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游的《入蜀记》叙其入蜀途中的地理风光、人文历史,在奇山丽水的游览之中,抒发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并借古讽今,抨击时政,充分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激情和主战精神,从而树立了南宋一代昂扬刚健的美学典范。  相似文献   

2.
《入蜀记》是南宋伟大爱国诗人陆游的一部著名的日记体游记,它记录了作者屡遭贬谪,再度接受君命,携带家眷,从故乡出发,到夔州就任,历时半年的行程。从陆游对沿途祖国壮丽秀美河山的描写;在行船所经之地触景生情,抚今追昔的叙述;对一些于国家民族有重大贡献历史人物的缅怀和歌颂等三方面,透视了陆游崇高、伟大的爱国情结。  相似文献   

3.
石伟 《华章》2011,(27)
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常常为分裂的祖国而忧郁,为受煎熬的人民而悲愤.朱自清先生在《爱国诗》中认为陆游“为了民族,为了社稷,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他还认为:“过去的诗文中,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是一位创作特别丰富的诗人.”  相似文献   

4.
陆游的散文名篇《入蜀记》是宋代日记体游记的代表作,对日记体游记基本格局的定型起到了重要作用,开启了日记体游记的人文转向。《入蜀记》文史兼长,为历代读者所激赏。人们不仅称扬《入蜀记》自然的文风与严谨的考证,亦对陆游寄寓其间的恢复之志与爱国情怀深有体察。《入蜀记》为读者构建了一方历史的山水和想象的空间,使读者得以在不同的接受情境中与放翁同游和对话,留下诸多带有私人印记的阅读体会。《入蜀记》对后世纪游类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但成为明清诸多日记体游记的仿写典范,对纪行题材诗歌的写作与编排亦有启发。  相似文献   

5.
谢成先 《学语文》2005,(6):14-15
陆游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爱国诗人.奋斗了一生,拼搏了一生,也失望了一生,最后在弥留之际唱出了充满血泪的悲歌《示儿》:  相似文献   

6.
入蜀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在入蜀途中所写下的诗歌,总共58首。这些诗歌体现了作者早期的创作风格,既有对沿途风景、民俗的描写,又有作者触景伤怀、忧国忧民的感慨,对帮助读者更加全面了解陆游的创作、陆游的爱国情怀,了解长江一带的山水景色、民俗风情,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7.
孙苑 《语文天地》2010,(10):5-6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相似文献   

8.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中摘录的数则内容,是徐霞客于崇祯十年(1637年)秋在广西旅行途中的实话实说:丁丑十月二  相似文献   

9.
文学家传记写作作为文学研究的一种特殊方式,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其本质是“再现”和“表现”的统一。文章对当代出现的文学家传记创作进行了一番扫描,并重点分析了朱东润的诗人传和林贤治的《人间鲁迅》。  相似文献   

10.
在京派文学家中,沈从文和李长之留下的关于鲁迅的批评文字是最多的,他们代表了京派的鲁迅观。尽管李长之和沈从文对鲁迅的个人情感很不相同,但是他们都从文学的本体论立场出发。为我们勾勒了两个鲁迅形象:诗人鲁迅和战士鲁迅。他们理解和赞赏诗人的鲁迅,评论不乏真知灼见,对后者的鲁迅却多有误读。  相似文献   

11.
陆游既是爱国诗人,又是历史学家。为了以古为鉴,他写了不少咏史诗,突出表现了他爱国主义的个性特征。他不仅鉴古讽今、赞叹前贤,而且提出了正确的外交方针,更提出了强国固本的主张,把礼乐教化百姓、重视耕战、倡俭戒奢、重用贤才和忠义之士当作治国之本。  相似文献   

12.
何万涛 《快乐阅读》2011,(7):126-127
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他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诗风豪放,气魄雄浑,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称。陆游的诗歌不仅始终贯注着炽烈的爱国热情,而且还饱含着对人民悲惨命运的同情。忧国和忧民的思想在他的作  相似文献   

13.
明朝末年,发生在云南阿迷的"普名声之乱",是当时云南的一件大事,其记载广泛见于内府文书档案、奏章实录、官方史志以及私家著述等,在连篇累牍的史料中,《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一.随笔二则》,以普名声之乱为中心线索,以时间记事的方式,不仅以最早、最翔实的方式记录了普名声之乱的经过,而且还记述了明末西南土司之间、土司与地方官府之间、以及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的矛盾,展示了明末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揭露了朝廷的腐败和黑暗。本文以《徐霞客游记》为主要线索,结合相关文献记载,对普名声事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校订。  相似文献   

14.
那些优秀的学生,在大学里学习物理、化学、微积分和古典文学。这些都可以理解,因为他们是未来的教授、科学家、思想家和作家,必须学习这些知识。但是,为什么差生也得陪着他们,一起学习同样的课程?这就像训练一只猫帮你报税——完全是浪费时间和金钱。再说,没人愿意当可怜的陪衬。  相似文献   

15.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一个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老人,唤来了自己的儿子。他要吩咐些什么呢?是遗产的分配,还是死后丧事的安排?都不是。他用尽最后的力气,断断续续地吟出了这样的诗句:“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就是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生与死,对于这份至死不渝的感情,又有什么不同呢?  相似文献   

16.
陆游往返四川途中,多有创作和评论.其《入蜀记》喜欢“引据诗文”,所引诗文达40多家180余篇.亲临实地激发陆游联想起相关诗歌,即景即兴发表有关评论,对这些过去自己有所忽略、诗论家不曾关注的诗歌作出了真切具体的解读,纠正了以往的一些模糊认识.陆游在回望先贤时,不时发表一些见解,其中有关李白、梅尧臣、简栖碑以及骈文的独特评价,富有新意与卓识,体现了他的文学批评观.此外,《入蜀记》所引的名家诗文,在今天仍然具有校勘和辑佚等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徐霞客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探险旅行家、游记文学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徐霞客精神包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等,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再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应大力弘扬徐霞客精神.  相似文献   

18.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写过好些与“沈园”有关的诗歌,最著名的是下面这两首:  相似文献   

19.
作为著名的游记,《入蜀记》较典型地体现了陆游彼时彼地的写作心态.政治型心态、人文型心态、超然型心态等在文中都有程度不同的表现;尤其是超然型心态赋予《入蜀记》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王雅静 《考试周刊》2013,(28):20-20
陆游的作品大多隐含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和英雄无路、壮志未酬的悲愤,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是南宋爱国主义士大夫的典型,他的一生都是在民族忧患中度过的,他目睹统治者偏安江南、妥协投降,他在动荡游离中饱尝忧患。正是这一切促成陆游诗歌的基本主题——恢复中原、统一祖国,可以说爱国主义是贯穿陆游诗歌创作的一条红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