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滕子京和范仲淹是志同道合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时,范仲淹亦贬官邓州,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落成之后,修书求记范仲淹。深知滕子京的莫过于范仲淹。范仲淹此时最清楚该对滕子京说些什么。遂不负挚友之嘱托,挥笔写下了传诸后世的千古美文《岳阳楼记》。范仲淹在文章中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  相似文献   

2.
滕子京和范仲淹是一对志同道合的好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时,范仲淹亦贬谪邓州。坎坷的仕途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岳阳楼重修落成之际,滕子京修书求记范仲淹,范仲淹此时最清楚该对滕子京说些什么,遂不负好友之嘱托,挥笔写下了《岳阳楼记》这篇传诸后世的千古美文。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5):119-119
滕子京和范仲淹是一对志同道合的好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时,范仲淹亦贬谪邓州。仕途的坎坷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岳阳楼重修落成之际,滕子京修书求记范仲淹,范仲淹此时最清楚该对滕子京说些什么,遂不负好友之嘱托,挥笔写下了《岳阳楼记》这篇传诸后世的千古美文。  相似文献   

4.
滕子京和范仲淹是一对志同道合的好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时,范仲淹亦贬谪邓州。仕途的坎坷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岳阳楼重修落成之际,滕子京修书求记范仲淹,范仲淹此时最清楚该对滕子京说些什么,遂不负好友之嘱托,挥笔写下了《岳阳楼记》这篇传诸后世的千古美文。一直以来,众多论者总倾向于说是范仲淹借滕子京求记之际,借题发挥,抒写了远大的政治抱负。拙笔以为,《岳阳楼记》称誉滕子京是其重要内容,因为滕子京是先忧后乐这一精神的践行者,而范仲淹只不过是这一精神的传扬者而已。具体论述如下:滕子京在庆历四年春谪守巴陵到庆历七年初调…  相似文献   

5.
<正>一、文本、教材分析《岳阳楼记》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当时范仲淹任参知政事,推行政治改革,因保守势力反对而失败,被贬至邓州。他的好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即将落成,请范仲淹作记,并随信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凭此图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虽以“记”为名,却借题发挥,阐述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主张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及乐观精神。  相似文献   

6.
刘福新 《语文天地》2012,(18):31-32
读《岳阳楼记》,人们会赞赏"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胸襟,称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但很少有人欣赏其中的规劝艺术。《岳阳楼记》中的规劝艺术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选择恰当的时机规劝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不然很难达到规劝的目的和效果。范仲淹规劝滕子京,选在他"重修岳阳楼"并"属予作文以记之"的时侯,非常恰当。《过庭录》中的《范文正规滕子京》云:滕子京谪巴陵郡,愤郁见于颜色,仲淹正患无隙劝  相似文献   

7.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句,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百代绝唱。但在论及《岳阳楼记》的诸论中至今却有一种看法,认为范仲淹并没有到过洞庭湖。范公是凭对太湖的观感,和滕子京函请范公作记时附的一幅《洞庭湖晚秋图》而描摹出巴陵胜状的。读范公的《过庭录》等有关历史资料考证,笔者对这一观点,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8.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为大中祥符八年进士,他的著名与《岳阳楼记》有很大关系。这不仅在于文章是滕请范仲淹写的,更在于文章内容与滕子京密切关联。原来,范滕二人谊属同年,情如兄弟,范仲淹曾经几次保荐滕子京为官,滕子京很有治事的能力,然而为官却不是非常清廉,司马光  相似文献   

9.
导语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让岳阳楼名扬天下,也让范仲淹、滕子京等人声名远播。那么,在这篇文章的背后,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下面这三篇文章,能帮你更好地阅读《岳阳楼记》,"阅读"范仲淹、滕子京。  相似文献   

10.
滕子京致范仲淹的《求记书》,对范仲淹写作《岳阳楼记》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封信在文学、史学、美学三个方面均具有很高的思想、文献和艺术价值,不但能为《岳阳楼记》、岳阳楼和滕子京的研究提供史料依据,而且对当下城市建设、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语文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在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收录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课本对“越明年”的注释是:“到了第二年,即庆历五年(1045年)。”《教参》上也是这样翻译的。“越”字被解释为“及、到”的意思。笔者对此注释产生了怀疑。一是在古代汉语中没有看到过“越”当“及、到”讲的,二是滕子京真的如此厉害,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就能把巴陵郡治理得“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再说本文的主旨不在于表现滕子京的能力。而在于表现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带着疑惑,笔者查阅了一些工具书。  相似文献   

