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莉 《考试周刊》2010,(7):239-240
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下端至股骨基底部之间的骨折,多发生于巾老年人群.与骨质疏松引起的骨质量下降有关,当遭受轻微扭转力即可发生骨折。老年股骨颈骨折可导致行动障碍.使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大力降低。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150例伴有不同程度并发症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通过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及术后功能锻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创口感染2例,泌尿性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52%,对照组发生创口感染6例,褥疮2例,泌尿性感染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9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袁玉琴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4):132-132,135
目的:观察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对治疗效果的促进,以便指导临床防治工作.方法:对40例不同骨折部位、骨折程度、复位方法的老年骨折患者进行护理与观察.结果:通过精心护理,35例手术患者均于12-24周后痊愈,无例发生并发症.结论:通过对老年骨折患者的精心、全面护理,对患者康复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09-05-2010-05月收治的7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实施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3%,组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康复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股骨颈骨折系指自股骨头以下至股骨颈基部之间的骨折 ,主要由于扭转应力使股骨颈抵于髋臼后缘而引起 ,多因老年人的骨质疏松、肌力减退、动作迟缓和稳定度差所致。骨折发生后 ,久难治愈 ,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 ,因此做好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非常重要。1 临床资料我院自 1997~ 2 0 0 2年 ,共收治 38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 ,患者的年龄自 6 0~ 85岁 ;其中男性患者2 5例 ,女性患者 13例 ;手术治疗 2 0例 (在持硬麻醉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14例、加压螺纹钉固定 4例、鹅颈钉钢板固定 2例 ) ,单纯行骨牵引治疗 12例 ,“丁”字鞋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应用微创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手术室护理中的要点。方法依据分组对照的原则来进行设计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研究起始时间为2020年1月,终止时间为2021年10月,组别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比临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偏高,P<0.05;对比手术相关指标情况: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手术相关指标较优,P<0.05;对比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对比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微创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室护理中有较好的配合度可以有效保证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手术操作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28例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护理、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均满意,无一例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保证了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优质手术室护理的效果及可行性评价。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8月间入院登记的58名老年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设置组别为优质组(n=29)与常规组(n=29),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变化、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组患者治疗期间手术用时更短、患者术中出血量较低,总住院时间更少;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优质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改善较明显;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度为100%与常规组比较,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做好手术室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优质化护理服务,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患者满意度评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老年性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多由于长期卧床引起。骨折多见于股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多伤及气血,况老年人体质虚弱,卧床期间心理、生理机能下降,防御机能减退及恢复力差,如果护理不当很容易  相似文献   

10.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护理是手术成功和病人康复的保障。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术前、术后护理与康复。方法:对24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体位指导、术后观察及并发症预防,处理和康复锻炼指导。结果:患者住院5—7天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3天均下地行走,疼痛明显好转和消失,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提高门诊妇科手术室的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门诊妇科手术室接受手术的222名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的护理服务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22例老年病人通过热情到位的护理服务,解除了对手术的恐惧,主动配合手术,降低了手术的难度,使病人顺利度过了手术关。结论做好妇科门诊老年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干预,注意每个细节,做到讲话到位,解释到位,协助到位,观察到位,操作到位,能有效解除患者紧张心理,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多发于老年人的骨折,其发病率为股骨颈骨折总发病率的68.4%,且股骨颈骨折以每10年4%的增长趋势在上升,严重危胁着老年人晚年的身心继康和生活质量。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变化有其特殊性。所以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院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术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加快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了50例患恶性肿瘤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强调对此类患者做好生物、心理和社会的整体护理,可提高患者占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治疗措施的实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治疗生存率。 恶性肿瘤是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老年患者由于主要的组织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功能逐渐衰退,机体免疫和代偿能力降低,一般都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心理状态也有所改变,需进行药物治疗和精心护理来提高生存率,护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制订规范化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1994年8月1996年7月对50例不同恶性肿瘤的老年患者施行了生物、心理和社会的整体护理,取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有效护理办法,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方法:对271例患儿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和饮食护理,重视心理护理,采取呼吸道、消化道和接触隔离,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271例患儿经过2-10天的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无一例重症发生。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可防可治,密切观察病情,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可预防疫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6.
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伤科疾病,尤以下肢骨折多见。其病因是老年人骨疏松、骨小梁脆弱,轻微的外力作用如跌倒坠床等就可引起骨折。由于老年人五脏皆虚,抗御病邪的能力明显下降,创伤的打击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加之骨折后长期卧床,易发生新的并发症,而不良情绪的刺激亦可引起脏腑亏损,而致诸病丛生,因此,在身体疾病的同时,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病理特点,加强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老年性骨折病人的心理分析和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的基本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龄输尿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以及出院后护理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高龄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前充分进行呼吸道及肠道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做好老年患者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效果良好,均未发生尿路感染及肺部并发症。结论:术前的心理护理、呼吸道、胃肠道准备及术后加强对尿管护理和针对老年患者的舒适护理,对减少高龄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自2000.1-2005.12月,采用双极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颈头下型或经颈型骨折58例,男性32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76.2岁。结果:除6例失访外,余52例平均随访时间为3年10个月,无一例切口感染和髋关节脱位。按Harris评分标准,术后髋关节平均评分87.8分。结论:对于大多数身体虚弱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股骨头置换是重建髋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 2 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诊治分析 ,了解双头加压螺纹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优点及可能产生的并发症。方法 :对 2 2例病人的手术效果进行随诊评价。结果 :本组随访19例 ,随访时间 6~ 36个月 ,骨折愈合 15例 ,4例骨折不愈合。功能评定优 :13例 ,占 6 8 4 2 % ;良 :4 3例 ,占 2 1 5 % ;可 :2例占 10 5 2 %。优良率达 89 4 3%。结论 :双头加压螺纹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复位及透视下穿钉 ,损伤小 ,复位满意 ,内固定位置可靠 ,能达到加压固定目的。术后患者可早期活动 ,能够达到减少术后并发症 ,减少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总结我科自1991年1月至1997年12月收治的204名老年脑外科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指出老年脑外科病人手术前后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脑外科手术的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手术前护理:①针对老年病人耐受性差,危险大等特点,要做好心理护理,及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护理人员及经治医生的全名及检查内容,尽量消除患者忧虑感;②对各脏器功能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并存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要进行治疗后再考虑择期手术;③术晨常规禁食水,但应注意不能漏服主要的治疗药物,以免影响手术进程。手术后护理:①仍要做好心理护理,根据老年病人的特点,要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瞳孔、意识及肢体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②加强呼吸道管理,术后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及早行超声雾化吸入,预防术后长期卧床;③注意心电监护,控制液体滴数;④对高血糖患者严密监测血糖值的变化及应用胰岛素后的反应,以达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目的。 通过加强对老年脑外科疾病围手术期的护理,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老年脑外科的手术成功率、以及老年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