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主要论述海德格尔在接受老庄“道”的思想的某种影响的基础上提出的“此在在世”的存在论命题,指出它超越了西方“主客二分”二元对立的传统;同时指出这一命题又反过来对中国当代哲学美学思想发生了重要影响,由此论证了中西文化对话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的革命性与创新性在于:它以主客相融的存在哲学颠覆了传统主客相分的形而上学,从而使得他在艺术、真理以及语言问题上都显示出了不同于传统的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大师,还是一位对美学问题有着深刻见解的美学家。他在对传统美学的反动与超越中完成了自己的美学思想建构。他不仅回答了艺术的本质、艺术与真理的关系等问题,还提出了“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的命题,这一命题对人类的未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经过研读相关的文献我们可以发现,海德格尔的诗学沉思一方面是其存在之思的必然走向,另一方面海德格尔的诗学沉思直接源于他对西方美学的批判。将西方美学还原来形而上学,这是海德格尔美学批判的基本思路,由此,他对美学的批判成为他批判整个形而上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在中西哲学的终极视域交流的张力背景中,海德格尔与道家美学思想的比较也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的热点。文章就国内海德格尔与道家美学思想比较研究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评析和反思。  相似文献   

6.
金洁 《文教资料》2010,(1):102-104
海德格尔的美学之思不仅对西方关学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民族审美精神的理解。以海德格尔的精神实质为指引重新解读中国传统关学、为传统美学“去蔽”,实现当代中国美学在回归中超越。将会为建构有民族特色的当代中国美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几乎达到了可以与任何时代的西方美学思想相对话的境地。它不仅回应并助澜了西方现代美学的存在论、语言学转向,继承并发展了以康德为代表的近代美学思想,而且还赓续并创新了古希腊、中世纪的神性美学传统。这对致力于创新的当下中国美学研究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海德格尔认为"美"源自审美状态,而审美状态并非是主体的某种精神状态,而是"存在"的本然状态。美是存在者自身的显现,"存在"即是美的本质,也是美的功用,美不是显现的结果,而是"显一现"这个动态过程。存在之显现之所以美是因为,人无法在流变的世界中领会与观照存在之本质,存在必然在生活的日常状态中被遗忘,只有打破了这种遗忘状态,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获得存在之澄明,这种获得存在之澄明状态过程,就是获得美的本质与本源的过程,美就是存在者的澄明之光,是存在之光。  相似文献   

9.
从生态存在论美学观看庄子和海德格尔,其思想中有着浓厚的生态美学意味。庄子的"齐物论"和海德格尔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正是生态美学生态平等观的古代阐释。庄子所构想的"天人合一"与海德格尔崇尚的"诗意栖居"实质上就是审美栖居。而其所提出拯救世界的方法"清静无为"与"艺术拯救"也与当代生态审美相贯通。庄子和海德格尔哲学的生态美学意蕴,为今天的生态美学理论发展和我们的生态化建设提供了极有意义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本体论:庄子和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美学与当代西方美学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事实上,在本体论与存在论的层次上,庄子和海德格尔在美和审美之间,就存在着相同之处,从而表明了人类有着共同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1.
曲子词与现代流行音乐具有某种可比性,词的意象比流行音乐的影像更符合艺术人类学特质。在词的雅俗之争中,实际上应区分平民性与平民化两概念。前者是一种精英引领的审美人道主义,一种生命韵律,后者更是受众想要的一种娱乐快感。词为了获得平民性而离开了诗的精英主义,最终又为了抛开俚俗而远离了平民性,走向了丈人的趣味主义。词的境界说仍可商榷,多元化观点必须有个绝对性前提。词的最高境界要有真性情,是张力下的个人性格的坚持和绽放,且最后能超越个体生命的感受,进入到更为自由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认知取向的现代师生现推崇"中心"、追求"同一"、倡导"理性",这些核心现念遭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强烈批判.在解构现代师生观的同时,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也试图建构审美取向的新型师生关系,即从"中心"到"平等",从"独白"到"对话",从"同一"到"多元",从"遮蔽"到"敞开",审美取向的后现代师生观为师生之间自由、和谐的交往开辟了新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3.
海德格尔技术观认为,技术的本质是解蔽,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的同一性在于形而上学的崛起,主客对立、存在者的凸现及对存在的遗忘均在现代技术中有所表现。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现代科学源出于西方的形而上学,因其与技术的天然渊源,而技术又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故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通行的强势语言,结果是现代技术在全球畅通无阻。海德格尔对技术的追问无法使人回避技术,不过却有利于澄清人与技术的本质关系。  相似文献   

14.
僧肇在《不真空论》中对"本无"义的斥破,是历来注家聚讼不已的焦点。"本无"本是玄学家的概念,但在佛教徒那里它是梵文"Abhūtvā"一词的早期翻译。历史上道安、竺法深、竺法汰等都曾被单独拿来作为僧肇批评的靶子,但是僧肇的本义应该是对当时佛教界乃至玄学家执著于"无"的批评,其主张的"不真故空"的立场是对般若中观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5.
介绍怎样办理符合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的国家投资项目和在其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设备的免税手续,是科教用品免税之外的另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叶,在社会与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等中国现代美学家,在译介和传播西方美学思想的同时,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借鉴康德、席勒等美学家的思想,创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现代美育理论。中国现代美育理论不仅对美育的根源、性质和津梁作用作了深刻阐述,而且还对美育的独立地位、特质和实践进行了辩证探讨,实现了从传统美育向现代美育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康德审美理论是其批判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审美理论所蕴含的深刻神学意涵对西方现代神学美学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如巴尔塔萨、海德格尔、谢瑞等重要代表人物的神学美学思想无不与康德审美理论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8.
服装设计是现代科学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文化传播方式的变化,使服装艺术冲破意识形态的束缚,创造出千姿百态的经典时尚款式,赋予人们丰富的美学解读空间。这表明现代服装艺术与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民歌的结构审美与民族音乐审美的关系较少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试图通过对几首同词同曲和异词异曲四句体民歌的“起承转合”结构的比较研究,探求民歌结构审美与民族音乐审美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一般认为,中西方美学理论体系不同导致中西方审美方式的不同。但事实上,方法论的不同是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将西方审美深入探究,西方审美体现出审美"人化"的特征,而这种特征是从整体上把握西方美学的切入点,从而更好的掌握西方美学中所体现的独特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