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心率变异性反馈训练对运动员心理疲劳调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东省备战第十一届全运会部分运动员实施心率变异性反馈训练及心理疲劳监控,研究了心理变异性反馈训练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心率变异性反馈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放松能力;心率变异性反馈训练有助于缓解运动员的心理疲劳;与其他心理训练一样.心率变异性反馈训练需要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2.
生物反馈技术在运动员心理训练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旨在探讨生物反馈技术在运动员心理训练中应用的效果。以8名优秀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进行6个多月的心理训练,采用生物反馈测试分析系统进行6项生理指标的测试。结果发现:①运动员肌电、皮电和心率等生理指标,较进行心理训练前明显向理想的趋势发展。这说明生理指标能较客观地反映心理状态的变化。②在表象和放松心理训练过程中采用声光反馈的方法,能够增强运动员的放松和动员双向调节情绪的能力。因此,生物反馈技术可以做为增强运动员心理技能的一种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3.
心率测定是检查评定运动员机能状况最简单实用的方法之一。正常人安静时的心率一般在70次/分左右,而短跑运动员在激烈的大强度训练和比赛中,即刻心率上升到192—210次/分(32—35次/10秒)。这就是说,运动强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心率的变化。因此,教练员在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经常地进行心率测定,并对运动员的心率变化情况进行综  相似文献   

4.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是提高青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训练科学化水平的前提条件。利用青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长期训练过程中的基础心率、运动心率和运动后心率的变化特征来控制训练负荷,有助于教练员正确执行训练计划。教练员熟练掌握心率控制训练负荷的方法,并能将其实施在训练中,就会使运动员摆脱消极、单纯的体力训练。使用心率作为控制训练强度的手段,要注意青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的疲劳、情绪、疾病情况、训练环境的温度、场地的海拔高度,以及训练的方式等情况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射击运动员心率与命中率的监测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遥测心率仪监测射击运动员训练、比赛中心率与命中率的关系。表明:由于训练、比赛的不同情境,运动员的紧张程度不一,其平均心率也不同;但对同一射手而言,其命中10环时的心率较9环(及9环以下)时的心率低约8次/min左右。为了有效提高运动员的命中率,采用生物反馈技术,对运动员实施心理调控,发现放松表象训练能改善运动员心率,同时射手击发前的瞄点更为准确,从而提高了她们击发动作的一致性和命中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两个月负重护具空击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安静心率、运动中心率和运动后心率的变化情况,分析体育训练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的作用。发现不论对照组还是实验组,进行有组织的训练后运动员运动心率都可以得到有效降低,标准差值逐渐减少,而且不同训练方法对降低运动员运动心跳率、提高学生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射击运动员心率与比赛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过对福建省部分射击运动员比赛、训练中心率的测试结果分析发现:(1)在比赛中,高水平射击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取决于“良好的心率”(最佳心理状态时的心率);低水平射击运动员,心理和技术对运动能力的影响不显著。(2)在训练中,射手的运动能力主要受技术和体能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团队心率追踪运动员在间歇训练中的心率变化,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运动员在训练中的心率特点,旨在为今后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丹  高立庆 《体育世界》2013,(12):86-87
了解乒乓球专项运动员在常规训练时心率变化范围及特点,分析影响训练时心率变化的因素,并根据变化特点对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出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提高科学训练水平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变化常常能够影响到运动员正常发挥,为竞技比赛带来严重的干扰作用,切实提升排球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心理训练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运动员消极心理的产生,为提升运动员心理素质,减少运动员训练压力带来良好的帮助。本文主要围绕着现代排球训练中排球远动员可能产生的不良心理活动,详细研究现代心理训练的内涵以及心理训练对于远动员心理调节的重要作用,为心理训练的落实提供切实有效的训练建议,帮助现代排球训练效率不断提升、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游泳运动员大负荷训练中心理、生理疲劳和应对方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测量法跟踪调查了33名游泳运动员6周大负荷训练中的心理、生理疲劳和应对方式,目的是为教练员科学进行大负荷训练提供心理和生理依据。结果显示,POMS量表和10项自我陈述测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游泳运动员大负荷训练中的心理疲劳;训练中最高心率、血红蛋白、血清肌酸激酶、尿素氮等指标可以客观地反映游泳运动员大负荷训练中的生理疲劳;在大负荷训练感受中,女运动员精神疲倦显著高于男运动员;面对大负荷训练的疲劳,男运动员倾向于采用自我激励、转移注意力和解决问题及逃避等应对方式;女运动员则倾向于采用自责、宣泄、寻求支持和幻想及逃避等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2.
采用功率自行车或心率遥测仪对WCBA优秀女篮运动员进行测试,通过血乳酸和心率的变化对训练负荷进行监控和评价,为女篮运动员体能训练提供科技支撑。研究结果发现运动员功率自行车或训练中大强度训练血乳酸和脉搏呈现不稳定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明显下降,反应延迟,注意力分散,通过短暂调控,运动员恢复到较为理想的状态。研究结论:在WCBA运动队训练中,建议使用心率和血乳酸指标监控和评价WCBA的训练负荷。通过对WCBA运动员训练负荷(心率和血乳酸)的测定,可以反映训练负荷强度的大小,对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的能力和训练后的状态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训练效果。训练中应根据心率和血乳酸指标变更训练计划,调整运动强度,防止疲劳的产生。运用心率和血乳酸指标加强科学化训练,提高WCBA女篮的训练质量和专项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13.
射箭运动员心理特征和心理训练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赖永钦 《体育科技》2004,25(3):52-53
通过对射箭运动员训练及比赛的心理特点的阐述和分析,提出提高射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训练方法,强调心理训练在射箭运动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24例田径运动员心身疾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小英 《体育科技》2001,22(4):41-42
通过对24名专业田径运动员的心身疾病调查,发现田径运动员的心身疾病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属高危人群,表明心身疾病的发病与职业、心理应激、性格等因素有关.指出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初步探讨运动员心身疾病的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国内研究不同拳种对运动员心理的影响的文章甚少,而这一研究成果有助于为武术运动员的训练、教学和科学选材提供重要依据,因此本文着重对武术运动员在演练长拳、南拳、太极拳时,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分析:(一)不同拳种运动时对心脏的影响;(二)不同训练水平对心脏的影响;(三)不同训练年限对于心脏的影响;(四)武术运动员的心肥大。  相似文献   

