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托尔斯泰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详细描写了女主人公安娜的三次梦境。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人潜意识欲望的满足,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研究安娜的三次梦境,可以揭示出这三次梦分别是安娜身体欲望、心理情感欲望以及死亡欲望的满足。同时安娜的三次梦境在小说中也有引导情节发展、预示安娜悲剧命运进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你经常做梦吗?你还记得上一次梦境的情节吗?你做过恶梦吗?如果你对自己的梦境感到好奇,不妨读读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最为大众熟知的著作,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心理学读物。从专业角度来看,它系统地介绍了弗洛伊德对梦的产生、加工机制的研究,是精神分析主义的代表作;而从普通大众的角度说,这本书又让人学会通过分析梦境,加深对自己的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据某报消息,章子怡等明星将成为弗洛伊德在中国代言人的消息刚一公布就引起了各方的普遍质疑。今年十一月,北京出版集团宣布,将斥资百万,征集文娱、体育明星为旗下一套大型西方经典丛书《经典通读》代言,内容包括马克思、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弗洛伊德等数十位西方思想巨人的《资本论》、《物种起源》、《梦的解析》等40部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4.
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学派打破了理性主义的传统,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心理研究的新领域。然而由于其学说过分推崇性本能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被巴赫金认为只是主观化了的生物学,而巴氏本人所信仰的是客观的社会因素。基于此,他拒绝接受弗洛伊德的相关学说,他将陀思妥耶夫斯基能够实现复调理想全部归功于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彻底忽视了文本的内在艺术作用。试以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结合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以《罪与罚》为细读文本,分析其中出现但经常被人忽视的大量梦境,揭示它们的存在价值,并以此重新体会小说的作品魅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自卑情结"理论,来分析《我的光辉生涯》与《简·爱》两位女主人公的性格及命运,发现西比拉与简.爱有着相似的自卑情结。虽然两位女主为了补偿自身的自卑感都采取了措施,但不同的补偿方式决定了两人最终不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苏轼的《江城子》与弥尔顿的《梦亡妻》都以记梦的形式悼念亡妻。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梦是欲望的满足,两首悼亡诗中表达的不仅是梦者对亡妇的哀思。苏轼的梦中,隐含着“人世”与“出世”的矛盾愿望;而弥尔顿的梦念还包含重获光明,一睹妻容以及性的欲望。  相似文献   

7.
《梦亡妻》的情节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弥尔顿这首十四行诗《梦亡妻》,主题哀威,感情婉约,采取叙事形式并置于梦的情景之中,来表达失去爱妻的深切痛苦以及对他们愉快往事的无限缅怀。其不仅包含着强烈的思妻感情,而且也承栽着深邃的革命思想,让读者看到了诗人那积极的人生态度——黑暗的隧道里,光明就在前头。  相似文献   

8.
文学与精神分析心理学亲缘关系的表征,存在于两者均注重对个体的人性和人格的探索。英美文学教学实践与精神分析心理学理论范式的交互运作,不止可以强化学生深层诠释文学人物的外在表现行为以及内在潜意识心理,而且能够引领学生对纷繁芜杂的文学现象和同质的文学本质达到更高层次的认知、体悟与升华,进而建构其独思独立的文学批评精神。  相似文献   

9.
<正>一篇记叙文,不仅要叙述清楚,还要适当地议论和抒情。议论性的语言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起到点明主旨的作用;而抒情性的语言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倾向:或喜悦,或悲伤,或赞美,或厌恶。这里,我们谈谈议论性语言,如何使感悟深刻而鲜明地呈现出来。其实,在记叙中穿插议论这种写法并不少见,我们也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这样写的。但有一点要清楚,为什么要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呢?一般来说,记叙中的议论有以下几点作用:一是表现人物的形象,二是表  相似文献   

10.
袁文松 《考试周刊》2014,(89):173-174
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第六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为例,谈谈问题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包括由谁提问题、怎么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和问题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张晓凤 《考试周刊》2015,(22):180-181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根据其童年往事创作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品。书中的小林宗作校长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呵护着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2.
龚荣华 《成才之路》2010,(24):18-19
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意义的作用。”人的活动总是和情感结合在一起,自己认为感兴趣的事就愿意主动地去做,甚至不怕辛劳,也要坚持;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在外界强迫的条件下也难很好地完成。就像达尔文小时候对学习并不感兴趣,但对昆虫特别感兴趣,并一直坚持,最后写出《物种起源》,这说明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情感投入,学生学习化学也一样。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 ,新一代大学生思想、精神个性化趋势日益明显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单一的思想来源 ,统一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激发学生真正的精神动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学术介入与文化介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理性选择。所谓学术介入 ,是指以学术的立场、学术的思想和学术的方法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体说来 ,一方面是以学术的态度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或者说 ,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学术教育的氛围之中 ;另一方面 ,将学术研究中的丰富思考作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 ,使受教育者在海纳百川的思想环境中辨别、选择 ,并形成自己的…  相似文献   

14.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是人教版教科书世界古代政治史中仅有的两课之一,从单元的设置与内容联系看,本课与前一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共同构成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且与之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因此本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教学难点的罗马法,不仅在维护古罗马帝国统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其蕴含着超越时空局限的种子,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的阶级分析理论在利用阶级观点分析社会问题和把阶级分析置于唯物史观背景下这两方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阶级分析理论。在阶级归类、阶级划分标准、具体阶级分析方法上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阶级分析理论,这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在阶级分析方法运用上的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毛泽东的阶级分析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一书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研究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特点及其阶段性,揭示作为心理现象的品德在其发展中对人脑活动的规律、心理发展的依赖关系,研究儿童品德心理结构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它着重从儿童心理发展角度去探讨社会道德现象与个体品德发展的辩证关系,阐明某些具体的道德教育途径和措施的心理前提。在编写时着重突出思想性、知识性、针对性、实践性和发展性五个特点,便于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获取良好的教育效果,为…  相似文献   

17.
赞科夫认为,无论学校的教学大纲变得多么完善,学生在毕业后必然会遇到他们所不熟悉的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新技术。那时候他们不得不独立地、迅速地弄懂这些新东西并掌握它。只有具备一定的品质、有较高发展水平的人,才能更好地应付这种情况。于是,在十几年的实验教学过程中,他提出了他的关于教学与发展问题的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专题解读]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是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基于此,本专题涉及中国历史上长江三角洲(已经跻身世界六大城市带之列)、西部地区(广义上讲包括西北、西南与成渝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的崛起(指河南、山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省)、京津冀地区、陇海铁路经济带以及珠江流域等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学是苦闷的象征."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这一思想明显是受到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性意识升华理论的影响,但是,他去除了弗洛伊德理论某些生理学因素,注入社会学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长时期来,对我国古代人性论思想的研究,一般是从哲学或伦理学的角度立论,其内容也局限在人性善恶的来源问题.文章则与此研究传统不一样,即改为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立论,其研究内容除保留人性善恶论外,还讨论了另外四个重要问题:一是人性地位论,通过就人贵论、人本论和天人论的考察,较充分地论证了人性的崇高地位.二是人性本质论,概括为生性论、习性论和心性论,揭示了人的自然本性、社会本性与心理本性.三是人性构成论,从类型论、因素论和结构论三个角度,对人性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四是人性发展论,归纳为气禀论、习染论、性习论与修身论四个论题,对影响人性发展的种种因素作了全面考察,扩展并提升了我国古代人性论思想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