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2 毫秒
1.
《宋史·礼志》是现存古籍中记载宋代礼制最为系统、最有权威的专篇,据《宋会要辑稿》、《文献通考》等重要文献考证,可知该《志》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在记时方面存在不少讹误。其致误之由,主要有征引史料讹误、考证不精和编纂者疏忽等。  相似文献   

2.
《宋史·礼志》是现存古籍中记载宋代礼制最为系统、最有权威的专篇,据《宋会要辑稿》、《文献通考》等重要文献考证,可知该《志》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在记时方面存在不少讹误。其致误之由,主要有征引史料讹误、考证不精和编纂者疏忽等。  相似文献   

3.
《宋史.礼志》编纂的优长与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首次在正史礼志中采用吉、嘉、宾、军、凶的五礼顺序;五礼俱全,类目分明;富有时代气息;内容丰富,基本揭示了宋代礼制的全貌。但其编纂也有不足与失误,如存在体例不一、编排失序、史实比例失调、史实前后重复与矛盾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孙厚义 《教师》2013,(18):27-27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不仅仅是礼仪,同时还是一种社会控制的基本规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中国"以礼治国"的核心内容。然而,在不同的时代,礼制有所不同,因而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也有所不同。文章选取了宋代官方礼制以及民间丧葬、祭祀礼制及其实施过程之中对基层社会的控制为研究对象,探讨宋代的社会控制方式的变革以及国家权力与基层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期望通过这种研究加深对宋代社会历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商代青铜器种类繁多,组合多样,是商代礼制的重要物化体现。虽然商代礼制还不像后世礼制那样系统、有条理,但对于已经进入阶级社会,有着严格等级、阶层之分的商代来说,一些基本的社会礼仪制度,如等级制、宗法制、葬礼、祭礼、礼器使用制度等已经具备了初步形态,并在商代的社会生活中起到重要的规范作用。关于这些礼制的基本情况,在商代所出的青铜器中都能或多或少地得到一定体现。  相似文献   

6.
宋代晁公武所编《郡斋读书志》,以文献著录及其解题形式体现出巨大的学术价值,并影响和推进了我国目录学的发展。在《郡斋读书志》所著录书中,唐五代文献占很大比例,尤其是其中著录和记载了许多唐五代文学史料。这些资料至今大多已佚,通过《郡斋读书志》的解题能清楚地了解其内容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由于玉石所具备的质坚、润泽、美观等特点,玉石被雕琢成为各种器物。在我国古代,结合不同玉器的形制特征,玉器被广泛应用于祭祀、礼仪、丧葬和装饰,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紧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玉文化礼制在古代文学作品或古代史学作品中多有反映,如果我们缺乏传统玉器文化的一些常识,要读懂这些作品会有一些困难。《鸿门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对其戏剧性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刻画、简洁而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师生们都耳熟能详。其中,有三处涉及到玉文化礼制,是故事情节中一项重要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是不能被忽略的。玉文化礼制一:…  相似文献   

8.
王凌凌 《文教资料》2008,(28):114-116
清代秦蕙田的<五礼通考>,以"吉、嘉、宾、军、凶"之序提纲挈领,上至三代,下至元明,综述中国古代礼制,是研究中国古代礼制及其演变的权威之作.<五礼通考>征引典籍广泛,涉猎经史子集,而在论述历代礼制沿革之时,征引史书礼志最多,其中<宋史·礼志>尤为频繁.笔者对<五礼通考>卷一百四十三至一百六十所征引的<宋史·礼志>进行枝勘,分为<五礼通考>误、<宋史·礼志>误、两者皆误三部分,将可参考之处列于其下,以资讨论.  相似文献   

9.
汪伊田 《江苏教育》2022,(93):34-39
目前关于宋代墓志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考古学、社会学、语言学等方面,书法研究则侧重于志文部分,在墓志盖与志额方面较为薄弱。本文从墓志盖与志额书体入手,结合相关文献探究宋代篆隶墓志盖与志额的书法风格及源流等。宋代墓志盖与志额书法的综合研究与分析,将会对宋代书法发展提供更为清晰的认识,对宋代书法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从宋代文言小说作者籍贯与作品数量两方面着手考述,可以归纳出宋代志怪小说的地域分布特征。其次,结合地域文化分析了这一特色产生的原因。首先是浓郁的巫术鬼神及术数信仰,他们认为无论个体还是时代的盛衰治乱,都被鬼神所决定,都可用术数以预知,故而常常用它们来指导自我人生乃至社会事务,这直接为志怪小说的繁荣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其次,离不开这些地方的自上而下的从最高统治者到普通老百姓的对志怪小说的喜好和提倡。  相似文献   