16.
王勇  陈峰 《福建体育科技》2014,(2):25-26,38
以福建省花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花剑运动员的技术训练课和模拟比赛课全程进行实时心率测试分析,认为模拟比赛训练课能达到实战训练强度的要求,有利于高水平运动员提高技战术的实战能力,技术训练课负荷强度较低,适合于技术水平较低的运动员,应根据不同技术水平的运动员合理安排技术训练课与模拟比赛训练课的比重。  相似文献   

17.
射击运动员训练中心率测试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芬兰产PE3000型心率表及处理器,对青海省射击队17名运动员训练课射击过程中的心率进行了测定。得出:运动等级高的运动员在心理素质、心理水平上比一般运动员有明显优势;优秀运动员的心理技能比一般运动员也要好;优秀运动员要比一般运动员在维持击发时的心率良好状态上,时值要长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散打运动员打脚靶时心率变化的情况进行监控,运用实验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法,进一步掌握运动员在训练时的心率频率及其恢复情况。并利用心率情况客观地了解训练和比赛的激烈程度,分析影响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从而更好地为各个运动队和俱乐部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训练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study focuses on a novel, easy to use and instruction-less method for mental training in athletes. Previous findings suggest that particular mental capacities are needed for achieving peak performance; including attentional control, focus, relaxation and positive affect. 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alpha brain activity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neural inhibition during processes of selective attention,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i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Here we hypothesised that eyes open alpha power training by music teaches athletes to (1) learn to self-regulate their brain activity, and (2) learn to increase their baseline alpha power, herewith improving mental capacities such as focusing the allocation of attention. The study was double-blind and placebo-controlled. Twelve elite gymnasts were either given eyes open alpha power training or random beta power training (controls). Results indicate small improvements in sleep quality, mental and physical shape. In our first attempt at getting a grip on mental capacities in athletes, we think this novel training method can be promising. Because gymnastics is one of the most mentally demanding sports, we value even small benefits for the athlete and consider them indicative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