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概念语法隐喻为理论基础,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将概念语法隐喻应用于翻译研究中。对比分析在名词化概念语法隐喻及动词化概念语法隐喻中的一致式译本与隐喻式译本,以其为选择合适的译语表达提供参考依据,指出概念语法隐喻是翻译指导中的有效手段之一,为翻译研究带来一些思索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科技文本种类繁多,以汽车说明书为代表的汽车工业类文本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文本承载了科学概念和科技内容,汽车说明书承载了汽车类术语及操作说明的主要信息。在汽车说明书类文本翻译中,译者会遇到术语不统一、误解术语等常见问题。本文以汽车说明书的翻译为研究对象,探索汽车文本的术语及语法特点,并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探讨该类文本的翻译特征,研究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基于纽马克的文本分析理论,本文以《江西省省情介绍》的英译为语料,阐述了信息型文本的特点及其翻译原则和翻译补偿策略。在信息型文本翻译补偿手段中,语法补偿手段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文化补偿,而使用语用补偿和审美补偿手段的必要性不是很突出。  相似文献   

4.
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的本质是以一件事或经验来理解和经历另一件事或经验,它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科技英语中抽象名词和被动语态都比较多。抽象名词词组作为一个句子成分,称为名词化;被动语态与之对应,可以称为形容词化。名词化和形容词化都是语法隐喻。本文讨论科技英语语篇中的语法隐喻、语篇特征和语法隐喻现象研究对英语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下简称《习》)是各国读者了解中国制度和历史文化的权威读本,其成功英译为西方世界了解我国文化价值观提供了新的窗口。以《习》英译本内中国传统文化负载词为语料,以概念隐喻理论为理论框架,从源域和目标域两个层面出发,研究源语文本中的概念隐喻现象,自建英汉平行语料库总结这些概念隐喻现象在目标语文本中的语际翻译,探究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下概念隐喻现象的翻译策略,为我国外宣翻译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刘侠 《文教资料》2014,(16):46-47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思维与认知的方式。老子在《道德经》中运用了大量的隐喻,以构建其哲学思想体系,其英译本备受关注。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对比分析《道德经》原文本及韦利和辜正坤英译本中的隐喻翻译。探究国学典籍中概念隐喻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战略是联接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经济、政治、教育等多领域、多层面的贸易振兴战略,是促进国际间文化与贸易往来,实现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重要渠道。在一代一路倡议得到诸多国家推崇的当下,政治文本利用隐喻手段能够有效表达官方信息,传达政治立场,巩固沿线国家政治关系,推动一带一路战略顺利部署。本文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与政治文本隐喻概念,探析隐喻在政治文本中的效用,提出政治文本隐喻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名物化作为语法隐喻的主要手段,是过程或事件的非一致表达形式,其特征表现为客观、严肃和准确。因此在英语立法文本中名物化被大量使用,成为其主要特点之一。本文旨在分析名物化结构在英语立法文本中的功能应用,并探究其相应翻译策略,使译者能进一步了解名物化及有益于英语立法文本翻译。  相似文献   

9.
从认知角度看隐喻的翻译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隐喻理论的综述和对隐喻的本质、语言特征和理解过程的探讨,分析了影响隐喻语言理解的各种因素,例如语言本身、百科知识、文化背景、语境因素、说话者和听话者等.虽然在翻译学领域里也不乏对隐喻的研究,但本文试图从基于认知理论的隐喻学角度来探讨隐喻的可译性和翻译隐喻语言的一些可行策略和技巧.笔者认为选择何种翻译手法取决于待翻译的文本类型和该文本面向新的交际情景下新的读者的功能和需求.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20):15-16
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红楼梦》中有大量颜色隐喻,尤其是"红"的隐喻。鉴于目前颜色隐喻及其翻译研究的缺乏,本文在概念隐喻理论框架下,通过对《红楼梦》中"红"隐喻及其英译策略的分析,探寻其隐喻意义、目标域及两英译本中译者对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认知世界和表达思想的普遍方式。中医术语中存在大量概念隐喻现象,正确理解和翻译隐喻,能帮助目标读者更好理解中医内涵。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通过翻译实例,探讨了隐喻的翻译策略,认为有效的译文应当为目标读者所感知。  相似文献   

12.
李昀 《考试周刊》2014,(55):27-28
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揭示了隐喻的本质,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这给隐喻的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隐喻的翻译应该以认知为取向。本文以认知翻译为指导,探究奥巴马演讲词中概念隐喻的翻译策略,着重从保留概念隐喻、替换概念隐喻及放弃概念隐喻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只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概念系统蕴藏了丰富的文化信息,作为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文化隐喻翻译难度极大。为了解决文化翻译中的难题,本文将基于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分析隐喻的文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化隐喻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体现文本的逻辑性、客观性和专业性以及信息的密集性,飞机维修手册英语原版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在英语中,名词化结构可以帮助读者迅速找准句段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使表意更加清晰、逻辑性更强。但是,在英译汉时,为了使译文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译者需要采用“去名词化”的翻译策略。笔者结合飞机维修手册的翻译实践发现,语法隐喻理论对于句子层面的名词化结构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框架,首先探讨"翻译隐喻"和"译者身份隐喻"的定义以及"翻译隐喻"之间的映射过程,然后考察"译者身份隐喻"与翻译原则、翻译策略或方法选取之间的关系及其背后的认知规律。"译者身份隐喻"与翻译原则、翻译策略或方法的选取之间的关系不是任意的,而是有其特定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三卷)》多数采用疾病隐喻代指国家政治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三卷)》中英文版为语料,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框架,采用文本细读法及MIP隐喻识别法,针对书中疾病隐喻的英译进行研究,利用Excel自建小型英汉平行语料库,测量译者在隐喻翻译策略使用方面的数据。结果发现:直接翻译隐喻(M-M)的隐喻的使用频率最高,而完全不翻译隐喻(M-0)与隐喻替换使用频率较少。  相似文献   

17.
作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概念隐喻理论对"隐喻式语言"的诗歌翻译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古代诗歌中一个意象本质上就是一个概念隐喻,古诗概念隐喻英译过程中,译者应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努力实现汉语概念隐喻和英语概念隐喻的"映射对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介绍隐喻在生活中的广泛使用,分析使诗型广告中存在的隐喻,指出诗型广告的优势所在,并以概念隐喻理论框架为基础,探究诗型广告的翻译策略,旨在给广大翻译爱好者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5,(73):29-30
本文旨在分析济慈颂诗中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现象,以期发现语法隐喻在济慈诗歌中的使用情况及其对济慈诗歌主题的贡献作用。通过文本分析发现:概念隐喻在济慈诗歌中有一定应用,一些需要由句子表达的信息直接由名词代替,体现了济慈颂歌凝练的语言和自由的表达方式。语气隐喻的使用频率较高,诗人借助语气转变,抒发了情感。情态隐喻的使用频率较低,诗人更多选用了非明确主客观的非语法隐喻的用法,这与颂诗直抒胸臆的特点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商务英语文本随全球经济一体化大量进入人们的社会生活。隐喻是商务英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大多蕴含着英美国家的文化信息。因此,商务英语中隐喻的翻译是一个复杂并值得关注的问题。翻译哲学观能很好地解决商务英语隐喻的翻译原则和策略问题。商务英语隐喻的翻译应根据具体情况在归化与异化、意译与直译间进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