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凡留心读报的读者不难发现,一时期来,“破格”一调走红,它频频露面于各种报道中。如果“露”的合适,这词儿确属字简意深,那被“破格”的人与事也能给人以激励和鼓舞,倘若用的欠当,乃至成为一些作者手中廉价的“神帽”,想“戴”进哪篇文章就“戴”进哪篇文章,想给哪个单位“戴”就给哪个单位“戴”,让一些喜欢“妙笔生花”的秀才们用滥了,它的效应就大打折扣了!何谓“破格”?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上的释义,“破格”是指打破既定规格的约束。据此看来,有些报退中的“破格”应用向就不甚准确了。士。某报在一篇通讯中写道:经…  相似文献   

2.
我读《光明日报》编辑盛祖宏的那篇以新闻界为描摩对象的小说《第八任总编》,感慨万千。小说塑造了燕华日报新上任的总编辑铁锤。虽说这是一张面向教育界知识界的报纸,但编辑部中有些人的知识水准可真够呛。铁总编上任伊始,带领了30多名青年记者与几名青年公务员一起去采访一位特级教师,要求每人当晚交出一篇通讯稿。结果中选者竞是一名清洁工,而好些记者交了白卷或半卷,即使交出全卷的也别字连篇,“什么‘一愁莫展’‘人才倍出’‘板门弄爷’‘家俱’‘既使’‘已后’,直到生造的  相似文献   

3.
张鸣 《新闻世界》2007,(7):24-24
胡适的偏题作文胡适参加清华留美生资格考试,第一场考国文,作文题目是“论无规矩无以成方圆”。老兄一时兴起,在考场上考证起“规”和“矩”的起源来,将一个带有道德性的论述题,做成了考据文章。即使不是今天的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4.
专家认为,如何将年轻干部"破格提拔"制度化、规范化是一项新的挑战。破格主要指的是破除"年龄""台阶"上的格,而不是干部德才标准上的格曾经以城乡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全覆盖被推为全国样板的南京市,这个春天又在大范围探索年轻干部选拔的新模式:今年上半年,将有200名年轻干部通过市区县联动、竞争性选拔、分批分类的方式被提拔,其中包括110名30岁左右的区县中层职位。这也意味着,此次被选拔的干部中,将有半数从"80后"  相似文献   

5.
为纪念中国人民银行成立60周年,贯彻执行"藏宝于民"的惠民政策,国家首次调用全球馆藏储备,破例将民间几乎绝迹的第一套人民币原钞,和第二、三人民币小全套,整理成"第一套人民币原钞小全套",面向全球,破天荒第一次公开发行,专家断言:奥运纪念钞狂涨数百倍,"第一套人民币原钞"小全套更收不住!  相似文献   

6.
区县报是地方党报,不仅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一举一动的见证人,更是当地发展的思想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如何报道区县时政新闻,作为当地的党报,无论何时,都应站在新闻传播者的角度,深入挖掘、勇于创新、构筑精品,做到"出彩"不"出格",打造出让群众满意的"贴心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最近因为骂名人而又走红网络的宋祖德说起,细数了数位因“争议”出名的网络名人,提出“争议营销”的概念,分析争议营销常用的方法,最后还讲述了争议营销的风险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8.
《报林求索》2009,(1):95-95
2008北京盛会之后,国际珠宝集团联合亚洲权威机构引入中国元素,用钻石、黄金和白玉,铸造具有传世价值的"收藏珠宝",被誉为"现代和氏壁"。  相似文献   

9.
出格的图像     
徐斌 《新闻实践》2007,(11):F0003-F0003
图像,有时会突然变得匪夷所思,也许缘于生活本身的匪夷所思。但问题是,图像有时会比生活更加离经叛道,那是因为图像创作者的脑子里产生了出格的思想。有了出格的思想,就会有出格的图像。非常有趣的是,从这两年的荷赛获奖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出格图像"。在去年的荷赛获奖作品里,一组获得艺术类组照三等奖的黑白照片《纽约时装周》,竟然是聚焦模糊、地平倾斜、构图破碎的;而获得今年荷  相似文献   

10.
当地时间6月17日上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携夫人程虹来到温莎城堡,与英女王会见。这座现今世上有人居住的最大城堡,成为李克强此次访英行程中正式活动的第一站。  相似文献   