12.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一篇文情并茂、经世不衰的散文佳作,现被收入北京市职工初中语文补课教材的下册。我们仅就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作些新的探索。笔者认为,要想准确地把握住《岳阳楼记》的精神实质,实事求是地作出评价,了解作者写作本文的缘起和动机是十分必要的。《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滕子京之请而写的。滕子京是范仲淹青年时期的朋友,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材传统课文《岳阳楼记》文质兼美,不失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都为作者豁达的襟怀和远大的抱负拍案叫绝,却往往忽视了它的警策作用。范仲淹写本文是在贬所邓州,因老友滕子京寄来来《洞庭晚秋图》求记而作。据《续资治通鉴·宋史》载,滕子京与范仲淹为同科进士,才干出众,很得范仲淹赏识,故极力举荐,且政见一致,引为挚友。滕子京遭贬,据说因与范仲淹为一党,受牵连而被保守朋党诬陷获罪。但事实上,这只是原因之一,而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他在泾州任上一次就花去公款十六万贯。范仲淹为官律己甚严,唯以民生疾苦为念,并…  相似文献   

14.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过这样几句话:“庆历四年春,腾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乃重修岳阳楼,属予作文以记之。”所谓“属予作文以记之”,就是指滕子京给他写了一封《求记书》这份《求记书》叙述了作者请求范仲淹写作《岳阳楼记》的原因,和他对洞庭湖景色的高度赞赏。读一读《求记书》,对于我们阅读《岳阳接记》是有帮助的。为此,我们特从《隆庆岳州府志》中将《求记书》摘抄出来,作些注释,并译成现代汉语,与《岳阳楼记》注译同时在本刊发表。滕子京在给范仲淹写这封信时,还随书附上一本《洞庭秋晚图》以便范仲淹“涉毫之时,或有所助”。但是我们决不要以为范仲淹写作《岳阳搂记》便是看图作文。第一,范仲淹是吴县人,吴县临近太湖,而太湖与洞庭湖的景物有近似之处;第二,范仲淹幼年时期曾经寄寓于洞庭湖滨的安乡县,亲眼见过洞庭湖的阴晴晦明和四时景物的变化。《古今图书集成。聀方典》第一二二四卷中就写着:“安乡县,范文正公读书堂在县西。”第一二二五卷又有许宗鲁写的《范文正公读书台记》,对范仲淹“束发时依亲读书”于安乡的情况有详细的记述。这就证明这篇著名的《岳阳楼记》是从实际生活体验中写成的。《求记书》和《洞庭秋晚图》只不过在他,“涉毫之际,或有所助”罢了。  相似文献   

15.
东方弧 《高中生》2008,(8):54-55
近千年来,《岳阳楼记》广为传诵,被公认为巅峰之作,但是围绕此文产生的争议也不少。最大的争议,集中在对滕子京这个人的评价上。本来《岳阳楼记》写的是一座楼,与滕子京是好是坏有何干系?有。这不但因为岳阳楼是滕子京主持重修的,《岳阳楼记》是滕子京约请范仲淹写的,而且因为《岳阳楼记》一开头就歌颂滕子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语文》选用了范仲淹的名作《岳阳楼记》。对文中“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一句,课本注译为“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笔者以为这种说法不妥,因为这与“太守”这一官职的发展变化和称谓的事实不符。  相似文献   

17.
《岳阳楼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是语文课本中"常驻"的经典范文。作者范仲淹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阔大胸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情怀与一般"迁客骚人""因物而喜,因己而悲"的卑微情感如高山深谷,形成鲜明对比,鼓舞和感染着无数"仁人志士"。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可谓百花齐放,但在分析作者对滕子京的态度上大都趋向于赞扬和肯  相似文献   

18.
滕子京,名宗谅,子京为其字,河南洛阳人。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春,滕子京遭人诬告贬职岳州(巴陵郡)知军州事,翌年(1045年)重修岳阳楼,从此与范仲淹的传世名作《岳阳楼记》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9.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一年后,便主持重修岳阳楼。庆历六年六月重修的岳阳楼落成,滕子京便将岳阳楼的建筑结构、四周风光及唐代诗人的作品写下、连同一幅《洞庭湖晚秋图》一并寄给远在河南邓州的好友范仲淹,请他就重修岳阳楼一事写一篇文章。范仲淹不负好友嘱托,于当年九月十五日挥笔写下了《岳阳楼记》这篇千古传诵的美文。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对《岳阳楼记》这篇千古美文,众多论者总倾向于说是范仲淹借求“记”之际,借题发挥,抒写了远大的政治抱负。这恐怕是理解《岳阳楼记》的一个失误,其实对滕子京的称誉才是《岳阳楼记》的重要内容。因为滕子京是先忧后乐精神的践行者,范仲淹不过是这一精神的传扬者。据《宋史·滕宗谅传》等史书记载,滕子京在来巴陵前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先后从庆州贬至风翔,继而贬至虢州,于庆历四年春,又谪守巴陵。一贬再贬,滕子京背着沉重的十字架来到巴陵,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忍辱负重,勤于政绩,被同朝史学家司马光誉为其在岳州“治为天下第一”,使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