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据说,出生不到两个月,我就被送到了乡下姥姥家。乡村生活自由,我的童年记忆是彩虹般的七色绚烂。只有当一个女人来的时候,我才有点害怕。她目光锐利,短发,  相似文献   

2.
童年的记忆总是那么令人怀念,那么有趣,那么令人难忘,那么精彩……十年了,那些童年趣事总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记忆深刻。  相似文献   

3.
姥姥是个讲故事的好手。小时候,每逢周末我都要到姥姥家,依靠在她身边缠着她给我讲故事。每当我回忆起和姥姥度过的美好童年,我眼前依然能清晰地浮现出她那双能看见故事里东西的眼睛,依然能听到她讲故事时的声音。姥姥的故事是童年回忆中最亮丽的风景。后来,家里买了收音机。夏日的夜晚,许多大人小孩围坐在一起听评书,那场景热闹又宁静。一个个津津有味的故事,滤去了烦躁,净化了心灵,就连周  相似文献   

4.
萧红在创作时喜欢运用儿童视角,她对这种视角的偏爱和成功运用,是与她的个性、童年情结和艺术创造性分不开的。纯真、善良的个性品质,深刻、鲜活的童年记忆,真切、细腻的童年体验,构成她儿童视角文学创作的深层动因,也是她的作品独具魅力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5.
童年的小院     
我的童年大部分是在姥姥家的小院里度过的。小院里曾经藏着我童年时的美好愿望与天真的笑声。如今我长大了,伴随我度过童年的小院随着时光的流逝显得有些苍老了,记忆中那鲜艳的颜色也像老照片一样泛黄了,饱经风雪的墙壁有些斑驳,幼时随老爷栽种的那片花草也渐渐的枯萎。然而在小院里,草丛中有我快乐的脚印、花丛里有我甜蜜的笑声。我曾经渴望和小鸟一起在蔚蓝的天空中邀翔,我曾经幻想和  相似文献   

6.
李阳海  黄松海 《初中生》2015,(27):20-23
时鲜美文 记忆有痕,明月有照仍需灯 张学民 记忆中的童年,不知道父亲在忙什么,除了吃饭的时间,很少见到父亲,里外总是母亲操劳的身影.小时候最怕母亲去姥姥家.姥姥家路远,那时交通工具种类少,所以很少有机会跟着.  相似文献   

7.
<正>就像陶潜爱莲一样,我爱树。我对树的记忆,始于童年时姥姥家安静的小院。那是河北农村一座普通的四合院,房屋低矮,光线昏暗,我站在炕上,扶着窗台,透过木窗向外看。窗台下面,是几株粉白相间的月季花,枝条枯黄,叶薄色淡,一向无人在意。院子西面有一棵上百年树龄的大枣树,躯干苍虬,华冠如盖,枝叶细密。在她的笼罩中,灰色的小屋含蓄神秘,平凡的小院诗意朦  相似文献   

8.
<正>感恩的五月,没有了母亲的母亲节,无尽的思痛,借几段记忆的文字,聊以安顿对父母亲的感念!记忆中的童年,不知道父亲在忙什么,除了吃饭的时间,很少见到父亲,里外总是母亲操劳的身影。小时最怕母亲去姥姥家,姥姥家路远,那时交通工具种类少,所以很少有机会跟着。记忆里,从母亲刚从村口消失的那刻起,就盼着她回来,这种盼,有渴望母亲带回"美味"的成分,但更多的是一种对母亲离开的怕。盯着太阳过晌,会  相似文献   

9.
告别风筝     
整个童年我都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姥爷的年岁虽大,但手很巧,会找来木条纸片棉线等,自己动手做风筝。于是,童年时我眼里只有风筝。高高飞翔的风筝,五颜六色的风筝,断了线在天空中飘忽不定的风筝……拼凑成我童年所有的记忆。在姥姥家的生活很快乐,每每姥爷做好了新的风筝,我总会拿着,喊上几个邻家的伙伴,急匆匆地跑到平地上,放起了风筝。有时候风大了,便将手里的风筝线紧紧地拽着,感觉风筝被风扯来拉去,却还是在空中飘舞而不落下来,甚至飞向更高的天空,几乎要飞到太阳上去,那么高,那么高……我就会觉得很开心,很自豪,很满足。有大人经过,问我…  相似文献   

