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思诗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唐朝诗人王维的《相思》脍炙人口,古往今来老少妇孺皆能诵之。红豆产于南国,红豆树二三月份发叶,至五月份开花,十月可采摘。每颗红豆荚只长一颗红豆,外形似红心,故名。红豆色泽绯红,鲜艳夺目,且质地坚硬,经年不朽,因此,古人喜欢用来做戒指、玉饰等上面镶嵌的饰物,以寄托情思。红豆又名相思子。据传,古时候有一个美丽女子,因丈夫客死他乡,她闻讯后日夜悲哭,最终哭死于树下,眼中泣血,化为红豆。这个哀伤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红豆便成为爱情的象征。王维的《相思》中的红…  相似文献   

2.
儿子长大了     
李叶 《家长》2009,(1):40-41
儿子八岁,长大了,他的问题和他的思维已不再那么简单了。 上学路上,儿子问:“妈妈,红豆怎么就能生出南瓜?” 我愕然,但转念一想,有“红豆生南国”,应该是他听错了吧。于是,便说:“‘红豆生南国’,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似文献   

3.
成长记     
《今日教育》2012,(10):24
每个班都有一个玻璃瓶,表现优秀时校长就会放一颗红豆到瓶里;每个学生也有自己的红豆瓶,用来承接来自老师或父母的"红豆"表扬……期末时学校将红豆煮成粥,让每位同学都来分享。这就是南宁市滨湖路小学的"红豆"故事。校长称,每一次表扬,每一颗红豆,都是为了让小学生们培养一个好习惯,取得一点小进步。并且学  相似文献   

4.
“红豆”,是多么诱人幻想的字眼!古代诗人曾留下“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佳句。它是寄托着人类感情的尤物,从古至今,多少文人雅士,都把红豆看成人间圣洁情感的象征,在文章中加以颂扬;致使生在北国的文化人,产生了羡慕与妒忌之情,于是曾有过《红豆生北国》的长篇小说问世。这说明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把红豆视为传递人类纯洁感情的精神火炬。  相似文献   

5.
南国的红豆     
南国的红豆潘其胜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每当我打开那个精致透明的塑料小盒,捧起那颗南国的红豆时,一年前的一段往事便不由得浮现在眼前。那是一个严寒冬季的上午,北风席卷着雪花漫天飞舞。我上完第三节课走出高二(6)班教室的时候,一个姑娘从楼道的尽头向我迎来...  相似文献   

6.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的这首《相思》写出了红豆树之果乃相思之物,因此"红豆"又有"相思子"的美誉。但也许很多人  相似文献   

7.
选取暗红和艳红两种红色的卡纸,剪出3cm大小的“血滴”若干,将暗红的“血滴”摆成如图1甲所示的滴流的状态,用宽胶带纸在两面将它们粘贴固定制成静脉出血模型;将艳红的“血滴”摆成如图1乙所示的喷射的状态,再用宽胶带纸在两面将它们粘贴固定制成动脉出血模型。  相似文献   

8.
陈汉文 《现代语文》2004,(11):43-43
唐朝诗人王维留下了传诵一时,卓绝千古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中的红豆究竟为何物,不少人见仁见智,对此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9.
关于红豆的诗文历来流传不少,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唐代诗人王维咏红豆的绝句《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诗中所咏的红豆,并不是我们日常食用的赤豆,而是属于木本的红豆属植物。以后,“红豆相思”就成为一句成语,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  相似文献   

10.
岁月在喧嚣地叫着过往,不经意间在心里刻下道道伤痕,一滴一滴的血滴汇成爱河,汹涌澎湃。 小时候,你说你不爱我,因为我是女孩。  相似文献   

11.
红豆树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读了这首传诵千载的《相思》,我燃起了去观赏红豆树的欲望。爸爸经不住我的纠缠,终于在星期天带我去了红豆山庄。山庄的主人告诉我,这里的这棵红豆树已经有400多岁了,树径77厘米,高12米,巍然矗立在山庄的小河畔。红豆树是落叶乔木,春夏秋冬,风姿各异。春天,红豆树长出嫩绿的叶子,密密麻麻,像一把巨大的天然遮阳伞。清晨,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好似为山庄奏响了动听的晨间小曲。而沾在树叶上的露珠被吹落下来,树下顿时湿漉漉的,像下了一场春雨。早晨的阳光洒在油亮的枝叶上,闪闪发亮,美…  相似文献   

