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企业责任与“互动责任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使企业日益面临着发展危机与文明转型的挑战,并逐渐认识到与社会、政府、自然界之间构筑和谐关系的重要性;对企业来说是否承担社会责任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责任与利益永远相互依存。对企业社会责任、企业责任等相关概念的梳理与划分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相关责任,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与基础。互动责任说的提出使"责任"的履行由"被动"、"主动",最终走向"互动",为企业更好地落实责任、实现责任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责任由责任情感、责任能力和责任行为三个方面构成。"负责任的教育"就是要办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对社会、对未来负责任的教育,其根本宗旨是造就人的责任情怀、担当精神,以及履行责任的本领;其目标就是要让"说负责任的话、做负责任的事、当负责任的人"成为每个人的立人之本。学校坚守"责任教育"理念,将爱与责任融入教学与管理之中,努力为学生的成才精心营造负责任的教育环境,着力推进以"责任教育"为显著标志的特色高中建设,努力将"责任教育"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际法主体在从事“国际法不加禁止的活动”造成损害时应承担国际责任的规则已成为广泛接受的法律原则,但国际损害责任在理论上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法理体系,应从不当履行国际义务、严格损害赔偿原则、公平责任原则三个方面综合分析把握损害责任制度的法理基础,使国际赔偿责任真正达到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4.
关于国际损害责任制度的法理基础问题,目前国际法学界争议激烈,然而各种学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力求为该制度寻找一个单一的法理基础。笔者认为。法律上任何一项制度。其法理基础或者说法理依据可能是一个原理,也可能是多个原理的结合。在前一种情况中。只要运用一个法律原理就能够对某项制度的存在进行完美而穷尽的论证;而在后一种情况中。只有同时结合几个法律原理才能把某项制度存在的可能性、必要性和合理性解释清楚。国际法上损害责任的法理基础就应该属于后者的情形。因此。笔者认为应从法的公平价值和秩序价值、违反国际义务并有损害结果发生以及公平责任原则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和把握国际损害责任制度的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国际图书馆界关于图书馆的社会责任研究的分歧,以及关于责任与社会责任的解释分析,总结出图书馆的社会责任是图书馆通过公开透明的服务活动,为其活动及决策给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所应承担的责任。它应该包括其本身职责,同时也包括图书馆对社会和环境一些问题所应承担的道德义务。图书馆的社会责任的目标和立足点应该是要致力于人、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际责任规则中国际组织概念的设定,应既能够涵盖现实中形形色色的国际组织,同时又能够符合国际责任规则的国际法性质。通过分析学术著作中关于国际组织概念的论述以及条约中国际组织的使用含义,可以认为国际组织责任规则中的国际组织,为国家间或国家与其他实体,依条约或其他受国际法调整的文书而建立,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的组织。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17):17-18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这九大核心素养,其中"社会责任"被放在了首要位置,突显了"责任"素养的重要地位。其实,"责任"素养贯穿于任何一种素养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责任"素养入手,因为它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首要之责。  相似文献   

8.
高校应该切实贯彻"中国梦",向社会输出一大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学生,使其成为"中国道路"的引领者、"中国精神"弘扬者、"中国力量"的代表者。面对新的社会历史格局,怎样能在大学生责任教育中充分体现"中国梦"的主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又一个关键突破点。文章主要分析了"中国梦"视域下高校责任教育的意义和内容,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责任教育开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王峰 《生活教育》2014,(13):80-82
在教师承担教育责任过程中,会围绕着"教师应该怎么样"、"值不值得成为教师"、"为谁承担教育责任"、"承担怎样的教育责任"、"怎样承担教育责任"以及"如何处理责任和利益的关系"等关键问题,出现了期待冲突、认同冲突、效忠冲突、内部角色冲突、价值冲突和利益冲突等形式的教育责任冲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大学面临保持大学应有的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同时全面承担起时代赋予大学的教育责任、学术责任、既要服务又要引导社会前进的社会责任以及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11.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围城》通过方鸿渐的漂泊,借助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空间转移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中国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多侧面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各种弊端作了无情揭露和嘲讽,使方鸿渐们在不同的世情背景下,呈现出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人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3.
虽然有效教学反思已倡导多时,但并不能无条件地接受它,要在对它本身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指导自己的教学。因此,对其概念的梳理和思考是必需的。本文认为有效教学反思是有着多方面涵义的实实在在的概念,其"有效"所言传的是一种"发展"和"进步"的意义,体现了对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具体来说,有效教学反思体现为一种教学反思形态、思维形式、理想和境界以及多指向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4.
“时代”、“地区”和“民族”性类目常常并列列出,归类时可以从有关相近相邻类目的内容划分中找出划分标准;分析主表中注释隐含的划分标准;分析类目包含的主要内容成分判断或参考一些相关类目规定的划分标准,来寻找到合理的归类方法。  相似文献   

15.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6.
由沃尔夫冈·彼得森执导的电影《特洛伊》取材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它以直观的音像形式重现了古希腊的一场战争,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商业因素.影片在故事的基本情节、人物的塑造及文化的内涵上,对原作既遵从、又疏离,使得作品从一部反映部落英雄战争的史诗,转向更为深邃的人性拷问,更契合现代人的审美趋向;但如果仅凭影片去理解史诗,则会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7.
<到灯塔去>(To the Light house)是一部经典的意识流小说,它以完美与和谐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了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非凡的艺术功力.本文以<到灯塔去>为文本,提出了对"非个人化"手法在两个层次上的理解并探讨了伍尔夫如何娴熟的使用这一手法来揭示人物变化多端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许多研究者忽视了鲁迅写作《阿Q正传》时的思想观点和文艺观点,仅仅一般地根据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中关于农民问题的正确思想来解释阿Q的“革命”问题。事实上,阿Q的“革命”,不过是他的“精神胜利法”在客观环境发生变化后的另一种表现的形式而已。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中的“游”作为希望的载体,对于游者本身的意义,主要在于为师徒们提供了新生的机会,由此引起了师徒们身份的重构,并使他们融为一体。游的“流动性”与“滞”的因素相对举,以及作者对结局的淡化处理,揭示了“游”这个行动所产生的永恒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台湾问题有国内和国际两大因素,台湾问题的解决也要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出发。本文主要是从国际法和国内法两个层面对台湾问题进行法理分析,强调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台湾问题是和平统一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