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学校灾难教育的内涵及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难教育是指使学生了解灾难常识,掌握灾难应对与救助技巧,提升应对灾难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灾难意识的活动。内容包括环境保护、灾难基本常识、灾难应对技巧与灾后救助、心理健康等方面。学校灾难教育应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等途径,以校本课程、学科渗透、系统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 相似文献
2.
许小平 《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8,(11):18-18,26
四川汶川大地震这场巨大的天灾,也是道德和人性的试金石。当很多教师在地震突然袭来之际,临危不惧,用生命保护、救援自己的学生时,也有个别的教师临震逃跑。前者,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用自己的行动履行了自己的师德师道;后者,却以自己的丑行,亵渎了崇高的师德师道。 相似文献
3.
知新 《常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17(1):12-16
在对常州市城乡60所中小学近300份问卷调查样本统计分析基础上,对教师继续教育四方面问题,即认识和理解,继续教育的内容,途径与形式,问题和困难,作出具体中肯的论析,对深入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具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频发的灾难在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心理恐慌。但目前的学校教育中灾难教育却是薄弱的环节。青少年学生普遍缺乏应有的灾难防范意识和逃生技能。我们要通过对灾难教育的目标设置、内容整合、方式选择等方面的探讨.切实地在地理课堂中实施应对灾难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孜维达·阿不都克力木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5,21(3):60-62
心理健康是指能够适应当前和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动处于积极状态,并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教师的心理健康意义重大,本文就心理健康的内涵、特点、作用和心理健康与继续教育的关系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继续教育通过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的健康、快乐、成功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李高峰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8(6):43-46
灾难教育不仅从技术上提供应对灾难的应急措施与应变能力,而且更以一种非常态的方式让学生领悟生命的重量,开启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进而构成对当下生命教育的启明.作为开展灾难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应将其纳入常规化、系统化的生命教育领域,通过整合与渗透的方式使生命的无上价值与尊严得到应有的尊重. 相似文献
8.
灾难教育: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写在汶川地震灾难之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灾难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无法回避的现象,而有效的灾难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灾难对人类损害的程度。灾难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提升其道德情怀。学校可以通过学科教学的渗透、灾难知识宣传、灾难应对演习以及开发专门的灾难教育游戏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灾难知识、灾难应对、灾难心理以及灾难体验的教育。在开展灾难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要使教育内容和方式适应学生的心理水平、体现不同地区的差异,并要取得社会和家长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灾难危机教育存在着意识薄弱、应对能力不足、教育欠缺几方面问题,要强化灾难危机教育应该从制定纲要、从学校抓起、在农村居民中进行、在各级干部中进行、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11.
面向基础教育和服务基础教育的师范教育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师范教育因其终结性特征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我国目前师范教育的改革不在于是否建立定向或非定向性的师范教育模式,而在于改革其终结性的特征。改革这一特征,重要的是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加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这就需要以基础教育为中介,树立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思想,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终身教育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齐宪代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1):18-22
教师自身发展和成长中,往往比较重视工作能力和技巧的发展,而教师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提高。要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要掌握灵活的、适应教育需要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3.
杜红琳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3):139-144
现代社会随着自然灾难的增多和人为灾难的产生,人们对于灾难有了更多的认识。在5.12特大地震以后,对于地震灾区的中小学灾难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本文结合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现阶段灾难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远程教育教师评价体系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云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45-47
教师评价对教师工作具有指导方向的作用。良好的教师评价体系能激发教师的内在动机,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引导教师科学、高效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新兴的教育模式,有其不同于传统教育的特殊性,所以应结合教师及远程教育的特点建立对远程教育从业教师的评价体系,以发挥评价的正面功能。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教育类课程教师科研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类课程教师的科研是培养未来教师师范性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学术水平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基础教育教学水平,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主要动力。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江西省200名教育类课程教师2000—2004年在国内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反映目前教育类课程教师的科研现状。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冬凌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1,17(1):16-18
对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中的教师专业化、师范教育一体化、反思型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培训形式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开展继续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师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燕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3(4):124-130
教师发展的理念引领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教师专业化是一种新的教师发展理念,包含教师个体专业化和教师职业群体专业化两个维度,兼具职业性和社会性两重属性。围绕教师专业化的这两个维度、两种属性,我国政府以政策作为支持和引领,对高等师范教育作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体现在宏观体制的调整、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以及教师地位、待遇的提升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关注教师教育的发展,是每一个教师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心愿,而对教师教育的思考和探究,无疑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促进着教师教育的发展。如果教师教育失去了教师,或者说是偏离了教师的现实生活,那么,教师教育必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教育便失去了存在的现实意义。由此,教师教育必须回归教师。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