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12年8月腾讯开放微信公众平台起始,媒体陆续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号。2015年1月19日晚11时许,一个名为"学习小组"的微信公众号,突然转发了名为"小道妹子"的微博发布的消息:今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现身云南鲁甸灾区。这则消息文字简单,但随文发布的四张照片中,有一张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镜头,距离拍摄者不过两三米远。近距离...  相似文献   

2.
微信自从发布至今,用了4年多的时间成长为国内最大的超级APP,全球拥有超过11亿用户,月活跃用户超过5亿.公众号作为微信的特色项目,以其强大的互动性和丰富性,给微信增添了生命力.微信5.0版本中,公众号被分为订阅号和服务号,给用户更多的选择空间.然而,“腾讯新闻”公众号并不属于订阅号或服务号的范畴,而是作为一个内置插件,直接显示在好友消息列表之中,每天群发2条消息.另外,其聊天界面底部也没有自定义菜单的项目,这些都与订阅号和服务号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正>1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解放军报社视察时,通过军报微博微信发布平台发微博,向全体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祝贺新年。该消息一经发布后,即刻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爆红,网友们纷纷跟帖留言为习大大点赞。网友热情点赞的背后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媒体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尹磊 《新闻传播》2013,(6):126-127
"学习粉丝团"原本仅仅是微博平台上一个普通的网名,自2012年11月起,因为独家、快速、频繁的发布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的新闻消息而备受关注。"他对总书记消息发布的速度比官方微博,包括新华社的各个微博都要快,似乎他对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行踪了如指掌","微博中发布了不少习近平的非常近距离才能够拍到的照片,而且他称习近平为‘习大大’(习大大是陕西话当中  相似文献   

5.
当前",人人都有麦克风",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公民现场报道",这深刻改变了社会舆论的生成机制。2012年8月,微信刚刚推出公众平台时,部分"资深"微信用户率先获得消息,首批入驻微信公众平台。时近年底,一群体制内的、真正能发出影响力声音的媒体人陆续入驻微信公众平台。据相关未经微信官方确认的数据显示,短短半年内,微信公众号已达数百万之巨,而正是公众平台的一大助力,将微信用户群生生推向4亿大关。  相似文献   

6.
刘利樱 《青年记者》2016,(32):77-78
企鹅智库2016年发布的《微信数据化报告》显示,自2012年8月23日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以来,截至2016年2月,微信公众号总量超过了1000万,用户数也已超过7亿.①其中引人注目的是,2015年3月,微信正式邀请一批公众号参与"赞赏"功能的内测.与符号点赞不同,"赞赏"也被称为"物质性点赞",即用户自愿为公众号的内容付费,金额从1~256元不等.在微信公众号大行其道的当下",赞赏制"是提高用户参与、加强与用户互动,从数量型"涨粉"转变为强调粉丝对内容的认可度的重要手段,无疑属于粉丝经济开发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7.
董广安  李佳 《青年记者》2017,(30):47-49
微信公众号作为一个用户基数大、可供用户移动阅读而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平台,于2012年8月推出,到现在不断升级、改版和功能优化,已经成为集发送信息、传播消息、社会募捐、比赛投票、消遣娱乐、购物消费、留言互动功能为一体的重要场域. 2016年11月29日,研究机构艾媒咨询发布的《2016年APP与微信公众号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微信公众号数量超过1200万个,比2015年增长46.2%,预计在2017年将增长到1415万个.艾媒调查结果显示,52.3%的网民使用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各行业微信公众号不断增多,网民已将公众号内容作为了解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媒科技》2014,(13):13-13
<正>7月25日前后,微信推出的一项"新政"广泛吸引了网民"眼球":在微信公众号每篇推送文章的标题下方、发布日期的右侧,可以看到实时阅读数,而在文章末尾,则可以看到点赞次数。从此之后,在活跃度和粉丝数量上"造假"的公众号将无所遁形。不过,腾讯为何要给微信公众号"挤水分"?微信本次改版将阅读数和点赞数公开,实际上是将公众账号的活  相似文献   

