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关琮严 《声屏世界》2011,(12):10-11
典型报道是新闻媒介选择事实、强调新闻事实社会意义的报道方式。多表现为经验新闻、先进人物新闻。典型报道是宣传性报道方式,即为了达到宣传推广的目的在同类事物中选择典型的事例。①典型报道非常注重事实或人物的选择,强调事实或人物背后的社会意义。这就是说,典型报道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叙事类型,其宣传性大于新闻性,典型报道所描绘的人物或事实是被重构的结果。其实,不管是典型报道在结构上的安排也好,  相似文献   

2.
论新闻情感     
新闻的基本属性是客观真实。它是决定一篇新闻是否成为新闻的基础,但作为报道新闻的主体——记者和通讯员,具有社会性,他们存在着社会心理状态。由于其生活阅历、政治倾向,个人爱好和认知水平不同,因而对选择事实、叙述事实和确定报道角度有所不同。这些不同则是新闻情感的外观。心理学家对情感的经典定义为:情感是人在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新闻情感,则是记者通过报道新闻事实,在事实上体现出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它是记者、通讯员个性心理和受众社会心理的统一。新闻中的情感是由新闻事实诱引而产生的,记者、通讯员在…  相似文献   

3.
提升新闻报道中弱势群体的尊严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体报道中维护弱势群体的尊严,本质上是通过具有人文关怀的新闻报道对弱势群体进行的一种社会支持。这种支持应该通过符合新闻价值的事实报道来实现。新闻不是一般的传者的政治宣传,有自身选择事实和报道事实的专业标准。现在的问题在于,传媒和记者只把关于弱势群体的事实与一般事实同等看待,采用一般的选择标准,而懒得深入挖掘关于弱势群体事实中有新闻价值的部分,只是凭感性对那些涉及性、血腥、暴力等内容感兴趣,这种情形下,当然不可能谈得上尊重弱势群体的尊严。  相似文献   

4.
论文缩微     
新闻是选择的 社会系统工程 赵凯在《新闻记者》第3期上撰文说,世界上的新闻媒体,其基本的功能和任务,就是通过事实和议论反映舆论,引导舆论。反映舆论,就是新闻媒体通过报道新闻事实和公众的议论,来表达群众的意见和社会舆情,但新闻媒体反映舆论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通过反映来体现出新闻人的意图;新闻媒体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多反映什么,少反映什么;先反映什么,后反映什么,都是有选择的。至于如何反映,更是一种选择。 虽然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是,报道什么,如何报道却是有选择的。这是因为:事实的当事…  相似文献   

5.
马艺  王珩 《记者摇篮》2012,(3):24-25
新闻批评是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确把握好新闻批评的"度"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观点把握、事实选择、报道时间、报道技巧四方面论述了新闻批评的适度性。  相似文献   

6.
新闻文摘     
梁衡对新闻定义作补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在他的《新闻原理的思考》一书中,对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在”的定议作补充说明。他的新的表述是:“新闻是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惰息传递。”梁衡对其中两点变动做了如下解释:一是增加了受众的态度。新闻报道是新近发生的事实,但并不是每一件新发生的事实都可以报道。实际上现实社会中绝大多数新发生的事实,记者都不去报道,只选择那些大多数人或者绝大多数人关心的事实去报道。新闻首先要考虑有多少人爱看,有多少人要听,有时还要考虑它的社会作用是正是反,…  相似文献   

7.
深度报道在选择事实时以人为中心,探讨事实对人的生存、发展、自由的影响和作用,探索人的生存与社会发展的更深层次关系;深度报道的人文价值取向深刻反映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为背景的中国新闻生态和新闻文化的变化,它的内在品格也符合新的社会太化和社会心理下受众对新闻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正角度,泛指客观事物的出发点。新闻角度指记者以新闻敏感,挖掘、表现事物的新闻价值时所取的角度,是记者采访报道的着眼点和侧重点。一个新闻事件,可以有多种报道角度,有人从工作角度报道,有人从生活角度报道;有人从经济角度报道,有人从社会角度报道。选取报道的角度不同,体现的新闻价值、表达的思想意义自然不同。而"选择最佳报道角度,就是选择新闻事实的最好观察点,是选择表达主题思想的最佳集合点,是实现新闻的社会价值最好切入点",这是许多记者苦苦  相似文献   

9.
《由邯钢经验引出的话题》(以下简称《话题》)作为系列报道获第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组报道发表后以及在湖北省及全国新闻奖评比过程中,读者和评委们普遍给予好评的,是报道中蕴涵的思想深度。 新闻报道的深度,我认为,是指对深藏在新闻事实之中的本质的、内在的必然联系的揭示,是对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新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物质性事实的反映、报道。但这种报道不应是机械的复制,而是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能动的反映。一方面,新闻对社会生活有依存性,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随心所欲,虚构幻想;另一方面,新闻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经过记者过滤的社会生活。新闻中所传递出来的信息,不仅是经过记者选择和取舍后的物质性事实本身,而且包括记者对这些物质性事实的本质属性的发掘。这种发掘的程度,我以为就是新闻的深度。  相似文献   

