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电影史无法忽视"第六代"的存在。十多年来,第六代在故事主题、叙述手法、拍摄方式、美学风格等方面,表现出与传统不同的独特的个性风格。与"第五代"相比,"第六代"更加关注都市场景与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使宏大叙事逐步退场,他们以个体化、情绪化的叙事方式,以及关注个体生存状态的纪实性的拍摄风格,正在创造着中国电影的又一个神话。  相似文献   

2.
对第六代进行比较是很困难的,因为第六代的风格不再是规整的,集中的,而是散点式个人化表达的呈现,对个人象征的迷恋日渐隔阂了其电影文本的亲民性.这里出现了历史性的因缘际会,两部同时三峡题材的电影,而恰恰都位居第六代序列.章明的<巫山云雨>吹响了第六代先锋号--极端自我的内向度表达;贾樟柯近期的<三峡好人>则在第六代静观基础上尝试了一次整体象征和日常性民间生活的链接,这样似乎给了我们期待:第六代的底边叙事能否走出个人焦虑的漩涡,带给我们一种生命力的勇气.  相似文献   

3.
《大红灯笼高高挂》是1991年由张艺谋执导的影片,这部影片不仅代表了张艺谋影片的美学风格,而且从中可以发见第五代电影共同的美学风格.《紫蝴蝶》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2003年,由娄烨执导,刘烨、章子怡、李冰冰等主演的影片,这部影片不仅代表了娄烨影片的美学风格,而且从中可以发见第六代电影美学风格的重要向度.第五代电影试图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偏向宏大叙事,电影借助视听效果、情境氛围、剧情人物等体现鲜明的民族历史性,象征寓意性强烈.第六代电影充斥着不确定性和怀疑态度,表现在视听上的反讽性、碎片化的叙事、虚无感的人物形象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1999年是“第六代”导演有全新表现的一年 ,这批电影的题材、类型等较前期都有较大拓展。叙事语言向传统回归 ,叙事主题由边缘向中心游移是他们的共同趋向。本文仅对张元、张扬的电影及其转变作一些描述 ,进而考察“第六代”转变的共同趋势。  相似文献   

5.
以贾樟柯为代表的第六代电影人,在电影观念和影像风格上有自己独特的美学追求:以个人化姿态直面当下中国的日常生活状态,消解经典性的电影叙事模式,以全新的电影思维和原创精神为正处于低迷状态的中国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强调纪实、关注现实、注重个体经验的传达、开放性的叙事模式是贾樟柯电影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6.
以贾樟柯为代表的第六代电影人,在电影观念和影像风格上有自己独特的美学追求:以个人化姿态直面当下中国的日常生活状态,消解经典性的电影叙事模式,以全新的电影思维和原创精神为正处于低迷状态的中国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强调纪实、关注现实、注重个体经验的传达、开放性的叙事模式是贾樟柯电影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7.
《太原大学学报》2017,(4):89-92
"父子关系"作为电影中常见的主题,已然成为电影人反映家庭伦理、社会文化的主要题材之一。电影《乘风破浪》与电影《向日葵》相比,对第六代导演"父子关系"叙事的继承体现在延续了冲突到和解的整体思路和对集体记忆的建构和呈现。同时,电影《乘风破浪》又运用梦境中"穿越"的创新形式和幽默文艺的语言风格,向观众呈现了民主、平等的新型父子关系。  相似文献   

8.
第六代导演热衷成长叙事,致力于营造以青年文化为主体的电影空间。青春成长在第六代电影中呈现为一种残酷的狂欢状态,一方面是个体不无虚无感的自我放纵,以及陷身于城市空间所造成的超现实幻觉;另一方面青春个体又遭遇成长的挫折,在各种意识形态秩序的映照下长大成人。第六代的青春影像最终展示的是一个商业时代的现代性寓言:在震惊体验中分裂的世界和个人。  相似文献   

