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凡的感动     
"笃笃!笃笃!"清晨,窗外又传来了那熟悉而有节奏的拐杖声。每次我都会轻轻地推开窗,凝视着那个熟悉而坚定的背影渐渐地远去,心中不由得涌起一阵阵感动。那个  相似文献   

2.
青春的背影     
<正>迎面而来的是一张张青春的笑脸,擦身过后留下的是一个个靓丽的背影。如果说青春的笑脸能够给我们的是一种热情和希望,那么靓丽的背影给予我们的则是无边的想象、无尽的思念和无穷的留恋。当我们跟美女迎面走过,很多人都要回头去看,有的是为了看看她有没有回头看自己,更多的人就是为了默默地注视那渐渐远去的背影,让自己的心中想入非非。面对越来越远的青春的背影,任何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慨、自己的心灵深处那种难以割舍的触动,远去的背  相似文献   

3.
亨利,别走     
无数次为亨利喝彩.无数次为亨利疯狂.每一个人都尽情享受看亨利的足球盛宴.原来足球可以如此完美。然而.这一切不久将成为历史——亨利高大的背影渐行渐远.消失在记忆的尘埃中。凯旋门的灯光渐渐淡去.埃菲尔铁塔的倒影渐渐模糊.圣母院的钟声渐渐远去,塞纳河在流泪,法兰西在哭泣.全世界都将为一个天才的离去而默哀。……  相似文献   

4.
<正>风吹动着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年华如同永不靠岸的船,消失在天际。每一次的背影,每一次的挥手,每一次眼角淌出的泪水,无不在向我说着两个字——离别。从小到大,我最讨厌的事情就是离别,看着他的背影渐渐淡出视野,思念也就溢满了心田。在我的记忆中,"爸爸"是一个特别熟悉但又十分陌生的词语——他总在外头工作挣  相似文献   

5.
《新作文》2007,(10)
如火的七月,让我与相伴四年的学生分别了。四年前,我任教三年级语文学科。在几年的语文学习活动中,我与孩子们有过无数次的心灵"约会"。当孩子们与我挥手惜别时,望着一个个顽皮的背影渐渐远去,我心里荡漾着"师爱"的圈圈涟漪:  相似文献   

6.
明天,爸爸就要远行了,作为女儿的我却不能为爸爸送行。每每看到亲人们远去的背影,离别时的眼泪,挥别的双手,我不知道该怎样来形容我内心的苦恼。接过电话,我一个人悄悄回到寝室,眼泪情不自禁的流了出来,我在心里一遍遍的告诉弟弟,当爸爸明天登上列车的一刹那,请千万不要让眼泪流出来。你已15岁了,也应长大了。可我总放心不下,根叶相连,血浓于水。爸爸远行是为了他的儿女,为了他的  相似文献   

7.
时间的风刮走了一切,只给我一个遥远的背影,若有若无,似梦似真,游荡在梦的边缘.我的村庄在时间的河里漂泊了多少年?有多少人借这条船把自己从生命的此岸渡到彼岸?又有多少欢乐和悲哀留在村庄的深处?一切都将在回忆里渐渐清晰.  相似文献   

8.
《背影》感人至深.但是对于人生体验和阅历有限的中学生来说,《背影》却并不容易感动他们.要读懂这篇文章,我认为应先从结尾看起.结尾段表明了什么?可以让学生总结.我想学生是可以总结出来的:就是两条:其一,父子关系有一段时间并不好;其二,“我”思念父亲,思念父亲的背影.那么接下来我要问:这两条之间是如何实现转换的?父子间的心结是如何解开的?学生肯定会回答:父亲的背影感动了“我”.我将接着问:父亲的背影对于“我”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同学们多半会说,意味着父亲对儿子的感情.但是,仅仅如此吗?由此,我们再从头读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9.
《背影》感人至深。但是对于人生体验和阅历有限的中学生来说,《背影》却并不容易感动他们。要读懂这篇文章,我认为应先从结尾看起。结尾段表明了什么?可以让学生总结。我想学生是可以总结出来的:就是两条:其一,父子关系有一段时间并不好;其二,“我”思念父亲,思念父亲的背影。那么接下来我要问:这两条之间是如何实现转换的?父子间的心结是  相似文献   

10.
亨利,别走     
无数次为亨利喝彩,无数次为亨利疯狂,每一个人都尽情享受看亨利的足球盛宴,原来足球可以如此完美.然而,这一切不久将成为历史--亨利高大的背影渐行渐远,消失在记忆的尘埃中.凯旋门的灯光渐渐淡去,埃菲尔铁塔的倒影渐渐模糊,圣母院的钟声渐渐远去,塞纳河在流泪,法兰西在哭泣,全世界都将为一个天才的离去而默哀……  相似文献   