11.
一个好的新闻标题,犹如画龙点睛,使报道增色添辉。所以,各家报纸在标题的制作上都会苦下功夫,力争出新、出奇。这无可厚非,也很有必要。但标题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必须注意把握导向,严格遵守必要的新闻纪律,切忌乱搞噱头,否则就会导致异化,产生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2.
1917年夏,北大在上海招生,刚从美国归来的胡适担任了阅卷工作,在阅卷过程中,有一篇作文引起了他的兴趣,他一边读一边叫好,毫不犹豫地给了满分,然而,当他查看这名考生的其他各科成绩时,不禁大失所望,原来,这名考生除了国文考得好之外,其它几科成绩特别差,尤其是数学,竟然考了零分.按照当时北大的规定,有一科考试成绩为零分就不予录取,但胡适爱才心切,决定力荐这名考生入北大.  相似文献   

13.
徐斌 《新闻实践》2007,(12):F0003-F0003
上一期图片赏析中说了《巴黎街头舞者》等专题照片叙事方式的离经叛道。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空间感,是不同空间的相似影像的简单并列。在这些照片里,时间是模糊的、缺省的,更没有顺序性和连续性。而这次要说的是另外一种"出格  相似文献   

14.
八月。豫西北某部礼堂,干部任命会上。某团报道骨干、西北刊授学院学员、战士毛卓被破格提干,任命为宣传科宣传干事。成为该部自一九八○年全军干部提干制度改革以来,第一个直接从战士中提拔为干部的人。毛卓是一九八○年入伍的战士。入伍前,从没踏过新闻这个“门槛”。来到部队后,他被部队火热的生活所激励,决心拿起自己的笔为干部战士讴歌,当一个“土记者”。  相似文献   

15.
偶尔出格也是一种报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澜 《新闻实践》2012,(4):73-74
10天前,我们叫他华英雄5天前,我们叫他林疯子昨天起,我们叫他零输豪连我们的男总编都拜倒在他的蓝白短裤下阿豪求私聊,求交往,求各种……标榜"让生活更有意思"的云南《都市时报》2月16日B1版有5个整版的热辣告白,重点报道了NBA华裔球员林书豪。这已不是该报男总编周智琛的初告白了。  相似文献   

16.
“与”,“及”是从文言釆的,口语里很少说;“同”流行于华中一带,带一点方言色彩。在普通话里,“跟”用得最多,但是文章里最常见的是“和”. “和、跟、同、与”都有两种作用。比较:(1)水仙和腊梅都开了。(2)他和我说话呢!在前一句里,“水仙”和“腊梅”的地位是平等的,“和”字的作用在于把这两个并列的成分连接起来,这个“和”是连词。在后一句里,“他”和“我”的地位不平等,“他”是“主”,是说话的人,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词典》明确地说明了这两个词的用法, 以致:用于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以至:①连词,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②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由于前中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也说“以至于”。有的同志不注意这两个词在用法上的细微差异,以致造成用词不当的语病: (1) “他这一习惯,非同小可,国家的几个万、几个亿,以致于党在人民中的威信都被“习惯”掉了。”  相似文献   

18.
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在一次演讲中讲到,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要处理好“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关系。作为一张党报,来自上面的“规定动作”是永远有的,我们一定要努力去完成好。但“规定动作”并不排斥记者有个人的视角、风格和特色,做好“自选动作”。 范总的讲话至少给我们两个启示:一个是在完成上级指定的“规定动作”中,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  相似文献   

19.
戴、带二字读音相同,但字形字义悬殊,有时容易混淆。“戴”的初文为“異”。在甲骨文中,“異”为“人头上戴物,两手奉之之形”。“異”演化为“戴”,只是加了一个声符。“戴”的范围后来显然并不限于头,如耳上可以戴环,颈上可以戴链,胸前可以戴花,手上可以戴表……凡加于上皆曰戴。不过,“戴”的本义毕竟是加之于头,因而又引申出尊奉、崇敬等义,如爱戴、拥戴、感戴。 带,《说文》的解释是:“绅也”。这是古代士大夫束衣的腰带,故其字“像系佩之形”。这种腰带其实也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绅士”一词便是由此而来的。因带上常佩以饰物,故又可解作佩、挂。由带的形状、功用,后来还引申出携挈、引领等义。 作为单音词,戴、带还是容易区分的。如“戴帽”不能写作“带帽”,“戴花”不能写作“带花”,“带电”不能写作“戴电”,“带兵”不能写作“戴兵”。  相似文献   

20.
有句俗话叫“锣鼓听声,听话听音”。指的是人们在听人说话的时候,还要留心“言外之意”。有的人说话“指桑骂槐”,自然是意在言外,当然不可取。有的人说话顾此失彼,言内之意并不错,但话外之音不好,产生了相反的效果,也是不可取的。报纸发表新闻,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