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常有同学前来咨询,更多的同学是在网上提问:“老师,我的数理化不好,马上要中考了,如何才能快速提高成绩呢?”“老师,上课时我老是走神,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不走神呢?”“老师,我一学习就瞌睡来,我应该怎么办呢?”……面对这些提问我多数在犯难,因为基本上提问同学的期待是:老师你给我解决这个问题的法宝吧,只要有了这个法宝我自己不要费什么力,使什么劲,就能轻而易举地就获得我想要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2.
正经常有同学前来咨询,更多的同学是在网上提问"老师,我的数理化不好,马上要中考了,如何才能快速提高成绩呢""老师,上课时我老是走神,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不走神呢""老师,我一学习就瞌睡来,我应该怎么办呢?"……面对这些提问我多数在犯难,因为基本上提问同学的期待是:老师你给我解决这个问题的法宝吧,只要有了这个法宝我自己不要费什么力,使什么劲就能轻而易举地就获得我想要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3.
史无前例     
一大早,我们上语文课,就有部分同学昏昏然。年轻的老师就使出了“提问”的提神法宝,于是他说:“后面那位戴着眼镜的同学,请你站起来说一下刚才我都讲了些什么?对,就是你,不用看了!”  相似文献   

4.
史无前例     
一大早,我们上语文课,就有部分同学昏昏然。年轻的老师就使出了“提问”的提神法宝,于是他说:“后面那位戴着眼镜的同学,请你站起来说一下刚才我都讲了些什么?对,就是你,不用看了!”  相似文献   

5.
先看一个教学片断片段。在一次公开课上,执教的老师提问学生:“你们看,老师的眼睛里有什么?”有个学生看了老师的眼睛很长时间,然后举手回答:“老师的眼睛里有个我!”这位年轻的老师生气地说:“什么有个我?坐下。”于是又问另外一位学生,这位同学根据教材的内容回答:“老师眼睛里有眼球。”老师大大夸奖:“这个小朋友观察仔细,回答准确。”  相似文献   

6.
《课外阅读》2006,(5):52-52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上公开课,老师提问:。各位同学,有谁知道长度的单位是什么?”这时,班上最乖巧的一个同学举手要求回答,这是课前老师安排好的,当然是他回答了。“老师,是米!”。不错不错,请坐下。”“可是,有谁知道还有什么呢?”这时候,平时学习最落后的同学也举手,老师有点激动,虽然没有事先安排他,可是老师觉得不应该有歧视,决定给一个机会。  相似文献   

7.
问:静子姐姐,我有一个上课经常走神的坏习惯,为此我的学习成绩一个劲儿地往下掉,但我仍然控制不住自己,每到上课时,脑袋就会往外转。你说我该怎么“攻克”这个大难题呢?(小珠)?小珠的这个难题好像也是不少同学的烦恼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七嘴八舌,大家快来帮帮小珠吧?邓少云:说实在话,小珠,你的这种毛病我也经常犯,我建议你在准备上课时,在心里暗暗地对自己说:“要认真听课,要认真听课……”上课时,集中注意力。从老师一开始讲课,你就必须努力地控制自己,时常提醒自己不要往外看,一字一句认真地聆听,跟着老师…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班开始有了“差等生”和“优等生”的分别。没有谁宣布过谁是“差等生”,谁是“优等生”,可谁都心里明白。要不信,你看看老师的态度就知道了。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吧。我观察,老师对爱提问题、敢提问题的同学通常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优等生只要有提问的示意,老师总是停下正在做的事,满脸笑容,和蔼可亲地说:“有什么问题呀?”尔后提问的同学总可以得到满意的答复,有时还能被老师夸几句:“勤学好问,很好……”老师如果对任何同学都这样那就皆大欢喜了。可是同样的问题,如果换了…  相似文献   

9.
休闲广场     
本班笑料孙森/青岛一我班语文老师提问有个习惯,就是总爱叫那些不举手的同学。可这次,老师却偏偏叫了一个举手很高的同学:“请你来回答这个问题。”“老师,我不知道。”“不知道你举手于什么?”“我以为举了手您就不会叫我了。”二数学老师讲完课后对同学们说:“本课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大胆提问。”同学们没有反应。‘’这堂课内容既多又深,不好理解,希同学们大胆提出问题来。”这时,有个男生站起来,不好意思地对老师说:“老师,能不能把课重新再讲一遍。”三今日大扫除。卫生班长为使同学们尽快分配到任务,而不致于出现混乱…  相似文献   

10.
李华 《班主任》2010,(8):25-26
带文科班快两周了,我翻开了第二周的周记。蓦然,这样一段话跳入我的视线:“老师,什么时候您能不用点名册就叫出我的名字呢?为什么教师的子女不用凭分数就可以进这个班级?为什么老师总是提问他们,而我们却总是被忽视呢?”  相似文献   

11.
王思棋 《作文》2023,(11):17-18
<正>“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历史’吗?”讲台上的丁老师突然向我们抛出一个问题。“16号同学呢?”老师从1号一直叫到15号,大家都一言不发。前一秒我还在想,新学期的第一节历史课不会就如此刺激,连提问都能顺延到我吧;后一秒,同桌就用胳膊肘推了我一下,小声说:“叫你呢,16号。”  相似文献   