9.
资讯情报     
《中国传媒科技》2014,(16):34-34
<正>网信办"微信十条":违规公众号将限制发布甚至关号据新华社报道,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8月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又称"微信十条"),规定公共信息服务公众号需向主管部门备案,公众号未经批准不得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违反规定公众号将限制发布甚至关号。新规还规定用户须签订遵守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等"七条底线"的协议,"后台实名"。  相似文献   

10.
微信公众号的建立,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接轨的重要性标志,也是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进军的关键性举措。本文通过对微信矩阵的特点介绍,将其应用在"上海发布"的微信公众号中,解读目前"上海发布"微信矩阵的构建模式,同时,以符号学理论切入,分析"上海发布"官方的微信矩阵所构建的城市形象的积极影响,提出打造"上海发布"政务微信矩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对"上海发布"微信矩阵提出进一步的构建策略,并认为通过微信矩阵塑造"上海发布"的品牌形象,代表上海城市形象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朱建华  李艳梅 《传媒》2018,(14):32-34
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通过新媒体平台做好时政报道十分重要.作为一家城市党报的新媒体平台,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2018年4月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内政外交活动的报道,在同城媒体中传播最广,仅"10万+"的文章就有4篇.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集"十五城市"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的历史发布文章,对公众号的管理运行和信息服务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在疫情期间能紧扣社会热点发布信息,同时能发挥良好的沟通桥梁作用、重要的社会教育作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并就进一步提升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服务效益和应急信息服务能力提出6点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杨驰原 《传媒》2016,(9):34-35
4月18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抢先发布了一条让人颇感震惊的消息:“Papi酱”系列视频因为主持人常爆粗口而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勒令下线整改。  相似文献   

14.
微信公众号是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使用微信公众号对微信用户进行科普宣传和公众服务。博物馆在设计微信公众号时需预判其目标用户,统计数据分析用户需求,确定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目标,并通过钻研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新功能,搜索微信公众号可二次开发的新软件,收集微信公众号用户的使用感受和诉求,对账号进行不断修改和提升。  相似文献   

15.
业界资讯     
《新闻战线》2015,(3):236
"人民曰(yue)报"等17个微信公号被依法关闭1月1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了近期被依法关闭的一批网站、栏目和微信公众账号。共有50家网站、频道(栏目)以及微信公众账号被依法关闭,包括24家网站、9个网站频道(栏目)和17个微信公众号。有关网站、频道(栏目)、微信公众账号被关闭的原因包括:假冒党政机关或媒体名义发布虚假信息;发布涉赌博、诈骗等违法信息;传播淫秽色情内容;不具备登载时政新闻资质违规登载时政新闻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清博大数据-新媒体指数"3月26日发布的关于全国微信公众号排名的数据,对前一百名公众号做了分析,旨在回答"怎样的公众号更受欢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的迅速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了,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而由此带来的是传统媒体的受众规模不断缩小,影响力逐渐降低。在这一形势下,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增加了新的信息发布渠道,逐渐成为一条县级电视台在新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以尤溪电视台官方公众号"福建微尤溪"为例,试析县级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新媒体时代,层出不穷的微信公众号在不同程度上建构着用户文化生活的新情境.在这个情境中,由专业心理学家创立的心理学微信公众号"KnowYourself"异军突起,主要以一个传播者的姿态,向受众科普心理学知识,引导受众认识自己认知世界,其影响力不容小觑.本文将心理学微信公众号"KnowYourself"作为案例,对该公众号自2016年1月到2017年4月发布的文章进行梳理,选取其中阅读量为10万+的具备代表性的文章作为研究对象,以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机制为立足点分析其传播策略,为心理学微信公众号的高效传播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自添加了"公众号"功能,微信从最初的社交媒体转变成为包括新闻等在内的信息发布和交换的平台。自此,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抢占和挤压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但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人们对媒体的需求满足都有赖于"内容"。特别是对于媒体的微信公众号运营来说,如何打造"有价值的内容",将成为传统媒体融合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0.
2017年3月7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大庆油田报》策划推出了《里程碑时刻》特刊,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鼓舞大庆石油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当日,中共黑龙江省委主办的《奋斗》杂志官方公众号同步推送了这期特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