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蜡染     
蜡染,古称蜡缬,缬的意思是染彩,它与绞缬(扎染)、夹缬(印花蓝布)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的三大坊染工艺。蜡染除了图案精美外,还在于蜡冷却后在织物上产生龟裂,色料渗入裂缝,得到变化多样、人工难以摹绘的天然的色纹,俗称冰纹。同一图案设计,做成蜡染后可得到不同的冰纹。  相似文献   

2.
蜡染的自述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的名字叫蜡染,今年两千多岁了。我和我的两个妹妹绞缬、夹缬并称为古代三大印花技术。不用奇怪,我们是缬字辈的,在下本名蜡缬,因为成了“名人”,才取艺名蜡染。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出身和我家族的情况。在秦汉时期,有夜郎古国之称的贵州住着一群心灵手巧的苗女,她们利用贵州独特的天然资源将我创造出来,别看我只是一块蓝白相间的粗布,其实我满腹的经纶,多姿多彩,现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我的子女在生活休闲方面都大有作为,不信你瞧:我的“大女儿”蜡染字画最是文人墨客的心爱之物,因为“陋室风雅在字画”嘛!…  相似文献   

3.
传统染缬艺术以其独特的原始印染艺术魅力,在现代面料设计中体现出新的生命力。本文对传统染缬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了分析,对传统染缬艺术在现代面料设计中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开拓传统染缬艺术与现代面料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艺术教育家丰子恺说过:“我教艺术课,主张不求直接效果,而重间接效果,不求学生能直接作有用之画,但求其涵养爱美之心,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待人生,此为艺术之最用.”丰老的这段话道出了美术课程的根本目的,即教学要努力达到的效果.教育目的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美术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有着"东方第一染"美誉的丹寨苗族蜡染构图丰满,想象丰富,形态夸张,图案古朴。从原生态蜡染图案的类型、色彩、特点、寓意等方面对丹寨原生态蜡染图案艺术特色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6.
仿蜡染画活动是“蜡染”民间艺术和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一种整合尝试.开展仿蜡染画活动有助于丰富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提升幼儿的审美兴趣和能力,更好地传承民间艺术.活动目标设置要契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生活并随着幼儿的发展而及时更新,还要善于整合多种民间文化资源并不断调整变化;活动过程的指导要情感和技法并重,尊重和支持幼儿的个性化表现.  相似文献   

7.
浅谈手工扎染艺术的文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工扎染艺术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是其它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手工扎染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古时被称为绞染或绞缬。本文主要从手工扎染艺术的特殊性、民族性、艺术性三方面对文化特征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蜡染是贵州少数民族特有的原生态艺术,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近些年贵州蜡染的传承和发展陷入了低谷。论文分析了贵州蜡染传承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主要是从贵州蜡染以自身发展促保护和寻求法律保护等方面着手,力图使贵州蜡染艺术得到充分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9.
<正>2008年,贵州安顺蜡染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对挽救因受商品经济发展而受到冲击,甚至没落的蜡染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保护和发展安顺蜡染技艺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历史发展蜡染技艺是我国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湖南等地。其中,贵州苗族的蜡染,因为布料上的图案纹样以当地的花、草、鸟、兽为主,所以具有浓厚的地域民族特色:贵州蜡染又被称作“贵州蜡花”,这项技艺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  相似文献   

10.
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的古老民间艺术。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非常值得现代少年儿童去学习和传承。因此,我们也应该从艺术本身的特点入手,做好儿童蜡染校本课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