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古老的传说:老和尚收养一个弃婴为小和尚,准备让他继承衣钵。小和尚与老和尚两个人在山上相依为命,到了小和尚15岁时都还没有下过山,也没有接触过其他人。  相似文献   

2.
【案例】师: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个故事。(学生兴致很高)师:故事说的是: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故事说的是: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故事说的是: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故事说的是……(台下一片哗然)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个故事:寺庙里有一个小和尚和一个老和尚,一天老和尚叫小和尚拿一块石头去路边卖,但不能卖给别人。使小和尚惊讶的是,竟有人愿出五块钱来买它。第二天,老和尚又叫他到市场上去卖,居然有人愿出百元甚至千元买下它,小和尚按照师父的吩咐仍然没有卖。第三天,老  相似文献   

4.
老和尚经常带着小和尚到寺院外面的山坡上诵读经文。有一天,小和尚对老和尚说:"时间过得真慢呀!"老和尚说:"你这样试试。上午,你面朝西边坐着读;下午,你面朝东边坐着读。"小和尚照老和尚的话去做,背对着太阳诵读经文。渐渐的他就忽略了时间的快慢。第二天,他对老和尚说,"师傅真高明,这一转换方向,我就忘  相似文献   

5.
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一个人最害怕什么?""你以为呢?"老和尚含笑看着徒弟。"是孤独吗?"老和尚摇了摇头:"不对。""那是误解?""也不对。""绝望?""不对。"小和尚一口气说了十几个答案,老和尚都一直摇头。  相似文献   

6.
老和尚经常带着小和尚到寺院外面的山坡上诵读经文。有一天,小和尚对老和尚说:"时间过得真慢呀!"老和尚说:"你这样试试。上午,你面朝西边坐着读;下午,你面朝东边坐着读。"小和尚照老和尚的话去做,背对着太阳诵读经文。渐渐地他就忽略了时间的快慢。  相似文献   

7.
大寺庙     
小和尚对大寺庙充满神往,老和尚就带他到大寺庙去见世面、开眼界。暑假到了,老和尚和小和尚开始打点行装,准备关闭庙门,到外地云游一番。老和尚说了,小和尚一天天在长大,应该到外面见见世面、开开眼界了。不过,老和尚也在犯踌躇[chóuchú]:小和尚还在上学,  相似文献   

8.
“循环小数”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全新的知识,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难点。在概念教学中,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提高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上课伊始,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导入:“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让学生体会到这个故事是讲不完的,…  相似文献   

9.
北宋著名诗人和书法家苏东坡任杭州刺史时,有一次去逛庙会.老和尚见他衣不出众,貌不惊人,就显得很冷淡,对他说:"坐."然后对站在一边的小和尚说:"茶."交谈了几句之后,老和尚发现苏东坡知识渊博,并非凡人,于是改变态度,谦恭地说:"请坐."又对小和尚说:"敬茶."最后,当老和尚了解到此人就是当时颇负盛名的苏东坡时,立即显得十分殷勤,笑容可掬地说:"请上坐."又连忙叫小和尚:"快敬香茶."临走时,老和尚请苏东坡题词留念,苏东坡挥笔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老和尚顿时羞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相似文献   

10.
一个小和尚跟着老和尚学禅。一天早上,老和尚给小和尚布置功课,老和尚指着禅房里的一缸金鱼,对小和尚说:“只要你对着这些金鱼不断地点头、点头,心诚则灵,到一定时候,它们也会朝你点头。”然后老和尚就出去了。小和尚看着这些摇头摆尾、嘴巴一张一合、游来游去的金鱼,心里将信将疑。按照老和尚的吩咐,小和尚开始站在鱼缸前,对着金鱼不断地点头。一个上午下来,已觉得疲惫不堪。这时,老和尚回来了,小和尚说:“师傅,它们还是老样子。”老和尚说:“这说明你的心不够诚。”下午,小和尚对着金鱼继续点头,一直点到黄昏,小和尚已经头昏眼花,浑身乏力…  相似文献   

11.
寺庙里的柴米不多了,老和尚让小和尚下山去化缘。傍晚,小和尚两手空空回来了,老和尚问:"今天有没有遇到好心的施主?化了些什么?"小和尚说:"山下村民遇到灾荒,地里的庄稼全被蝗虫吃了,村里的人颗粒无收,日子很不好过,没有化到柴米。"  相似文献   

