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先秦文言之风盛行,到了汉代,此风不减,而汉大赋是此风之体现者。尚丽尚奇是汉大赋文言上的突出特点,汉代特有的文化环境孕育了这一语言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2.
自汉代起 ,中国开辟了以合浦、徐闻为主要起点的对外交往的“海上丝绸之路” ,客观上促进了以合浦为中心的钦州湾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民族的融合。钦州自秦汉以来的开发和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 ,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文化 ,对钦州的进一步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汉代,是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封建社会.它开创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新局面,汉文化也始终贯穿着以“大汉气象”为标志的恢弘、自豪、博大、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反映了汉人雍容宏大的气度.印章,作为汉代历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艺术形式之一,无处不蕴藏着汉代的文化气息.汉印,有官印和私印之别.官印,即官府及官员所用之印,统治阶级用以表示身份地位和所属官阶;私印则广泛存在于民间,所刻内容多为姓名、吉语等.文化的产生,是与同时代的政治经济基础紧密相连的.汉代“大一统”文化,实则服务于其政治发展,是汉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正因如此,汉官印较私印能更好地展示出汉代特有的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4.
写下这个题目,心情是十分沉重的,特别是在教师节之际。“师道尊严”不复存在已久矣。此不仅是“文革”的余孽,更是时下应试的恶果。日前,某重点中学一同行对笔者讲了一桩事:一日,他在校车上批评某严重违纪的学生,另一学生冷不丁在背后喊道:“校长来了!”这是一位非常调皮的后进生,平时耳闻目染学校私企化工头式机械管理模式下教师的尴尬。语境意义中的歇后语不言而喻,为师者的人格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亏得近三十年教龄的修功,否则还真会干出不理智的事来。“天地君亲师”,天者,道德之天也;地者,社稷之地也;君者,一国之君也;亲者,血缘之亲也;师…  相似文献   

5.
汉唐两代的工艺美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唐代工艺美术是对汉代工艺美术的继承和发展。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汉唐时期及其他各个时期优秀的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历史上“汉唐”并称,与中国有关的东西往往冠以“汉”“唐”,如汉语、汉民族、唐装、唐人街……确实相比其他朝代,这两个朝代经济文化发达,国力强盛,出现过所谓的“盛世”。后来的宋朝虽然文化发达,但国家力量薄弱,总是受外族欺负。汉朝的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同国家推行的政策是分不开的,总的来说汉朝比较重视文化、重用读书人。但是,汉朝刚开国时并不是如此的。汉高祖刘邦是个无赖泼皮出身,但他懂得用人,他手下人才济济,如张良、萧何、韩信、陈平无一不是将相之才,但是他从心底里轻视读书人,尤其讨厌儒生。据说有位郦食其的人去见他,他…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和亲次数众多,与其它历史时期相比有很大特点。第一,开放的通婚观念导致魏晋南北朝和亲繁盛,且涉及众多政权、民族;第二,魏晋南北朝和亲受少数民族婚俗影响大于汉唐统一时期;第三,魏晋南北朝和亲通婚的政治层次比汉代和隋唐高;第四,隋朝与后梁皇室通婚是唯一一次汉、汉和亲,成为分裂时期汉族政权间关系的特例,是南北统治集团中高门大姓的联合,有助于减少统一的阻力。总之,和亲各项主要特征在魏晋南北朝已完善齐全。魏晋南北朝和亲不比汉唐逊色,而且影响着以后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8.
冯一下 《历史学习》2006,(11):48-48
“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元代“海漕之富”的是A.汪大渊随商船出海旅行B.置中书省统辖全国政务C.马可·波罗赞大都繁华D.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答案:D上为2006年高考历史上海卷分叉部分 A 组第8题(以下简称“海漕题”)。此题引用了新材料,设置了新情景,并依据新材料新情景设置问题、创意极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当代史学界,熊铁基先生作为著名的秦汉史专家,系统地论述了秦汉官吏制度、军事制度的基本构架和发展变化,详细地阐发了秦汉思想文化尤其是新道家的主要特点及汉唐文化发展的轨迹和规律,深入地分析了汉代学术的基本成就及其历史地位,为秦汉史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高艳秋 《文教资料》2013,(32):172-174
汉代风靡一时的“谶纬之学”一方面以天人感应作为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与儒家经学相互吸收、相互渗透,对汉代政治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其丰富的内容、绚丽的辞采又呈现出有助文章的一面。公文作为政治活动的工具及文章的一部分,受谶纬影响颇深。汉代公文言祥瑞灾异之风的盛行及公文文风的转变均与“谶纬之学”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不会不"和"一定"的情态义与主语人称密切相关。主语是第一人称时,"不会不"和"一定"一般表示道义情态[保证],但"不会不"也可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主语是第二、三人称时,"一定"一般表示认识情态[必然],"不会不"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但主语是第三人称时,"一定"有时也可表示道义情态[要求]。句法方面,"一定"能跟述补短语搭配,而"不会不"不能,原因在于"不会不"的双重否定结构特点。句子类型方面,"不会不"出现在假设句中,经常表示委婉的请求或者问询,在疑问句中,"不会不"表示委婉的揣度或问询,而"一定"则没有这些语用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锒铛”、“独鹿”的本义及其语义发展。“锒铛”本为拟声,由拟声而达意,从而引申出许多新的意义;“独鹿”为“朱愚”一词的声转,本义为驽钝。二词的来源不一,本义不同,但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二者词义演变,部分语义交叉融合。本文还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锒铛”、“独鹿”的同源词作了进一步探讨,同时也对前人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并补正。  相似文献   