12.
今天上午第四节是英语课,同学们都在积极配合老师进行英语对话,只有吴镔洋走神了。临上课前他用自己的“私房钱”买了一大兜子糖,离下课还远着呢!他这个急性子哪里等得了?于是偷着吃,他的举动不一会儿就被老师发现了。老师问:“你在于什么?”他说:“我……我在……吃……”还没说完,那块糖就从嘴里掉了出来。  相似文献   

13.
一、案例 铃声响后,姜老师拿着地球仪刚跨入教室,班上的同学朱某就脱口而出:“这是什么球呀?”姜老师说:“地球仪,以后请举手提问。”姜老师转身板书时,又响起同学朱某的声音:“要不要做笔记呀?”姜老师转过身来说:“当然要做笔记。我不是说要举手吗?”“我举手时,你没看见呀。”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我是一位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年轻教师,一直想把课堂教学搞活跃起来,因此在提问方面花了不少精力,但是总收不到满意的效果。请问课堂提问究竟容易产生哪些失误?请给予答复。———福建李老师答:李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也有同感,下面就课堂提问的失误谈点个人的浅见。一、提问顺序颠倒,减弱提问效果不少教师的提问顺序是这样的:下面我请同学们回答一个问题,此时学生心理紧张、注意力集中,老师将某个同学叫起来,然后说出提问的问题,例如教学“比例尺”时,一位教师这样提问:李明同学起来回答,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其他同学此…  相似文献   

15.
那是周四的下午,学生们都在谈论今天期中考试的情况,很多孩子脸上洋溢着笑容,我从他们得意的神情中已经猜出孩子们的考试成绩一定不错。突然,有位同学喊道:“老师,我从图书室借的书不见了。”我问:“什么时候发现的?”“五分钟之前还在我的桌上,我刚离开座位一会儿,回来就发现书不见了。”我问大家:“同学们,谁看见这位同学的书了?”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没看见。”从教16年,凭着老师的直觉,我心里非常清楚:书就在我班某个同学那里。可怎样才能让拿书的同学主动把书交出来呢?要是过去,我早就采用翻书包或检举揭发的…  相似文献   

16.
下课后,明明嗔怪道:“亮亮,老师又没叫你回答问题,你怎么举手呢?真是多此一举。”亮亮解释说:“我想举一反三。”明明奇怪地问:“你这话什么意思?”亮亮说:“因为已有三个同学举手了,我想举手把他们‘反’下去。”“那你怎么又把手放下来了呢?”“我举了好半天,老师也不喊我,我的手都举酸了,举不胜举了。”“看来你这一举还蛮举足轻重的嘛!”“我可没举‘足’,脚怎么能举呢?”亮亮反驳说。明明笑着说:“你一定听过‘举国上下’这个词,‘国’都能举,何况是脚呢?”这时,灿灿正好走来,听到他俩的谈话,感到好笑,就说:…  相似文献   

17.
唐老鸭信箱     
《小学生导读》2012,(4):16-16
含山县环峰小学吴飞同学:不知怎么我这段时间上课老是走神,怎么办? 唐老鸭叔叔:聚精会神听课,是搞好学习的重要条件。上课思想不集中,爱走神,是不是这段时间有什么思想负担,外界干扰大了些?以后在课堂上要看着老师听课,大脑紧跟老师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开心一刻     
我不是笨鸟森林里举行鸟儿飞行比赛。当起飞的哨声吹响时,一只画眉还是不飞,结果得了倒数第一。记者问:“你为何要过一段时间再飞呢?”画眉说:“不是有句话叫‘笨鸟先飞’吗?我只是为了证明我不是笨鸟而已。”出生地班主任让同学们填一个表格。宁宁:老师,出生地这栏怎么填?老师:你在什么地方出生,就填什么地方。宁宁:我懂了。老师把表格收上来后,发现宁宁在出生地一栏上写着:“医院”。漏网之鱼老师催促同学们交作业,他扬了扬手中的作业本,问:“都交齐了吗?不会有漏网之鱼吗?”有位同学怯生生地问:“老师,那条鱼明天自…  相似文献   

19.
弯弯的月亮     
星子的老师是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漂亮,很招星子和同学的喜欢。一天,老师在课堂上向同学们提问:“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学生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像———小———船———”年轻的老师听了同学们的回答后,高兴地说:“好,同学们的回答很正确。”这时,坐在前排的星子举起了手,可是老师没有发现,星子就仍举着手,还喊了一句:“老师!”老师听见后,说:“星子同学,有什么问题请讲。”星子站起来,眨动着那双亮晶晶的大眼睛,说:“老师,我看弯弯的月亮像豆角。”老师听完星子的话,一脸的不高兴,…  相似文献   

20.
案例描述: 王某,是初一从齐齐哈尔市刚转进我班的。第一天上课就有学生频频来报告:“老师,新来的同学打我。”问他们原因,好像没有什么大事,玩玩就打了。于是我就找他教育了一番,可是接下来天天都是这样,难道是他有这个爱好?喜欢打人?怎么办呢?我找来了他的父母,了解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