12.
[案例] 师: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个故事.(学生兴致很高) 师:故事说的是: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故事,想来大家都熟悉: 从前,有一群小和尚来到一座庙里跟一位老和尚学点石成金的技法,很多年过去了,却学业不成,于是准备离开.临走时,老和尚答应他们,可以满足每人一个要求.许多小和尚都央求说:"师父,点一块金给我吧!"好在寺庙门口的石头不少,对老和尚来说,这也并非难事,因此很多小和尚遂了心愿,都欢欢喜喜踏上了归途.唯独一个小和尚迟迟不肯离去,老和尚就问了:"你还想要什么呢?"小和尚鼓足勇气回答:"您能不能把点石成金的那根手指给我呢?"  相似文献   

14.
老和尚经常带着小和尚到寺院外面的山坡上诵读经文. 有一天,小和尚对老和尚说:"时间过得真慢呀!" 老和尚说:"你这样试试.上午,你面朝西边坐着读;下午,你面朝东边坐着读."  相似文献   

15.
河边的苹果     
佚名 《初中生》2008,(7):82
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老和尚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间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我见河边有棵苹果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相似文献   

16.
一老一小两个和尚结伴回寺院。通往寺院的山路本来坑坑洼洼,再加上白天下过雨,路面未干,晚上走起来当然艰难。为了照顾小和尚,老和尚把灯笼让给了他。师徒俩人回到禅房,脱鞋准备睡觉的时候,小和尚发现自己的鞋又脏又湿,而师傅的鞋则一尘不染。小和尚十分惊讶,好奇地问老和尚说:“师傅,我打着灯笼都把鞋走脏了,你没打灯笼,鞋子为什么一尘不染呢?难道你真练有轻功吗?”老和尚听罢,微微一笑,双手合十道:“鞋子脏不脏与灯笼关系不大,主要看你的心在不在。”小和尚没听懂,但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口。老和尚接着解释:“你拎着灯笼的时候,眼睛只注视灯…  相似文献   

17.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还有个小和尚。小和尚很聪明,深得老和尚宠爱,老和尚将毕生所悟倾囊教授。有一夜,小和尚忽然动了凡心,偷偷下了山,从此成为一个花天酒地的浪子。几年后的一个深夜,他陡然惊醒,深感忏悔,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师父,您肯饶恕我,再收我做弟子吗?  相似文献   

18.
江南一座大山上有座古寺,名叫威灵寺。寺里有个老和尚,治风湿性关节痛、骨梗喉很出名。老和尚治病时,总是先焚香念咒,再将香灰倒在一碗水里,让病人喝。说来也怪,病人喝下香灰水,痛就好了。老和尚说这是菩萨显灵。因此,人们都说威灵寺菩萨有求必应。老和尚是活神仙。其实,老和尚盛香灰的碗里装的不是一般的茶水,而是一种专治风湿痛、骨渣子卡喉的草药药汤。老和尚每天让一个小和尚在厨房里煎这种药。小和尚不但煎药,还要种菜、做饭洗衣服、打扫院子等,老和尚对他很严厉,小和尚有气难出,便想了一个捉弄老和尚的办法。在煎药时,故意换上根本不…  相似文献   

19.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七情六欲,有十分丰富的情感,无情无义乃冷血动物也。俗话说,“日久生情”。情的类型很多,有亲情、友情、爱情、恋情等。中学生对这些情感不能盲目,特别是对恋爱之情,更要用比较清醒的头脑正确面对;如果不能正确面对,就会产生许多问题。因此,要正确认识中学生的情感,对他们的恋爱要早识、早防、早决。一、真诚面对中学生的情感有个故事说:从前,有个老和尚收养了一个弃婴,一直养到十来岁的时候,老和尚才第一次带他下山化缘。在山路上,去化缘的小和尚看到一个漂亮的村姑,心里十分喜欢,目送她走得很远。老和尚立即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并告诉小和尚:那是会吃人的老虎。小和尚竞脱口而出,“我就喜欢老虎!”这个故  相似文献   

20.
有个青年在经历了一连串的打击后,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他听说山上有个老和尚可以帮人解除苦恼,便慕名而去。他问老和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