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工业社会正在向信息社会过渡,传播环境发生着剧烈变迁.传统广告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身上带有不可消除的“原罪”,在信息环境下,传统广告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倒退.“连接”是互联网的基本要义,社交媒体的出现是互联网发展的分水岭,它将物的网络推进到人与人之间的网络,社交广告是基于社交网络的一种信息传播模式,与传统广告具有本质的区别.社交广告应在认知层面、关系层面和传播层面建构其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社交媒体凭借着高效的信息传递能力、广泛的人群覆盖能力以及较低的营销成本成为品牌传播的"新宠"。社交媒体的出现与盛行,不仅为公众参与社会话题讨论提供了平等的发言权,也为广告舆论的生成与传播提供了崭新契机,进而形成具有消费文化特色的话语空间。在允许自由发言、讨论与沟通的微博中,品牌围绕经济利益抢占话语空间,通过信息发布与话题设置,以及多样化的互动的过程中赢得关注,从而形成了以品牌为核心,影响力却超乎品牌营销的商业广告舆论。  相似文献   

3.
王孜文  尹洪 《出版广角》2016,(17):76-78
尼尔森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社交媒体用户达23亿。社交媒体用户数量之多,互动性、参与性之强使之成为广告展示魅力的空间。本文结合社交媒体广告发展态势和社交媒体广告的传播特征,进而研究社交媒体广告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6,(21):2-10
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内地与海外有关社交媒体广告效果的研究,对社交媒体的两大特征:个性化和互动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归纳,意图了解学界对于社交媒体广告效果的研究兴趣和热点变迁,挖掘该领域的潜在研究空间。通过内地和海外的研究的对比可以发现,内地研究者多侧重于广告行业、广告策略和发展趋势等方向的描述,存在概念的混淆和误用,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也比较有限,主题上比较缺乏对社交媒体广告效果的实证研究,尤其是缺乏关于社交媒体上的广告回避的研究。这反映出现有的研究忽视了新媒体环境中用户的主动性,无异于用大众传播媒介时代的思维来理解新媒体时代的用户。本文认为应该客观地对社交媒体广告效果进行科学评估,以增进对新媒体环境下用户的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刘洁  杜娟 《青年记者》2022,(1):49-51
在社交直播的传播环境中,一方面人与人的空间间隔日渐趋于消失,实现了自由随意的无限延伸;另一方面却将人与客观现实世界逐步隔离起来,沉溺于虚拟空间营造出来的泛交流关系.本文旨在探究社交直播这类参与式文化现场如何影响人的交往行为,重新思考媒介、交流与场景之间的现实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移动社交软件不断普及,互联网商业公司的盈利属性与其产品社交属性之间的天然冲突,使得如何找到盈利与用户体验的平衡点成为一个难题。其中广告模式是最传统也最普遍的盈利模式,尽管由于社交媒体的社交化、私人化属性,隐私数据的泄露与广告的频繁出现令用户反感,但它终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盈利模式。本文就SNS社交网站、微博、即时通信三大移动社交媒体在广告模式的盈利实践现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生活正在被各种形式的社交网络影响,从脸谱到人人网,从我的空间到开心网,从推特到新浪微博……各种各样形式的社交网络不仅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也改变了媒体传播的方式。世界各国的各种媒体纷纷创建了自己的社交网络传播阵地,通过Web2.0在新闻时效性以及传播效果方面争取受众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侯雅惠 《视听》2023,(5):154-157
移动场景的出现使贺岁广告的创意与表现方式更加丰富,贺岁广告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了与受众的良好互动,达到了更好的营销效果。移动场景的时间、空间、人、物、关系和价值六大因素为贺岁广告的创意提供了思路。贺岁广告主要从利用时空搭建营销场景、利用社交关系强化场景连接、利用内容提升场景体验三个层面进行创新,实现了受众从被广告场景吸引到拥有良好体验的跃迁。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元宇宙场景的想象是推动互联网形态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想象的可供性”视角,探讨了人与元宇宙场景中四个基本要素(数字替身、虚拟社交网络、虚拟经济、虚拟情境)之间的关系想象。数字替身被想象为能将人从现实世界中解放、虚拟社交网络被想象为数字替身之间能跨越空间实现面对面交流并建立新的社交关系、虚拟经济被想象为一个应与现实世界经济系统连通的全新经济空间、虚拟情境被想象为能给用户提供身心完全介入的沉浸式场景体验。本文从技术角度认为元宇宙实现还需要取决于VR硬件、产品形态、算法、市场接受程度等方面的突破,不能过度放大对元宇宙的想象,要防止非理性的炒作。  相似文献   

