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多方协同开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新工科的成长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结合智能制造来探索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分析目前新工科教育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现状,结合多方协同,发挥政、企、校多方资源优势,构建新工科背景下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对于新工科人...  相似文献   

2.
3.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智能制造成为我国制造业变革的新方向。智能制造产业变革具有“新”“变”“融”三个方面特点,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提出新诉求。为了破解智能制造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困境,专业建设主体要由“政府主导”转向“学校主导”;专业建设目标要把握人才类型的“应用性”与“区域性”;专业建设内容要实现课程“模块化”,突出教学“实践性”;专业建设保障要构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4.
实习是新工科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阐述了当前高校实习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近几年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所做的生产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从国家、省、校3级基地建设,认识实习、实践实习及毕业设计实习3个层次开展实习,校企联合,实施3年在校、1年企业的"3+1"人才培养模式,从教师培养、专业学生社团建设、仿真技术应用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习实践教学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实践表明,该途径与方法可提高实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化工类应用型人才传统培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从校企协同研究意义、高校化工类学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企业校企协同育人开展现状、企业合作需求调研剖析等方面展开论述,提出校企协同育人对策,为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校企协同育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产业急需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为切入口,创立高校与政府、产业、企业联合体,成立多个产业学院(班),建立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共同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时以学生工程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搭建智能制造专业群,探索与实施不同学科(专业)交叉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机制,制定多学科融合的柔性化课程体系.系统推进教学组织模式变革与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7.
新工科建设是对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积极响应,以培养一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跨界整合能力、高素质的交叉复合型工程人才为落脚点,同时也对工科师资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结合当地产业的特色及优势,创新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9.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文章首先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高校实践平台构建中产业导向不足、交叉不足、资源不足等问题,整合校政企多方资源,设计了产业导向和学科导向结合的智能制造教学体系.与产业技术链相匹配,建设了1311体系化层次型实验实训平台和智能制造控制系统核心课程群,建立了以实训体系开展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的创新活动以及特色工作室的研学形式,形成了良...  相似文献   

11.
智能制造工程新专业是新工科专业的典型代表。智能制造工程新兴工科专业为满足未来制造领域的高端复合人才需求而应运而生。建设智能制造新工科专业,必须形成在通识教育理念下,强调数理基础,基于传统机械学科知识体系,融合交叉学科科技新元素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大力建设"智能制造"、"互联网+制造"、"人工智能"等时代背景下的新技术特色课程。需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在有限的学制内让学生获得更宽更深知识,落实智能制造工程新工科专业领域要求的工程人才需要具备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为建设有利于学生自由发展的课外实践环境和平台,需要联合智能制造领域国际知名企业、国内领先企业,建设企业实践基地、校内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实践环境以支撑本专业高端复合人才培养。智能制造工程新兴工科专业的建设探索将促使机械工程学科领域的工程教育进一步适应未来制造领域新发展,推动高等教育机械工程专业复合型高端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苏州大学冶金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为背景,论述了学科交叉融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构建了以冶金基本原理为核心,以工艺开发、设备认知、检测技术、控制技术、模型算法、工程管理为辅助的课程体系,强化虚拟仿真、工程实践和融合训练,"头脑风暴"贯穿教育全过程,着力培养厚基础、宽领域、重应用、懂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3.
工程伦理教育既是提升工程教育质量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过程中,智能制造工程技术先进,伦理关系复杂,目标和结果难以预测,对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伦理要求。结合智能制造工程的专业特点,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工程伦理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该专业的工程伦理教育模式进行研究,有助于创建具有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特色的工程伦理教育模式,提升玉林师范学院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针对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教育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知识结构单一、解决复杂问题能力较差等,探讨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提出了以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工程专业教育认证和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介绍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及组织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新工科"教育对人才培养要求和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现阶段土木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综合性大学在"新工科"人才核心能力培养中的优势。并以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为例,指出"新工科"教育在地方综合新大学的落地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新工科的主要特征和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教学、科研与实践的协调统一是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突破口,以科研成果辅助教学,科研项目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科研平台开放实验,校企合作实验平台等模式开展激光原理与技术课程的多种形式的教学,突破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学习体系,达到激光原理与技术课程本科阶段的学习要求。  相似文献   

17.
康雁  李浩  柳青 《教育技术导刊》2020,19(2):172-175
为了有效达到工程教育与新工科建设要求,对软件工程课程进行改革实践研究,培养面向变化与未来发展的创新人才,从而满足新技术、新经济、新产业发展人才需求。课程教学基于软件产品构建,融非技术类教学与技术类教学于一体,以解决非技术性教学难题。采用与华为合作的协同育人混合式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探索大规模网络开发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学习方法。从软件工程实际要求出发,逐步建设相关软硬件环境,将开发流程、文档模板、评审标准相融合形成实践指导和评价方式,满足学生求知、增能、成才需求。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下经济的飞速发展急切需要新工科人才的支撑,国内外高校迫切需要面向未来输送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新工科人才。本文以现阶段科技发展的热点为切入点,探讨新工科背景下的能动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与要求,探索了能动类新工科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李隽 《成人教育》2021,41(4):78-82
成人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我国成人的整体素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近年来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面临着向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此同时,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这给地方成人高校的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数字经济大发展背景下,成人教育应积极应对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重新定位并找出未来可行的发展方向,大胆地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不断提升成人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