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酯果胶是很好的食品稳定剂、胶凝剂或增稠剂,在有糖或无糖的条件下均能形成性质优良的凝胶,主要用于低糖、低能量食品中。另外,低酯果胶还具独特的药用价值,因此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低酯果胶的需求也将急剧增加,然而由于生产技术的限制,国内真正投入生产的不多。文章结合国内外果胶的研究状况,对低酯果胶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酸奶和下饭菜(酸菜、泡菜)等富含乳酸菌的食品为原材料,通过MRS分离培养基等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出若干株乳酸菌,进一步纯化分离得到单一的乳酸菌种保存待用,并对乳酸菌的生长条件进行测定。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作为指示菌,通过抑菌实验、蛋白酶处理实验等系列实验来检测乳酸菌具有较好抑制病原菌生长能力的内在物质——某种多肽类物质,称之为乳酸菌素。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相应的生理生化实验,鉴定出有乳杆菌属、链球菌属、片球菌属和明串珠菌属等多个属的乳酸菌株。  相似文献   

3.
从7种市售优质酸菜中分离出18株乳酸菌,从中优选出产酸量高,风味纯正的菌株,对这些乳酸菌利用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DNA序列分析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筛选出的18株均为革兰氏阳性菌株。以产酸量为指标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优选得到L1、L5、L7、L12、和L16共5个菌株,再通过品尝和气味评价发现L1、L5、L12酸味柔和、有香气、味道纯正。因此,确定乳酸菌优选结果为L1、L5、L12共3个菌株。生理生化鉴定结果与发酵的酸菜通过16SrDNA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相一致。鉴定L1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L5和L12为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该研究为后期复合蔬菜发酵剂的制备及条件优化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乳酸菌的分离及乳酸发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从新鲜酸乳中分离纯化乳酸菌,得到了纯种的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将分离得到的纯种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及两种菌的等量混和液进行乳酸发酵,在对乳酸成品进行质量评定的基础上,得到了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等量混合发酵且所得酸乳饮料效果较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以灵芝、凤尾为实验材料;以固体原种为对照样,采用液体发酵法制备的液体原种为实验样;以菌丝体的生长势、生物量及其液体原种、固体原种制备栽培种的实验结果为评价指标,对液体发酵法制备液体原种的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灵芝和凤尾的菌丝体在玉米粉和黄豆粉培养基中生长情况比在马铃薯和麦粒汁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好,表现出菌丝长势旺盛、菌丝球大小均匀、生物量高的特点.并且,用玉米粉和黄豆粉培养基制备的液体原种制备栽培种也优于用马铃薯和麦粒汁培养基培养的液体原种.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的碳氮源及不同比例的混合碳氮源对杏鲍菇进行液体发酵培养,以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筛选出菌丝体生物量较高的培养基优化组合。结果表明,杏鲍菇液体发酵适宜的碳源为小米粉和蔗糖的混合碳源,豆饼粉为适宜的氮源,酵母膏为生长因子;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优的培养基配方为小米粉2%,蔗糖2%,豆饼粉2%,酵母膏1%,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1%。  相似文献   

7.
以怀山药为主要原料,以优质新鲜酸奶为发酵剂对怀山药进行乳酸菌发酵,从而探讨出乳酸菌发酵怀山药的加工工艺.实验表明:工艺过程中选择0.1%NaHSO3+1.0?Cl2+0.2%柠檬酸+1.0NaCl(pH≈3.00)护色1~2h 左右,接个乳酸菌菌种,盐水浓度为6%~8%,另加入调配好的菜卤(pH=5.51),出坛时pH=3.51.  相似文献   

8.
通过单因子实验,筛选得到了适合大豆疫霉拮抗细菌B048液体发酵的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最佳氮源为豆粕,最佳无机盐离子为氯化钠。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该培养基的最佳配比为:玉米粉5g/L、豆粕15g/L、氯化钠10g/L。在确定适合该菌株的培养基组分基础上,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初始pH值为6.0,培养时间为48h,转速为180r/min时为该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9.
通过单因子实验,筛选得到了适合大豆疫霉拮抗细菌B048固体发酵的最佳碳源为麸皮,最佳氮源为豆粕,最佳无机盐离子为氯化钠。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该培养基的最佳配比为:麸皮,豆粕和氯化钠的质量比为9:2:0.1。在确定适合该菌株的培养基组分基础上,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在250mL的锥形瓶里装料量为22g,结果表明:培养时间为48h,培养温度为37℃,初始水量为65%,最佳接种量为20%时为该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10.
酸奶中乳酸菌的分离及发酵风味物质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RS琼脂培养基对酸奶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共分离出A1、S2两株乳酸菌。对两株菌在牛奶中的发酵风味物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株菌均有较强的酸度、乙醛和丁二酮生成能力。  相似文献   