10.
“犯罪新闻是对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及其相关现象和事实的报道。“①因其对社会的影响较大,对新闻工作者的采写报道就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记者在采写犯罪新闻时,要正确把握选择采写的原则和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然而,许多新近发生的事实不可能成为新闻,因为对事实还要以新闻价值为标准进行选择。事实又分为行为事实和观点事实。观点事实,即某人新近发表了言论,传媒予以报道。我们看到的观点事实的报道,较多的是领导人的讲话,记者选取的言论,有些没有什么新闻价值,只是为了让讲话的当事人满意,读者看不看是不管的。  相似文献   

12.
王正科 《新闻前哨》2002,(11):25-25
新闻是新近发生和变动着的事实的报道。新闻工作者每天接触着无数客观现实。在这些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如何正确选择新闻事实,做到既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又正确把握导向和时代潮流,是一个值得我们在新闻实践中反复探讨的课题。新闻事实的选择,既有倾向性,也有技巧性。倾向性把握不好,往往会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和失误;技巧性把握不好,选材不当,也常常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失误。要做到正确选择新闻事实,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避免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当我们选择新闻事件或选取所要报道的新闻素材时,一定要全面分析该新闻可…  相似文献   

13.
《由邯钢经验引出的话题》(以下简称《话题》)作为系列报道获第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组报道发表后以及在全省、全国新闻奖评比过程中,读者和评委们普遍给予好评的,是报道中蕴涵的思想深度.新闻报道的深度,我认为,是指对深藏在新闻事实之中的本质、内在的必然联系的揭示,是对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新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它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物质性事实的反映、报道的结果.但这种报道不应是机械的复制,而是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能动的反映.一方面,新闻对社会生活有依存性,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随心所欲,虚构幻想;另一方面,新闻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经过记者过滤的社会生活.新闻中所传递出来的信息,不仅是经过记者选择和取舍后的物质性事实本身,而且包括记者对这些物质性事实的本质属性的发掘.这种发掘的程度,我以为就是新闻的深度.  相似文献   

14.
新闻是客观事实的记录和反映。新闻事实成为新闻报道.大都是经过新闻工作者精心选择的。从文字上看,新闻工作者只是客观、忠实、朴素地向公众叙述他所见所闻的新闻事实,但是在叙述这一事实的过程中,却无不渗透着新闻工作者的观点,进而对社会起着导向作用。甘肃省静宁县广播电台1989年曾播出一篇题为《一些单位不治真山造假山》的新闻稿件,作者选择的新闻事实~是农民改造真山的艰难,另一个是一些机关单位花巨资造假山。尽管作者没有用自己的语言对这些造假山的单位提出批评,但听众从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中,已明显感受到作者报道的意图…  相似文献   

15.
刘薇 《记者摇篮》2004,(6):62-62
新闻是新近发生和变动着的事实的报道。新闻工作者每天接触着无数客观现实。在这些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如何正确选择新闻事实,做到既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又正确把握导向和时代潮流,是值得我们在新闻实践中反复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于建平 《记者摇篮》2009,(11):33-33
法制新闻作为对社会影响很深的新闻。因此,搞好法制宣传要坚持以下几种原则: 一要坚持真实性的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真实就是用事实本身说话。法制新闻作为对社会影响很深的新闻,对真实性的要求更为重要,也就是说它所报道的事实必须同整个法律活动对事实的调查和认定的过程保持一致,不能先人为主。因为法制新闻失实,比其他新闻后果严重,它会涉及到国家机关和公民的人身安全。所以说,法制报道一般都是在司法机关分析、鉴定之后才能公开报道,这样才能避免新闻失实。  相似文献   

17.
蔡宁涛 《新闻爱好者》2010,(11):116-117
新闻角度是新闻记者在采访和写作中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切入点。由于对事实的理解和认识不同,不同报道主体所选择的采写角度也不同。当代著名记者艾丰把选择新闻角度比喻为"挖矿”。  相似文献   

18.
新闻策划是媒介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主动调整,也是媒体干预社会干预生活的能动性的反映。 新闻策划,概而言之,即对新闻业和新闻活动的策划。其范围极大:媒介一段时间宣传报道计划的确定;报刊的改版、扩版;专版、专刊的重新设计;重大题材和独家新闻的策划等,部可算作新闻策划的范围。但是,新闻策划在新时期的战斗性更多地体现在它对新闻事实的主动选择和突出传播上。当然,这些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其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新闻价值,媒介的选择和传播就是最大限度的凸现它们的新闻价值。新闻策划的中心是报道策划,即组织宣传和计划报道。  相似文献   

19.
新闻策划涵义很广,狭义新闻策划是指在报道规范许可的范围内,媒介闯入事实,在事实中起主导作用,促成新闻事实的发生并予以报道。媒介在事实中起主导作用分两种情况,一是记者成为新闻事实的主体,报道记者的行踪,从而展现新闻事实的全貌;二是事实的主体不是记者,但媒介起组织策划作用,居主导地位。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即媒介能否在新闻事实中起主导作用。若能,则新闻可以策划。新闻的本源是社会中真实、具体的事实,媒介和记者的活动也是社会的一部份,有关新闻媒介的新情况、新动向、新问题等可以成为新闻事实。新闻策划就是媒介的…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深度报道?有学者说,深度报道是讲求从总体的联系和结构上把握新闻事实,把新闻事实"还原"到其现实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发展中去的"第三代主流新闻写作文体";也有学者认为,深度报道是新闻执着于追求深刻性的一种写作旨趣;还有人说,深度报道是围绕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具体问题,用特定的方式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其真正意义的脉络中,使受众感知特定社会事实和意义的新闻体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