12.
光阴似箭,青春易逝。可英国的一名女士却为自己年轻美丽的外表买了一份保险。根据保单上的协议,在未来10年之内,如果她的丈夫以她变丑了不再有吸引力为由离开她,保险公司将赔付15万美元。当然,为了做到公平起见,她漂不漂亮也不能由她的丈夫一人说了算,而是由10个与她丈夫一样同为建筑工人的男人来投票决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有一天,朋友聚会,谈话中几个朋友开始抱怨起自己的丈夫,有的说,丈夫整天忙工作,回家来就是看电视、睡觉、忙自己的事情,孩子让爸爸陪着玩一会儿,他总是说没时间……我忽然想起前几年的一件事情。那一天,儿子一直在哭闹,怎么哄都不行。后来,我猛然醒悟到,孩子已经有几天不见爸爸了,是不是在想爸爸了?我赶紧给丈夫打电话,让他抽时间回家一趟。吃饭时,丈夫回来了,我永远无法忘记当时儿子在爸爸怀里高兴的样子。  相似文献   

14.
在小班“旺仔宝宝会唱歌”活动中.教师围绕“尝试以对应的方式让‘旺仔宝宝’发出声音”的预定目标.要求幼儿把红豆、黄豆、绿豆分别旋进红、黄、绿的旺仔易拉罐中.使其发出声音。在操作过程中.一男孩把红豆放进黄色的旺仔易拉罐中.理由是“我喜欢这种豆(红豆),那种豆(黄豆)不好看”,其他孩子也有类似情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红豆树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xie),此物最相思。”读了这首传诵千载的《相思》,我燃起了去观赏红豆树的欲望。爸爸经不住我的纠缠,终于在星期天带我去了红豆山庄。山庄的主人告诉我,这里的这棵红豆树已  相似文献   

16.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中国人心中生长了千百年的这一浪漫情怀,在20世纪的春天盛开,而它的色浓质香则随着一个人的声名远播而跨洲过海,在更广的范围播撒——2005年2月7日,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成为《福布斯》的封面人物,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的服装,知道了中国的“红豆”品牌。外电评价说,这似乎意味着外界已将周海江视为中国服装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标志性人物。  相似文献   

17.
金仕霞 《文教资料》2007,(33):23-24
"十七年"时期的作家基本无法跳出"爱情 革命"的枷锁,而出现于五十年代中期的《红豆》却能够真正从爱情本身出发真实地描写青年知识分子的真实情感生活,呈现出了丰富性、复杂性,体现了作家对爱情、对人性的一种关怀。多年来人们对小说中涉及的情爱描写、主题思想一直有争议。本文试图从爱情的角度解读《红豆》,探讨小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红豆是亲戚从更远的南方带回来的。红红的,燃烧了整个太阳的色彩融在一起,像孩子的脸。那年,我把这颗极其宝贵的红豆深埋在屋后那片土地的一角,天天给它浇水,陪它说话,要它快点长大,结满红彤彤漂亮的豆子。可奶奶一边照料她的桂花一边说,傻丫头,这里的气候不适合这种豆子的生长,不然这里也早有一大片了。我一  相似文献   

19.
小龙 《成长》2006,(7):91-92
“铜须事件”:丈夫一个人辛苦养家,闲赋在家的妻子因丈夫整天忙碌对自己关心渐少而热衷于网络游戏《魔兽》,并与该游戏玩家某大学生铜须多次发生性关系,后被丈夫察觉。妻子保证不再与铜须来往后得到丈夫原谅,但很快又“故态重发”,忍无可忍的丈夫把妻子与“奸夫”的QQ聊天记录公布给《魔兽》游戏玩家,得到众多支持,有网友还利用网络技术公开了铜须真实身份,电话等隐私,铜须否认指控,并威胁起诉那些指责他的网友。[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岁暮     
1她丈夫去世后,每年的新年前夜,她仍像往常一样在家里摆个晚宴。晚宴的规模比丈夫在的时候小多了,因为不需要再请他公司里的同事来。最后,它变成了纯粹的中国人聚会,住在加尔维斯顿港的朋友会来,几位在休斯敦的老相识也会开车一小时赶来参加。这样的聚会已经办了三次。她一个人住在丈夫留给她的那栋房子里,房子楼下有一间双人卧室,是她以往和丈夫住的房间,楼上还有两间卧室和一间书房,再上去的半层是阁楼。丈夫走后,她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