9.
贾樟柯和顾长卫的电影均属于小城电影的范畴,他们把电影共同的叙事背景放在了小城。作为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贾樟柯的电影以表现小人物的命运为主题,选取中国内陆小城作为叙事背景,达到了用电影记忆历史、关注个体生命的目的。顾长卫则是由"中国第一摄影师"而转型为导演的,他以一颗悲悯之心把七八十年代的小城人对于理想的追求和抗争或屈服呈现给观众。他们的电影在镜头的调度上很有放在一起进行研究的必要,两位导演大量使用了长镜头,使影片的表达效果更为真实,表现内容也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0.
贾樟柯电影的叙事策略与美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樟柯作为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其电影作品有着独特的叙事策略与美学内涵。本文结合贾樟柯的影片,分析总结贾樟柯电影的叙事策略,其中包括情节淡化与诗意美学、微观叙事与真实美学、边缘叙事与人文关怀,并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分析其影片中所蕴含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1.
人类要在新的时代获得最大可能的全面发展,则必须开掘与发展相适应的生存智慧。21世纪应有的生存智慧至少在三个方面显示出突出的特点:新的生态、生存意识普遍性地觉醒并强化,群体将在“双重开掘”中获取更大的生命空间;积极情绪与科学理性取得尽可能多的协调;艺术思维、艺术情思与现实生活实践相融通,焕发出更大的创造激情与活力。作为社会的教育实践和人类基本生存活动之一的当代美育.可以在调节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智慧.以使其生存发展尽可能走向全面性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2.
从近代开滦煤矿工人工资水平、普通工人生活费指数及其日常生活消费等方面对开滦煤矿工人生活的物质状况进行分析,揭示了开滦煤矿工人生活水平的低下。同时指出开滦工人生活水平的低下,直接制约了开滦工人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发展,但也孕育了城市生活的现代因素。  相似文献   

13.
生活适应性,是指个体在面对日常生活环境时,能够积极主动地、有效地通过调整身心状态或改造生活环境,使自身和生活环境协调起来的行为反应倾向。中学生生活适应性是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在现实的生活情景和个体已有心理素质结构尤其是生活适应性发展水平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中,个体面对生活情景时所特有的情感和态度对个体主动调整以积极适应生活环境变化起着重要作用。中学生生活辅导的内容主要涉及生活观念、生活习惯、生活技能和生活方式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我省城省居民的生活状况,从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状况的特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生活状况的前景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是由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是语文学科性质的内在要求,是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对策是:要转变教学模式,树立教学生活化意识;运用多种手段,开创生活化的教学方式;针对学生专业特点,打造生活化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其实质是"真正的生活理论"、"真正的生活哲学"。对中国化马克思哲学形态的研究应该加强对马克思生活哲学的中国化研究,在与中国传统生活哲学结合、以解决重大现实生活问题为依据、以生活批判为手段等途径中,建构中国化马克思生活哲学。同时,以马克思生活哲学指导中国的现实生活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生活哲学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抓住“直面现实,关注广大民众生存状态”的共性,通过对萧红、池莉反映民生状况的小说进行比较,探讨她们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对民生问题不同的阐释与思考,考察她们在探求生存理想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民生意识。  相似文献   

18.
行与思与生态同一,形成生态方法。行与思的逻辑依次和依生、竞生、共生、整生规律一致,构成生态方法谱系。系统发展的超循环生态,包蕴、融会、中和了多质多层次的生态规律,成为世界生态的表征,成为整生的关系形态和整生的规律系统,思与行的逻辑与其同一,形成了生态方法的集大成形态:整生方法。生态方法特别是整生方法规约人类的思与行,世界可因此走向生态和谐与生态中和。  相似文献   

19.
当前,很多教师的生存状态是倦怠的、被动的和疏离的.倦怠的生存表现为对工作情感耗竭,对学生冷漠迁怒,对自己消极评价;被动的生存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事务工作中和自我发展中的被动;疏离的生存表现为与教学过程的疏离、与学生的疏离和与生活世界的疏离.透视异化的教师生存状态,对于教师回归生存之本真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麻阳长寿乡80岁以上居民的生活习俗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麻阳长寿乡80岁以上居民生活习俗中有益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良好的饮食习俗、规律的作息习惯、较低的幸福要求标准、低压的休闲式生活方式以及有规律的锻炼习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