师要抓住青少年爱美的特点,鼓励他们认真学习美术,养成终生研究美术、享受快乐的习惯,为生命增光添彩。一、美术的社会功能学习什么,先了解它的价值,美术自有其强大的社会功能。美术的社会功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审美教育的功能;2.陶冶情操的功能;3.认识社会和自我的功能;4.交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正>"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之一。在他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且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下丝万缕的联系。冈此,美术教学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即美术教学要取之生活,用之生活。一、美术教学要取之生活从生活中取物。在美术教学中,有些抽象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幼儿美术欣赏教育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已有研究的反思发现,存在美术欣赏内容单一、幼儿主体地位缺失、家庭和社会的审美教育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以及美术欣赏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此,需要提升教师艺术素养,转变幼儿美术欣赏教育观念;立足幼儿生活经验,强调内容选择的多样性和开放性;重视幼儿主体地位,策略运用强调对话性、体验性、综合性;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拓展园外幼儿美术欣赏教育新途径;开发审美评估工具,制定科学系统的美术欣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美术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可见,生活与美术是一体的,生活是美术得以生长的土壤,离开了生活,美术是无法进行"无土栽培"的。因此,美术教学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美术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可见,生活与美术是一体的,生活是美术得以生长的土壤,离开了生活,美术是无法进行"无土栽培"的。因此,美术教学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6.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美术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把地方乡土资源有机地整合进自己的教学,是对课程资源必要的扩展、延伸和补充,能够解决我国美术课程资源结构单一、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的现状。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我们应以本乡本土的媒材为载体,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使美术课堂和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与美术是一体的,生活是美术得以生长的土壤,离开了生活,美术就失去了创作的源泉.  相似文献   

18.
新课改实施后,小学美术教材在内容编排和设置上更具开放性和趣味性,传统单一的美术材料已满足不了新课程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引导和帮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有效利用多种媒材,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探索力以及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指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学习领域。作业媒材是指构成美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媒材可以分为传统媒材,如作业本、水彩笔等常用材料。生活媒材,如纸杯、蛋壳等废旧物品。自然媒材,如落叶、豆类等自然物品。新生媒材,如卡美纸、珍珠泥等一系列新开发的创新材料。  相似文献   

20.
肖欢 《天津教育》2023,(9):134-136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数字化资源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美术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升人文素养和生活品位的重要学科。将数字化资源与美术课堂有效融合,有利于开创美术教学的新局面,落实新课改的教育目标。本文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对数字化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展开详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