10.
社交媒体在大学生群体内的广泛运用为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社交媒体和广告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能让传统课堂以平易近人的面孔融入学生群体,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传播广告行业资讯。《广告摄影与摄像》课程借助社交媒体构建出创新型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实验流程上、效果评估层面等方面促进课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1.
刘雪婷 《新闻世界》2014,(3):153-155
近年来我国社交类网站发展迅速,广告商纷纷瞄准这块阵地,争相以各种形式投放广告。许多社交类网站中的植入式广告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通过对社交类网站植入式广告的现状和针对绥化学院大学生的社交类网站植入式广告效果的调查分析,探索社交类网站植入式广告在大学生群体中取得更好广告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社交网络作为Web2.0时代的新形式,为受众提供了广泛的互动空间和交流平台,娱乐、购物、商务、服务等都通过社交媒介来实现.社交媒介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载体,也正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当前的传播环境,要么过分追逐媒介技术的日新月异,要么批判受众依赖带来的快餐式浅阅读、交往异化、消费狂热等弊端,弱化了人的理性选择和主体地位,缺乏媒介作为环境的生态主义立场,忽视“媒介-社会-人-自然”这样一个动态平衡的媒介生态系统.用媒介生态学的视角检视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媒介与社会、媒介之间、媒介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客观看待社交媒介带来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3.
朱琛 《今传媒》2013,(11):112-114
当前视频网站内容同质化严重,各网站纷纷聚焦差异化定位,但事实上内容仍重叠较多,内容差异化并不明显。在这种背景下,视频网站与社交化媒体合作或视频网站自身进行社交化建设是否是一条突围之路?笔者通过分析国内视频网站,将当前视频网站社交化根据进程不同大致分为三种形态,与社交化媒体合作形态、自身半社交化建设形态和完全社交化形态。社交化程度层层递进。本文以当前市场环境和若干机构的研究结论为切入点,着重墨阐述三种视频网站社交化形态,并且分析每种形态下的典型案例。最终归纳出社交化后的视频网站所具有的六大竞争优势,并且指出未来视频网站在追求“内容为王”进行差异化努力的同时,在渠道上需要同时跟进。  相似文献   

14.
信息通信技术对人类社会最大的改变就是社交方式,人与人之间的通讯频率和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互联网,有着共同职业、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实现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播.在现代社会传播体系下,移动互联网及其搭载的社交APP已经成为人类社交的重要方式,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社群组织.  相似文献   

15.
正移动互联时代,营销就是传播,传播就是营销,而传播的本质就是沟通,知道对方想了解什么,喜欢了解什么,愿意了解什么,在哪了解和习惯怎么了解。多屏、垂直细分和碎片化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特点,从而重新定义了广告主与消费者的沟通方式。这里重点要讲讲手机,手机本质上是社交工具,是私密的东西,因此传统广告跟它之间有着天然的隔阂,而社交媒体与APP的结合则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想象空间,同时利用起了消费者碎片化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马峰 《传媒》2020,(1):78-80
目前,作为国内社交媒体商业化的主要方式之一,信息流广告具有数据驱动性、场景嵌入性、形式多样性、社交互动性等特征,具有投放精准度高、广告吸引力强、信息延展面广、受众接受感高和社群性传播强等优势。同时,也存在诸如信息混淆、类型同质、空间污染和数据隐私安全等问题。本文认为,社交平台应当提高信息流广告的质量,选取适宜的广告方式,将人性化和商业化进行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信息流广告的社会效益与口碑。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虚拟民族志研究方法,对微信信息流广告进行了参与式观察,并对微信信息流广告官网的广告案例进行了剖析,依据大数据原理、社交媒体属性、信息流广告特性,从传者、受众、媒介的角度对微信信息流广告类社交媒体广告进行了深入分析.文章认为可从三个维度理解社交媒体广告: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操控、赋予受众参与广告的权力、构建了博弈的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18.
2008年起,社交网络在我国开始发展,并迅速获得了网民的认同.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社交网络传播特有的参与性、互动性也使之成为网络广告传播的重要平台.本文通过分析社交网络现有广告形式利弊,结合社交网络的传播特征,探讨社交网络广告传播的核心价值与社交网络广告的传播模式,为网络广告传播能更好的发挥社交网络平台优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5,(2):51-55
本文基于景观社会的视角,从人的需求层次出发提出用户对媒介使用的度暇依赖、社交依赖和阅读依赖,以微信朋友圈、通讯录、公共账号为例研究社交媒体与人之间的深度交互与伴随式传播,最后分析社交媒体使用依赖对出版转型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林凯 《东南传播》2011,(7):13-15
随着互联网技术、智能化技术等各种高新技术在社区生活中的广泛运用,现代数字社区快速涌现。高度智能化和信息化给社区居民提供了方便,但在数字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交相对缺少。而"社交图谱"作为人的社交传播系统,可以弥补数字社区中居民社交关系的缺失与不足,是现代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有必要在其中构建"社交图谱",这对社区的各领域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