11.
乳酸菌在蔬菜发酵中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泡菜是一种传统的发酵食品,主要由乳酸菌发酵而来。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泡菜的制作由原来的自然发酵向现在的纯菌发酵转变。各国的科学家对泡菜的发酵机制,发酵中的微生物菌群变化,微生物的选择,风味物质的变化及风味物质的检测都做了大量的研究。综合大量国内外泡菜研究进展,试论述乳酸菌在泡菜中的综合利用和泡菜风味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杏鲍菇培养基发酵前后理化性质检测研究可为更好地筛选培养基找到理论依据。采用红外光谱、离子色谱、扫描电镜等技术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后培养基中矿物质含量及营养成分有所提高,如粗蛋白质和粗纤维的含量分别提高了22.65%和45.61%。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发酵后培养基表面具有疏松的结构及较高的孔隙率。本实验结果为杏鲍菇培养基筛选和优化及菌糠的二次利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3.
以L18(37)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樟芝真菌发酵产三萜类化合物培养基条件.适宜于樟芝真菌发酵产三萜类化合物的培养基条件为:葡萄糖40,黄豆粉20,酵母膏2,MgSO4 0.2,K2HPO4 1.5,VB1 0.01(g/L).经验证,在此条件下,樟芝真菌摇瓶发酵后的菌体产量为383.6 mg/L,三萜类化合物为27.85 mg/g.经对比,樟芝真菌菌体产量和三萜类化合物产量不成正比.  相似文献   

14.
东北有着腌渍酸菜的历史,但在家庭腌渍酸菜的过程中经常会闻到一种难闻的酸臭气味,污染环境。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人工接种优良的乳酸菌,抑制白菜上的有害微生物,与自然发酵菜进行对比试验,探索出人工接种乳酸菌快速发酵酸菜的新方法,提高酸菜质量,保障人类健康,使酸菜这一季节性蔬菜能四季生产,全年供应,为工厂化生产酸菜奠定基  相似文献   

15.
乳酸菌和乳酸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菌跟人和动物的关系十分密切.应用乳酸菌的发酵机理和生物学特性所制成的发酵饲料,由于具有风味独特,营养全面,易于消化,原料广泛,以及对肠道腐败菌和病原菌独特的抑制作用,使它成为我国饲料行业发展的又一新趋势.  相似文献   

16.
β—葡萄糖苷酶产生菌及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菌株筛选,获得了一株高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米曲霉F97。经过在子及正交试验。确立了产酶的最适培养基配方,麸皮4%,KH2PO40.1%,蛋白胨0.1%,水所苷0.05%,并按所优化的发酵培养基,发酵液最终酶活达184.18u/mL。  相似文献   

17.
乳酸菌具有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降低血清胆固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改善食品风味和预防癌症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利用益生乳酸菌发酵而成的饲料对促进动物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这种功能性发酵饲料近年在我国畜牧业中发展十分迅速,有着广阔的生产和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几年来关于乳酸菌的生理功能、益生菌发酵饲料的种类及乳酸菌发酵饲料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通过佛罗里达平菇母种在三十四种配方培养基和 PDA 培养基上的对比试验,选出了八种质优,易推广的培养基:1)米汤、琼脂;2)玉米粉、蔗糖、琼脂;3)麸皮、葡萄糖、琼脂;4)马铃薯、胡萝卜、琼脂;5)红薯块、6)马铃薯块;7)玉米粒;8)米粒。目前,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常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固体培养基(简称 PDA 培养基)。它具有配方简单,制作容易等特点。但马铃薯的取材受地区和季节的限制,且琼脂价格昂贵,购买困难,这都对农村条件下制种造成了困难。对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研究,国内  相似文献   

19.
首先,要在灶上的大锅里烧水.一大锅水咕噜噜地冒着泡,就像演奏一首欢快的小曲儿。 奶奶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勤俭持家,照顾着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她最大的愿望就是一家人能够开开心心地过日子。奶奶对我的关爱更是无微不至,经常给我讲故事、说笑话。  相似文献   

20.
以优质苹果为原料.通过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等试验,对适合乳酸菌生长的酸度、酒度、糖度等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乳酸菌苹果醋饮发酵生产的果汁中接入菌种的顺序以酵母菌发酵完成→乳酸菌发酵完成→醋酸菌发酵完成为最佳,适合乳酸菌生长繁殖的酸度(pH)为3.62,糖度为4.2°Bix,酒度为2.9°,在此条件下乳酸菌的数量达到107CF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