11.
郄玉贤 《学前教育》2009,(12):47-47
暮春,正是飞花的季节,百花吐艳,杨柳依依。然而,今年却不同往常,它常常让我感到阵阵疲惫与慌乱。超大的班容量让我不堪重负,繁杂的班务工作让我身心俱疲。耐心在疲惫中渐渐消逝,童心在慌乱中悄然远去。  相似文献   

12.
<正>离别是一个早已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主题,它牵动着古今中外多少人的心弦。因此它也成为古今诗人长咏不衰的重要内容。离别本是伤感与无奈的,但有时这离别却又美得让人心醉。在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离别诗中,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将"美"与"愁"完美的融合,不着痕迹。"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诗歌一开篇就用一种极其轻柔、和缓的动作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柔美的情境。接着,徐志摩在后面的三个诗节中运用了三个典型的意象"金柳"、"青荇"、"拜伦潭"将这种美具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动人动心的经典名篇。对于《背影》的称赞,世人不知讲了多少,大家都认为,《背影》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作品中渲染了浓浓的父爱,是父爱让作者一次又一次感动流泪,是父爱感染了读者,让读者动心动情。然而再读《背影》,我们会发现,作品感动读者的绝不仅仅是父爱  相似文献   

14.
考场佳作爱,还要会爱一考生当双手在风中摇动时,他们的眼神是那么的坚毅;当转身后背影在风沙的迷蒙中渐渐远去时,他们的背影越发高大;当走过的脚印被沙粒填满时,他们的身后留下一片芳香。在离别的路上,他们的爱,与众不同!勾践离国战败的哭号声还在耳边萦绕,挥之不去。他一身奴役装,站在吴国城下。千万里之外有他心爱的城池,那里  相似文献   

15.
《再见了,可鲁》记述了导盲犬可鲁的一生。 导盲犬是盲人的眼睛。可鲁1986年6月出生.在出生后的第43天就离开了“生父母”(生育它的母亲及保育员),被送给“养父母”(养育小狗的人).这是培养导盲犬必须要经过的一个阶段。仁井夫妇收养了可鲁.给了它无微不至的关爱。8个月后,可鲁又经历一次离别.来到导盲犬训练中心。如果说第一次离别.可鲁是毫无感觉.这次就不同了。仁井夫妇透过渐渐远去的面包车的后窗.能看到车上的可鲁将视线始终凝在他们的身上。  相似文献   

16.
岁月的随想     
在零点即将来临的时刻,我听见了阵阵爆竹声。透过窗帘,我看见了天空中烟花闪烁。不难想像,在另一方楼宇下,在点燃欢乐、激情与希望的人们的面容上,定然有如绽放的烟花的灿烂与绚丽……我沉默着,盯着这漆黑的夜空和天幕下绽放的烟花,我的心灵被突然的明亮和阵阵的爆竹声震撼了。我深怀着一份感动,合拢双手为这一切祈祷,让感动洗刷着岁月的沉垢……零点早已远去,却仍然依稀听得见大地欢快的喘息。我期望这份欢乐继续,我亦期待这夜晚恢复它应有的宁静……透过这无限的黑暗,我看到了时光的流走。在时光匆匆的背影中,我揣摩着一份人性的软弱与虚…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乌云密布的夜晚,家里得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对我十分疼爱的姥姥去世了。母亲把孤独的姥爷接回了家。发生在姥爷身上的一件事,给了我生命中最深的一次感悟。秋天的天气总是变幻莫测。我们事先商量好的要去墓地为姥姥扫墓,却因一场突来的疾雨而耽搁了。姥爷一直坐拿起一把铁锹,一个人消失在了雨幕中。望着姥爷渐渐远去的背影,一种强烈的感动涌上了我的心头。家里仅有的一件雨披被姥爷穿走了,全家人只好焦急地等着姥爷回来。时间一点点过去。不知过了多久,门突然开了,全家人都跑到门口,却没见姥爷的人影,原来是大风把门吹开了。又过了不…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学时代的最后一堂语文课,你还有多少印象?那些曾经让你感动的,曾经让你刻骨难忘的,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还是一句留言或一个依依不舍的背影?也许都是,也许又都不是。无论是与不是,有种东西却是相同的,不会改变的,它叫做情感,我们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细微的感动     
人的一生中,都会有让你感动的事。可你是否曾想到,那些让我们感动的事,不在于它的大小多少,更多的是那些闪光的小事,甚至是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就如高尚的品德,有时其实只是一元捐款,一个微笑,一句问候。  相似文献   

20.
懂得振作     
我又一次背起沉重的行囊,挥手告别那熟悉的乡土和母亲的万般唠叨,踏上了返校的列车,不知怎么,心情异常沉重。列车开动了,我望着母亲渐渐远去的背影不由自主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