10.
欣赏的力量     
及佳玉 《下一代》2011,(2):30-30
初中的生活是繁重的,小山般的作业让我渐渐淡忘了那个陪我度过六季花开的地方。但总有一个天使般的身影在我脑中挥之不去,我的生活也因她的一句话而变得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1.
<正>感恩的五月,没有了母亲的母亲节,无尽的思痛,借几段记忆的文字,聊以安顿对父母亲的感念!记忆中的童年,不知道父亲在忙什么,除了吃饭的时间,很少见到父亲,里外总是母亲操劳的身影。小时最怕母亲去姥姥家,姥姥家路远,那时交通工具种类少,所以很少有机会跟着。记忆里,从母亲刚从村口消失的那刻起,就盼着她回来,这种盼,有渴望母亲带回"美味"的成分,但更多的是一种对母亲离开的怕。盯着太阳过晌,会急不可待地跑到村外,眼巴巴地去眺望那条消  相似文献   

12.
童年印象     
张伟 《教育文汇》2011,(6):51-51
童年的时光已经淹没在岁月的长河中,但是童年许多美好的回忆却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永远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13.
如今,我的心里一直牵挂着姥姥家旁边的那个楼道,楼道旁住着我最亲的姥姥、姥爷.可是,我曾经将那个爱的天堂忘却了. 童年是在姥姥家度过的.那时候,每到夏天,姥爷、姥姥常常领着我来到楼道里,在人群中找个位子,放下凉椅,快乐地坐下,一起在楼道里乘凉.  相似文献   

14.
在姥姥家     
我的童年是在姥姥家度过的。清晨,我一醒来,便听见那响亮而有力的鸡叫声。随即,我就在睡眼噱咙中快速地起床了,因为这时,姥姥和姥爷早已经起来了。  相似文献   

15.
有一天,我在班里表扬了一位同学,说他这个“青翠欲滴”用得好。下一次交上来的作文,几乎每个人都用了“青翠欲滴”:“教室的一角里,有盆青翠欲滴的花”,“爸爸拿起青翠欲滴的玉酒杯”,“她穿上一件绿色的裙子,真是青翠欲滴”……有一个男生居然还写:“我的鼻涕青翠欲滴……”我的旗下也不乏一些另类写手。有个看上去十分文静的女同学在《最难忘的一件事》中写道:“我的记忆是一只美丽的木匣,打开它,里面放着许多珍珠。每一颗珍珠就是我的一件童年往事。”然后她写了小时候在乡下姥姥家时如何用尽酷刑将两只鸡折磨致死的故事。接着是:“事情…  相似文献   

16.
王英 《四川教育》2013,(7):49-49
不知怎地,人到中年的我,总喜欢多愁善感地回味生活中的过往,尤其是那记忆中的油墨书香,至今都挥之不去。出生在70年代初期的农村孩子,在童年时是没有资格谈阅读课外书的,因为那是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  相似文献   

17.
品味幸福     
当用贝壳做成的风铃随风起舞,我便转身进入神奇的童话王国;当记忆敲开了童年,幸福便成了上天赐予我的最珍贵的礼物。童年是幸福的。我的家乡,依山傍海,风景秀丽,环境怡人。在这样原生态海滨城市里,我的童年收藏了很多美妙的记忆,这  相似文献   

18.
我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在那个生活贫困的年代,过年走亲戚在我童年的生活中有着深刻的记忆。  相似文献   

19.
在人们的印象中,盛可以是一位小说家,然而,她突然开始画上了画,在微博上,她一张一张地画,终于就有了《春天怎么还不来》,53篇散文,每一篇都配有她的彩色水墨画,她说:我画的是另一个我,孤独的童年,母亲的爱,内心的柔软,有爱的瞬间。我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我没有任何人指点,就是画下我的童年和童年的记忆,忽然觉得在回头的时候,发现自己没有长大,还是穿红衣服、绿裤子的小孩,还在田野里,还在那个乡村,我觉得她一定很孤独,我要走回去,去陪伴她。  相似文献   

20.
小魔术     
崔晨煜 《小学生》2009,(10):36-36
我的童年像天上的彩虹,像绘画的颜料,像满天的繁星一样绚丽多彩、五彩缤纷。那一件件童年趣事,记录了我快乐的、充满阳光的童年生活。其中,有一件事既新奇又好玩,使我记忆深刻。我的课余生活,大多数被书占去了。从书中,我感受着生活的美好。有一天,下午我写完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