11.
悼亡词,作为宋代文学的一种特殊题材,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往对宋代悼亡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个别作品的分析比较,而对其进行系统完整研究者相对较少.本文在对宋代悼亡词全面系统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悼亡词的主要特点,并结合宋代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探究了宋代悼亡词反映出的宋人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2.
洪迈《夷坚志》是宋代最具代表性的志怪小说,其中记录了大量的雷电灾害。这些内容反映宋人对雷电现象的认识,体现了民间的雷神崇拜思想。宋代民间对雷神的崇拜由自然神崇拜转向职能神崇拜。作为职能神,雷神更多地承担了社会道德评判的责任。它惩恶扬善,扶正祛邪,成为司罚的使者,公正的化身。围绕着善恶报应,雷神身上承载了宋代民间的社会道德理想。  相似文献   

13.
严羽的诗论是针对宋代诗坛忽视诗歌审美特征的不良风气而发的。在批判这种风气的过程中,严羽对诗歌的审美特征、诗歌创作的思维方式、诗人所应具备的主体条件及诗歌创作的师法对象等理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看法,并构成了一个以审美为核心的较为系统的诗歌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合同中的格式条款因具备附合性特点而不同于普通条款,为此我国在《合同法》中专门针对格式条款作出了特别规定,这些规定涉及格式条款的称谓和界定、格式条款的解释、格式条款的无效及格式条款提供方的特别义务几个方面的内容。本文对这些规定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了部分条款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郑利锋 《天中学刊》2011,26(6):116-119
宋代地志在我国志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除方志外,两宋地理总志、专志的纂修,也十分兴盛,这与当时的社会需要和统治者的提倡密切相关。由于元代书目的缺失与不足,宋代地理总志和专志在当时的流传无从考知,而在明、清两代,宋代地理总志和专志的存世和流传门类虽互有增减,数量却变化不大。此种现象的产生和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情况息息相关,也与志书本身的属性、功用等因素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6.
<景定建康志>为宋代地方志书的杰作,但作者周应合鲜为人知.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新见史料,考证周应合的家世、生平、仕宦经历和主要事迹,以加深对周应合和<景定建康志>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唐宋呈现的服饰风格迥异,学界往往以"开放"与"保守"等诸如此类的话语进行总结,更把宋代服饰一改大唐风尚转而趋向"保守"归责于理学。其实,理学家并没有要求服饰全面复古,复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事实上都是不可能的。如果说服饰衣着要符合礼制、等级制度森严是保守的话,那这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共性,而不是宋代理学赋予宋代服饰的特性。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宋代理学于当时社会生活的意义,对宋代服饰风尚给予更为理性的界定。  相似文献   

18.
《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1年第2期登载了赵朋柱同志的《连城古城考》一文,读后既感欣慰,又觉遗憾。欣慰的是,笔者近年在研究河湟地区历史地理时发现的一条有关连城历史地理的文献材料终于得到了田野考古材料的证实,遗憾的是,赵同志该文中牵强附会谓宋震武城是连城古城的考证完全不能成立。于是,笔者就手头所掌握的材科,结合赵同志文中所提供的有关考古材料,试对宋代连城附近的地理情况作一简要考述。若有不确,烦望方家指正。一、宋南宗堡与大同堡即今连城古城查《宋史·地理志》,可知南宗堡属宋湟州管下。遗憾的是,关于南宗堡的位置,《宋史·地理志》本名下却无记载。那么,南宗堡会在今天的什么地方呢? 考南宗堡之名,在宋代又异作“鼐宗堡”。而南宗堡与鼐宗堡二名实际上又分别系“厮归丁南宗  相似文献   

19.
白鹤梁题刻文献是研究宋代涪州的重要资料,今将题刻文献与其他古代典籍相互结合,对南宋时期的涪州知州进行考察,梳理其基本任职情况,整理出近40位知州。这些知州每任时间基本不超过2年,符合宋代的相关规定。其中,贤能之士辈出,但也不乏庸贪之员。个别知州对文化和教育的重视,则推动了南宋时期涪州地区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古代中国是一个典型的植根于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宗法社会。祖先崇拜观念在古代中国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祖先崇拜抽象观念的物化形式,宗庙即是古代中国用于祭祀祖先的礼制性建筑。古代中国自早期国家形成时起,就对不同等级的宗庙庙数、祭祀仪节作出种种规定,并逐步形成了内容庞杂、严密的宗庙礼制。周秦以后,帝王宗庙制度成为国家的重要典制之一,对中国历代历史文化发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