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随着高校扩招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日益凸显,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就业状况也越来越严峻。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根本原因在于其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亟待改进,教学内容范围偏窄,专业设置不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这样所培养的人才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是社会迫切需要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缺乏适应时代和社会变革的广博知识和实践能力。要促进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解决高职高专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要"以人为本",转变教育观念,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大学、中步阶段的农业专业教育,除培养部分从事科研或院校的专业教师外,首要任务是培养农村科技推广人员。这可以从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去向上得到引证。在传统的大中专教育中,尤其是大学本科教育中,由于没有或极少根据毕业生就业去向实施教育,从而在课程设计上似乎过多地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培养,而缺少适应推广要求的广度知识教育。事实上,即使是以后从事科研和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也必须通过实际知识和研究生阶段的深造,才能从事该项职业。本文就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出现的新情况,就以培养农村推广人员为主要目标的高中等农业教育如…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全社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高职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使高职毕业生较快地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要求及时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4.
创业教育:高等教育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以及就业方式的变革,对教育发展和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就业、择业和创业反映了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对高校分配制度的影响,同时也是高等学校在探索满足不同社会阶段对人才需要的路径和方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为此,必须在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高校学生成长路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以及就业方式的变革,对教育发展和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就业、择业和创业反映了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对高校分配制度的影响,同时也是高等学校在探索满足不同社会阶段对人才需要的路径和方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为此,必须在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高校学生成长路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们对大学毕业生的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从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看,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对工作、生活、社会环境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据有关资料显示,大学毕业生能在一年之内适应工作的仅占23%,有5%的毕业生长期不能适应工作环境。这种现象折射出,目前高等院校中的日制教育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弱点,同时也为继续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调查情况看,日制教育及大学毕业生主要存在如下弱点:1专业面窄我国高等教育专业是在借鉴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基础上设置的,特别是工科专业,大多是在50年代确定下来…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提到,“毕业生将愈来愈不仅仅只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创新精神、创业教育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就目前来看,高职教育仍然处于就业教育阶段,这与当今极端严峻的就业形式极不适应。围绕专业教育需要,如何实现“专业一创业教育的一体化”,缩短学生适应社会的周期,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应该成为高职学院实现教育创新的一项重要改革。  相似文献   

8.
随着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步入大众教育阶段,高校体育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从某种程度上适应了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高校的扩招,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培养具有就业竞争力的毕业生的问题摆在高校体育教学面前.  相似文献   

9.
一、十年来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回顾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是高等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搞好大学毕业生分配工作,既是对高等学校“产品”的检验,又是向社会输送人才。毕业生分配工作是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紧密联系的。它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10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经历了多次变化,有人认为这是“政策多变”、“大起大落”。实际上,毕业生分配工作四个阶段的变化,正反映了教育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教育必须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专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问题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适应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高等教育专业结构, 使高等教育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之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都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如何使经济社会教育协调发展,使高等教育专业结构  相似文献   

11.
一、目前高职专业设置存在的突出问题 1.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需求不适应 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是面向学科设置的,特点是学科基础较为扎实,能够为今后从事研究或设计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不足的是,它与就业时的职业要求有较大差距,不适宜从事技术性较强的职业工作。自高等职业教育产生以来,其专业设置一直采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方式,专业划分过细、覆盖面狭窄,致使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偏差,造成高职毕业生就业难。据2004年统计,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仅为61%。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适应是症结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毕业生专业社会分布的理论配系□程爱理一、问题的由来高等学校改革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使高等教育与社会需要更好地结合,使高等学校具有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自动调节的能力。为了实施这一总体发展战略,国家在高等学校的科类、层次等方面提出了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3.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全社会关注的敏感问题,也是关系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近年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数量呈跳跃式增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部分大学毕业生“待就业”现象。这种状况,既造成教育成本的浪费,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配置,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将带来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革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先导。当前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正处在大发展的重要时期,要推进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确保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健康快速地发展,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一、主动适应观念衡量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是否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标志,就是要看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层次、类型和专业种类这三方面的内部结构与社会对卫生技术人才需求的层次、类型和专业种类的比例结构是否相匹配。根据目前的卫生事业现状,我国既需要一批合格的研究型医学人才,更需要大批合格的本专科层次的应用型卫生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一世纪的高校紊质教育势在必行。英国的绅士教育对英国的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榜样作用。而高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它要求毕业生既要掌握必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实践能力。因此,素质教育不仅要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也还需要在高等教育阶段把它继续传承。  相似文献   

16.
创新办学理念,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教育一直沿用传统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发展至今,已不能很好地适应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创新办学理念,建立与高职教育相适应、具有高职特色的办学理念,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教育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等四个方面作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开展专业方向模式教育,是高等师范教育适应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形势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的一种办学思路,也是高等师范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竞争的新优势,是未来高等师范教育生存、发展、壮大的有力保证。开展专业方向模式教育,必须教育主管部门、高等师范院校和教师共同努力,需要新的教育管理观念和办学思路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事业发展的良好时期。在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为适应市场需要,各院校增设了一批新专业,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更好地和社会需要相结合。但是新兴专业的设置使原来的师资一时适应不了新的教学需求,于是出现了教师队伍与教育事业规模发展不相...  相似文献   

19.
适应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高等教育的适应性有两种不同的适应观:适应社会需要价值取向和适应个体需要价值取向。高等教育由此产生两种不同的教育发展取向:社会需要适应性发展取向和个体需要适应性发展取向。社会需要适应性发展取向存在诸多局限性,表现在高校自身专业的缺失难以满足社会需要,社会需要适应性发展取向会导致“无效供给”现象,社会需要适应性发展取向有失教育的公正性,以社会需要适应性发展取向限制了人的创造性。因此,高等教育应走向个体需要适应性发展取向,个性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个性化的表征主要有:高校内部管理的个性化,个性化的高等院校。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政府、社会和高等学校极为关注的问题。虽然高等教育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改革,但脱离社会和市场需要的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要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