13.
稍微和略微     
程度副词“稍微”和“略微”的意义基本相同,《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都用二者互释.《现代汉语虚词例释》里也解释说二者的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实际上,二者在语义上和动词的选择上都存在差别.通过对这两个词作深度的比较对照,从三个平面的角度来探讨这两个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英语语法中,语法学家从逻辑意义的角度将“分句”分为“限定分句”和“非限定分句”,这样“分句”的下住概念“非限定分句”的所指外延包括传统语法的“词和词组”等结构;从句法功能上讲。“短语”可由一个“词素”或几个单词构成的“词组”或“分句”来充当。因此,“短语”的所指外廷涵盖了从句法角度定义的“分句”的外延,“短语”是小于“句子”但大于或等于“分句”的语法单位,即“句子”〉“短语”≥“分句”。  相似文献   

15.
对于徐讠于的成名作《鬼恋》,历来研究者都对女主人公的"革命者"身份深信不疑,并以之为出发点将小说解读为一个世俗男子和一个女性"革命幻灭者"的爱情悲剧。本文通过细读,却发现了包裹在文本表层"革命"外衣之下的虚妄,其背后隐藏着作者真正要说的主题:"都市漫游者"的心灵危机。这种对"都市"现代性的悖谬姿态恰恰是徐訏在很多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内在心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推进,数学核心素养进一步体现.高考中主要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我们的课堂的是否有效及高效问题.全国各地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模式,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通过的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经过老师的引领及共同探究进而解决问题,再加上对知识的进一步训练检测达到巩固,最后经过学生的总结和教师的拓展达到升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对于“以人为本”的含义 ,在历史上有人文主义、人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理解。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以人为本” ,是既相对于“神”又相对于“物”而言的。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是社会历史的根本、社会价值的根本和衡量一切问题的根本。对于“以民为本”的含义 ,在历史上有中国古代思想家和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同理解。中国共产党人所说的“以民为本” ,指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人主张“以民为本” ,是既把人民群众视为手段 ,更把人民群众视为目的 ,一切依靠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  相似文献   

18.
1从"碳化"与"炭化"的混沌说起高中化学历来有蔗糖与浓H2SO4反应的教学演示试验。教学中很难讲清楚两个问题:①反应是生成黑色的炭,还是生成黑色的碳?②反应过程是称"炭化",还是"碳化"?读者不要以为这是一个不值一议的钻牛角尖的问题。事实上这是广大化学教师彼此都心照不宣而  相似文献   

19.
"策学"与科举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策学"之名最早出现于隋代,是一个比"科举学"出现得更早的古老的词语.经过唐宋元明清的发展,"策学"与中国科举史相始终,曾经盛行过一千三百年.古代的"策学"就是准备应对经学、史学和百科知识考试的一门专学,是指备考科举中的策问而出现的专门之学.清代"策学"进入一个全盛时期,不仅"策学"文献种类繁多、发行量大,而且推陈出新,到晚清时期,还出现许多以西学或自然科学为内容的"策学"著作."策学"文献对研究当时的科举制度尤其是其考试内容有直接的价值,从策问题目和对策内容往往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关注的重点、政治方向和文风的变迁,并为研究当时学术和文化提供一种特别的史料."策学"研究成果日益丰硕,将从一个方面促使科举学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20.
"I"and"We"     
[活动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特长,增强班级体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